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pdf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013 级文艺学 陈盈 在今年的文艺座谈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讲话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体会。在此尚长荣提出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继承传统,并且要激活传统,用活传统。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现今并未完全处理好传承并创新这个工作,并未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戏剧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包容性一种艺术。中国戏曲艺术是当今世界艺术林海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从汉代的歌舞,到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从唐代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并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社会的艺术享受,到宋代的瓦舍、勾栏、南戏、北戏等而形
2、成的宋杂剧,到元代的元曲,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戏曲艺术,再到明代的四大声腔,清代地方戏曲的发展与繁荣。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文学内容、音乐表现、舞台表演、唱腔设定等独特的魅力,构筑了中国艺术最美且又最有价值的风景。中华民族的戏曲,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是以故事、人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曲、道白和动作等。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式的,多样化的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一些
3、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辉?看戏是娱乐活动相对较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的人们的最主要的活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看戏。中国的戏剧中是蕴涵这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由于当时的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书籍的传播范围也有限,通俗易懂的戏曲便成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工具。可以说,从看戏这一简单的娱乐活动中可以学习到非常丰富的知识。当代作家白先勇的创作就深受传统戏剧的影响,现在他也致力于向外传播“雅”戏剧的代表剧种昆剧。戏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如
4、此之大,可是,现在了解戏剧的人却越来越少,喜爱、并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又回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上了。现今的当务之急便是传承这一问题还未做好。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身份的凭证,也是一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牢固根基。现今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继承。我们只有将戏曲艺术和中国历史、社会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高度,才能传承好这种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艺术。而如今,多种娱乐形式的存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那种“快餐文化”,通俗甚至低俗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戏剧则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霸王别姬、
5、桃园三结义等剧目,人们甚至熟悉到可以吼几嗓子的程度,而如今我们已对这些剧目完全陌生了。能够被抑扬顿挫的唱腔所吸引的人越来越少了。戏曲艺术影响了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熔铸了千百年来无数中华百姓人生观、是非观,是培养中华儿女爱国、爱民情怀的重要文化食粮。因而,在戏曲的传承和创新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做的就应该是传承,在传承中重视民族文化的传统。所谓传承,一言以蔽之,就是承接好传下去。我们的祖先能够发明创造出灿烂的戏曲艺术,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代人手中传丢了。传承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优秀的戏曲剧目进行大力的宣传,尽可能多的进行戏剧的演出巡演,让普通人们易于接触到,才能培养对戏剧的兴趣。在传承与创新中“传
6、承”是第一位的。虽然说“传承”的地位如此重要,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创新。而是只有做好了传承这一工作,才能更好地创新。戏曲艺术的重点是符合时代规律的创新发展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格,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坚持传统性&保证创新性&符合时代性&追求大众性,应当是中国戏曲的发展之路。而在传承中的创新则是要在能够传播丰富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在传播正确地价值观,在培养人的高雅的情趣上的创新,而不是为“新”而新,不是表面的“新”,也不是浅薄的“新”。在传承中创新,是要内容大于形式的,需要创新的是戏曲所传播的时代内涵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戏剧的创新中不能只注重形式的新奇。如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