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





《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西方古典音乐的人文涵义 从钢琴里流出的诗人情怀 摘要:作为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在整个西方古典音乐史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芒。他的玛祖卡,他的夜曲,他夜雾一般浓重深沉的诗人情怀都让人迷恋,而他半生流离的坎坷,国家破灭的惨痛以及对自由理想的向往都间接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成就了其独特而无可复制的浪漫主义情怀。关键字:古典 钢琴曲 浪漫主义 民族精神 在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不到一百年的岁月里程里,攒动着无数让人为之熠目的大师级人物。巴赫 1750年去世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同时昭告着古典主义的开始,以此为始端,古典主义开始成为主流艺术的审美标准。而相继涌现的一系列大师级人物也让西方乐坛如星火流光
2、,泛起澎湃多彩的光泽,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钢琴诗人”肖邦,“钢琴之王”李斯特等音乐家用自己浓重的人文情怀,将音乐与人孤独而崇高的精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在四方迭起的乐坛显现出不一样的诗人气息,并由此晕染开来。在浪漫主义时期,作为一个杰出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钢琴家、作曲家,肖邦拥有着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认为:“肖邦兼具非凡的旋律天才与独特的和声天才,其中的和声本身好像在歌唱。听了无限诗意的肖邦音乐,其他音乐都显得沉重。”【1】尽管在所有的肖邦作品中都具有来自波兰传统的音乐风格,但在肖邦的玛祖卡中更为集中地表现了波兰的民族风格。在玛祖卡中肖邦运用了直到当今仍为世界所仰慕的最美的波
3、兰旋律,使得当今的音乐家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音乐中独特的波兰风格。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社会文化特质表现为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之前在欧洲爆发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于当时的教会的抵制与反对在一定程度上,于整个社会都掀起了飓风一般的影响。而在音乐上,音乐家们也从近千年对神明的信仰中摆脱出来,开始向理性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2 思维方向迈进,在作品加入了更多崇尚理性的成分。肖邦具有难以掩盖的魅力,这其中除去音乐才华,尤为让人着迷的是他音乐中所深藏的诗人一般忧伤而隐喻的情怀,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便是其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安东鲁宾什坦曾说:“他是波兰人,并且是主观地写作乐曲,但他的主观是代
4、表整个人民,他的音乐所歌唱的也是人民。”【2】的确,对祖国的思念和波兰人民生活的情景,是肖邦的灵感的源泉,使得他能够把自己个人的东西提高到具有社会的意义。肖邦一生中作品繁多,共创作了两百多首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钢琴曲,包括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叙事曲和波兰舞曲等等,被誉为诗人音乐家的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评论肖邦为“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着“波兰不会灭亡”。他几乎只为钢琴写作,而他的许多小品则将它的特性音符可演奏得或弱或强,而且可以非常快速地重复演奏发掘至极致。【3】肖邦二十岁便参加战争,面对硝烟战火,死亡与离别,正义与侵略,将自己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化为笔下的音符,从铿锵的声音里诉
