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的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办高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的研究.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民办高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的研究 黎青平 民办高校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的特点,这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也是民办高校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形势,民办大学要进一步发展,关键要找准发展定位,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国家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民办高校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优势 高校学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过去秉持的是重“学”轻“术”的办学理念,管理以学科为中心,并以此为主线来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强调专业的专、深、尖,形成了适应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
2、,教师更多的关注的是自己的学科和科研项目,对学生,往往只关心如何完整系统地传授学科的知识,对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较少。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呈现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不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化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在用人制度、毕业生就业、后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市场化的改革。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出现,更是对高校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的冲击。民办高校是社会组织或私人投资兴办的非公办教育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教育行政体制约束,在办学上有很大的自主权,包括自主地确立办
3、学宗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师聘任以及使用经费等。民办高校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营主体的地位,决定其必然采取教育与市场挂钩的办学模式,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社会需求上,面向社会需要求生存、求发展。事实上,民办高校从办学投入到毕业生输出的全过程、全方位都是采用市场机制的。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民办高校突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企业一岗多能的要求,坚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原则,以“合格加特长”的应用型和技术型毕业生的要求,来确定培养方案的主线。在办学理念上,民办高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以人才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培养针
4、对性强的专门人才支撑行业企业发展,结合地方产业和行业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以“地方性”的专业设置实现与当地产业行业结构接轨。在招生和就业上,民办高校从一开始就是瞄准市场,按社会需求办学,根据生源市场及时调整招生对象和招生政策。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民办高校以“紧密型”校企融合形式,坚持互惠互利共赢原则,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骨干,加强实践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各自不同的办学风格争创优质品牌,将教学改革的实践性深入到实际办学中,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在用人制度上,民办高校采取灵活的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使民办高校能快捷地适应人才市场供给和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新变化。在管理方式上,民办高校以更加灵
5、活并科学高效的方式加强运营和管理,以开放的姿态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发教育资源,在加强国际交流中探索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虽然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年度招生等很多方面也接受国家计划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但民办高校具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社会的变化、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自身实际来组织教学、实施管理。总之,民办高校教育实行的是与公办高校有很大不同与市场挂钩的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教育与市场挂钩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推动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促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经济类、管理类、商业类、外语
6、类、计算机类人才;二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培养了一大批以专、本科为主的面向社会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在民办高校中,出现了一批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在不同领域办出水平和特色的著名的民办高校。面对社会对人才呈现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和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形势,民办高校要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更好发挥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利用自身灵活的办学优势,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优化教育与市场挂钩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竞争的新优势。(二)民办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适应市场需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民办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亦是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
7、民办高校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首先,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
8、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等,完成经济建设的这些任务,需要高等教育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提供大量既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能够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是: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很大就业压力。按照国际统一口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 26%,即 18岁22 岁年龄段的青年在接受各类大学教育的比例达到 26%,进入大众化阶段,2020 年毛入学率将达到 40%。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一些行业高素质的技能型
9、人才更是稀缺。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目前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仅为 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 20%40%之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按照社会需求,大学应该分为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其他类型,不能都是研究型大学。然而在现实中,社会需求和大学定位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追求“高大上”的冲动,都想成为研究性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对应用型大学不屑一顾。诚然,研究型人才对国家非常重要,但社会发展需求量更多的是应用技术类人才。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改变单一发展模式,要把培养千千万万的面向现代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以适应
10、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经济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为民办高校培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提供难得机遇。其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扩招,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为此,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共有高校2198 所(不包括一校两地办学的),其中本科院校 877 所。在 877所本科院校中,公办院校 778 所,民办高校(不包括独立学院)99所。由于受传统办学思路和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存在单一化问题,即研究型大学和学术型大学偏多,应用型大学偏少,高校的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不强。从世界范围来讲,
11、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知识生产,奉献社会,即所谓“知识贡献”,这类大学大约占全世界大学总数的 1%3%的大学。另一类大学是创新型大学或应用型大学,主要从事知识创新,即知识的传播、应用、开发、处理、培训和社会服务,这类大学占世界大学总数 95%乃至 95%以上。目前世界很多国家的高校都分研究型应用型两类,比如德国现有应用技术型大学 100 多所,在校生占德国大学生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我国800 多所本科高校大多数定位为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既脱离了我国高校的实际,也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因此,我国高校必须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将一部分高校转变为应用型高校。2010 年国家中长期
12、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纲要强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整体推进教育改革,“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纲要 还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不仅基础教育应避免“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更要在多样化培养模式上下功夫、形成特色,为培养创新人才做贡献。2015 年 11 月,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 关于引导部分
13、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四个方面 22 项措施,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发展,目前已有约 200 所高校启动了试点工作。国家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对民办高校保持和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期待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先锋,其体制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投入体制、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用人制度、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对“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办高校 强化 应用 人才培养 特色 优势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