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MSA)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测量系统分析(MSA)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系统分析(MSA)规范.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测量系统分析(MSA)规范 版 次 修改 日期 生效日 期 1、目的 提供一种评定测量系统质量的方法,从而对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均能满足于正常的质量评定活动。2、范围 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3、职责 3.1 小组确定MSA项目。3.2 质量部主管定义测量方法及对数据的处理和对结果的分析。3.3 检验员完成测量系统的内规定的数据收集。4、定义 4.1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4.2 测量系统:是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4.3 偏倚:对
2、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4.4 稳定性:经过一段长期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4.5 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4.6 重复性:用一位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4.7 再现性: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4.8 零件间变差:是指包括测量系统变差在内的全部过程变差。4.9 评价人变差:评价人方法间差异导致的变差。4.10 总变差:是指过程中单个零件平均值的变差。4.11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
3、装置,包括判断通过/不通过的装置。5、工作程序 5.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时机 测量系统分析(MSA)规范 版 次 修改 日期 生效日 期 5.1.1 新产品在生产初期,参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 5.1.2 控制计划中指定的检验项目每年需做MSA。5.1.3 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5.1.4 测量系统不合格改善后需重新进行分析。5.2 测量设备的选择 a)有关人员在制定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时,应选择适宜的测量设备,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确保测量设备具有足够的分辩率,使用测量结果真实有效。b)选择测量设备时,建议其可视分辩率应不低于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即可取过程公差的十分之一
4、,例如:特性的变差为 0.1,测量设备应能读取 0.01 的变化),关键特性可按此规定选择合适精度的测量设备。一般特性测量设备可视分辩率最低不能低于预期过程变差的三分之一。5.3 制定“MSA 计划”5.3.1 对于新产品,项目小组根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进度要求,至少针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关键特性的测量设备制定“MSA 计划”,经项目负责人审核、品管部主管批准后,由项目小组组织实施。5.3.2 对于批量产品,由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要求及现行产品生产情况,制定 “MSA 计划”,经质量部主管组织实施。5.4 实施 5.4.1 按照计划的方法及时组织实施评价,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测量设备的人中挑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系统分析 MSA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