5、说自己对于民族的热爱,对世界的宣言。这种浓郁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我国晚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有很大相似之处。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用自己心灵身处涌动着的情感为钢琴曲创造出了歌唱一般华丽忧伤的幻觉。肖邦为钢琴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创了崭新的钢琴曲形式,并赋予它们充满诗意的情感和丰富的表现力。【4】他独创性地运用优雅精致的曲调装饰,另辟蹊径,发现并采用了细腻的踏板效果。这些颇具斑斓特色的钢琴曲创作使得肖邦对于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如同万古流芳的缠绵的诗,即便时隔十年百年,依然对后世音乐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玛祖卡是肖邦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题材选自波兰传统舞
6、曲。作为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有别于其他音乐家的玛祖卡舞曲,肖邦为自己的祖国,自己所毕生热爱着的民族写出了大量闪耀着奇异光彩的玛祖卡舞曲,作品中深嵌着肖邦对于波兰民族的热爱,飘散着迷人的波兰泥土的芬芳,这也是他少有的带有戏剧性和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李斯特本人也对肖邦的炽热的爱国热情大加赞美:“它们散发着这个英勇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勇敢和价值,果断、彬彬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3 有礼、自命不凡、荣誉、对细微末节的关注、蔑视匆促、慢慢弯身鞠躬、突然间站直,一开始由主人带头先跳,再按照等级或其他客人相继跳舞,献给最勇敢和最美丽的男女,社会各界人士排成一行,围成圆圈,愉快地欣赏自己。”【5】
7、当我们细细沉入这首组曲中时,会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整副身心都沉下来,跟着乐符的跳动,连灵魂也翩然起舞,有轻盈的碎步,也有悲壮的俯身,让人们在那些遗落很多年的高贵典雅的波兰舞蹈中沉醉,不复清醒。这也是肖邦最具代表表达其所颂扬的民族精神的钢琴曲之一。肖邦在不损伤玛祖卡原始风味的前提下赋予了这种乡土音乐既亲切又极为新鲜的动感,那扑面而来的带着故土气息的芳香也令人倍感舒畅。其中组曲的第一首曲子携带的气氛正是如此,它既能够掺混着奔放的节奏和自由无束的心情,仿佛光芒普照,大地初露生机,草地上奔跑的脚步和天地间游走的风斗是温柔而尽兴的,毫无阻拦;在苍茫天穹下蒸腾出蓬勃的朝气,不论是钢琴师还是听众,心中都洋溢着炽
8、烈的浓浓情意。这首曲子健康爽朗,生动表现出人们乐观面对生活,迎着困难与灾难,抛开忧伤,用轻盈的心态迎接生命复苏的景象,而它也终于能够成为肖邦所有玛祖卡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而在接下来的一首曲子中,情绪上则倾吐着幽寂和悲观,情绪一度沸腾高涨,却终究没能摆脱心底的黯伤,让人不由自主想到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记忆跳到最后一场,开始有一种可怕的荒凉景象蔓延开来。考狄利娅的死代表了那种荒凉,这是由于因悲伤过度而再次疯狂的老国王怀抱死去的考狄利娅出场时的场景,乐曲悲壮的气氛正与此相通,音乐与文学在此交汇。后面的第三首表现出创作者于茫茫黑夜中所迫切燃起的对未来的向往;第四首激昂振奋,如同挥刀折戟般于战场上英武
9、奋战;第五首转而又回归到明亮开朗的情调,仿佛自由重回,胜利之光重新在骄傲的大地上升起,照耀无数人仰望的脸庞。肖邦在 1830年离开波兰时写了第一首玛祖卡舞曲,他一生的最后一首作品也是玛祖卡舞曲。51首玛祖卡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表现了他对祖国永久的思念。他把这种波兰民间舞蹈上升为艺术音乐体裁 玛祖卡虽然出自波兰传统舞曲,但又有所改变,不尽相同。与刚健的波兰舞曲相比,玛祖卡流露出更多内向而优柔的情调,在短小的篇章里掩映着多变的心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4 绪,如同不同花色交织的锦缎,斑斓神秘而富有沸腾着的魔力,人们正是被这种特质所吸引。李斯特吹捧它们:“几乎所有的玛祖卡舞曲都充满了迷雾般的恋情,像流
10、动的空气漂浮在他的前奏曲、夜曲和即兴曲的周围,你能够逐一地找出热情的变化,像是个童话世界,并透露出仙女、仙后、精灵、玛布王后,以及空气、水里和火里的一切神魔的轻率信心。”在这些乐曲萦绕耳旁时,人们会感到心底某一块极为柔软的地方被悄然触动,这不仅仅是声音所带来的听觉触感,更像是看到一个画面,阅到一个感人至深的小说片段,读到一首干净的诗的时候所油然而生的感觉。时而澎湃,时而清幽,时而让人沉默,焦虑在心底蔓延,时而又仿佛初见阳光,在阴霾的冬夜之后带来无尽光明。这样的感受让每一位欣赏乐曲的人沉浸其中,威廉巴特勒叶芝在早期写过一首短诗,名字叫情歌,“亲爱的,我们走吧,我们走吧,我和你,到那小树林里抖落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浪漫主义 音乐家 诗人 情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