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导师联动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pdf
《校企双导师联动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双导师联动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企“双导师”联动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巴佳慧【期刊名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6【总页数】4 页(P75-78)【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导师”联动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作 者】巴佳慧【作者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200【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715.1 0 引言 2017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重要指示,重点提出要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强调大力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
2、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由此,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央精神、优势政策引领专业,政府导向、行业资源提升专业,校企结合、产教融合共建专业的高职教育办学方向更为明确,高职院校“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意义深远。1 校企“双导师”联动模式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具备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品质、扎实知识与职业技能、较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拥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路径应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着力于打造学生“校内学习企业实习单位就业岗位敬业”的一体
3、化通道,依据行业背景与岗位要求设计课程结构,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管理机制。校企“双导师”联动模式是在充分尊重高职教育双重属性的前提下,立足校企紧密结合、产教深度融合的扎实基础,借鉴英国“导师制”与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典型范例,遵循学生个体特征,实施校企双主体办学,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师傅合作完成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这一模式引导学校导师深入现场,企业师傅深入课堂,使高职师资队伍逐步实现理实交融、德技兼修的发展目标1。作为我国“十三五”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双导师”教学团队构建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有效举措
4、。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以一线技能与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高职学生在校企合作指导下分解岗位任务、明确业务内容、重构知识体系,围绕就业目标完成项目化学习。由此,学校在研定培养规格、制订教学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评价等环节融入更多企业元素,培养的学生也具备较强的行业企业知识背景与实践基础。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困境 1)专任教师职业技能欠缺、行业背景薄弱。高职教育注重产教研的高度结合,校企主体应地位相当,比例也应协调配置,但目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多数为“学院派”,师资队伍结构并不平衡。近年来,高职师资力量虽有扩充,但高学历、高门槛的人才引进规则使专职师资的职业背景、企业经历与实践能
5、力明显受限。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多流于形式,大部分教师仍然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或仅有短期的挂职锻炼经历,校内专职教师的技能授课水平、岗位实战能力欠缺,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偏低,社会活动能力较差。2)兼职教师教育理念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兼职教师深厚的企业背景与实战经验成为弥补校内专任教师实践短板的有力保障,然而,多数兼职教师因教育教学理念不足、经验匮乏等因素,无法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通过规范的课堂语言、熟练的教学技巧与良好的师生互动转化为可以被学生学习、消化、吸收的知识点及技能点。兼职教师丰富的教学素材在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实际效用,限制了校企协同育人推进力度,影响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推
6、广效能,也直接降低了专兼职教学团队的合作优势。3)校企双方资源融合尚浅,激励措施不够。作为以谋求经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对人才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直接导致校企资源的融合程度浅、双向效应差。加之政府层面引导企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始终不到位,企业主动作为的激励措施偏弱,增加了校企合作单位投资高职教育的经济成本,也无法保证合作培养的学生对单一企业的就业回报率。诸多的不可控、不可测因素,从收益核算的角度明显降低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资意愿。同时,多数企业骨干位于关键性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企业并不愿抽调重要人力资源投入校内阶段的人才培养,造成兼职教师数量不足、时间不够
7、、质量不佳等问题。3 校企“双导师”团队建设路径 1)发挥政府职能,提供政策扶持。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主动方,应放宽眼界,创新作为,努力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多方面的优质办学资源,搭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平台。以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模式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组建“双导师”工作委员会,构建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服务与受益双向流通的合作发展机制,串联起“学校培养企业参与行业指导政府主导”的教育链条。由此,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稳定性加强,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优化了办学环境,奠定了“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基石,打通了学校导师
8、与企业师傅互助、互享、互利的成长渠道,也提供了学校导师深入现场、企业师傅深入课堂的政策扶持2。2)明确选拔标准,组建教学团队。积极调研,达成共识。校企双方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量学校目标、企业需求、专业特点、课程特色与学生特性,对现有师资队伍开展SWOT 分析,判断形势,挖掘优势,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双导师”团队建设的目标,辨明建设方向与举措,剖析建设重点与难点,最终确定“双导师”结对教学路径。这一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思想一致,就学校导师与企业师傅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发展路径与成长目标达成共识,确定各自受益点及着力点,尤其强调企业师傅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方向,将“双导师”自
9、我价值实现目标与高职教育改革目标相统一。制订标准,科学选聘。“双导师”选拔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按照明确标准、不拘一格、规范程序、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开展选聘工作。学校导师由专任教师担任,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的行业实践经历,愿意投身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企业师傅要求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对高职教育规律有一定了解并愿意参与,由校企合作单位的一线技术能手、基层与中层管理者担任3。无论是学校导师还是企业师傅,投入“双导师”教学改革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高度的教育责任心、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一定的文字综合能力与和课程开发能力缺一不可。唯有如此,“双导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企双 导师 联动 模式 高职 院校 师资队伍 建设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