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核安全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安全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1 核安全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 1.核安全是指在核设施设计、建造、运行、退役期间为保护工作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可能的放射性危害所采取的技术和组织的综合措施。核安全措施:1.保障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放射性废物排放 2.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限制发生故障和事故的后果 2.核安全的总目标: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放射性危害.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核电厂以及核电厂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并且低于规定的限值,还要确保事故引起的辐射照射的程度得到缓解。技术安全目标:采取一切
2、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电厂事故,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对于在设计核电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并且低于限值;并保证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3.核反应堆安全特性:强放射性,高温高压水,衰变余热 4.核电厂安全对策:1.有效地控制反应性 2.确保堆芯冷却 3.包容放射性产物 5.为什么要有反应堆安全设施:反应堆的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发生严重的堆芯损坏事故,同时又发生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破损情况,将有可能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6.控制反应性的手段:1.向堆芯插入或抽出中子吸收体
3、 2.改变均匀堆的燃料浓度 3.移动反射层以改变中子泄露。反应性控制的三种类型:紧急停堆控制,功率控制,补偿控制。7.对反应堆功率控制有什么要求:1.应能及时调节反应堆功率,以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要求,并建立新工况下的热工参数的稳态值 2.应能改善核动力装置的过渡过程特性 8.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1.在反应堆启动和提升功率过程中,限制反应堆的功率增长的速率,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启动 2.带功率运行中,限制反应堆的功率、温度、压力、水位和流量等参数变化,使反应堆运行在安全限度所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热工事故和一回路压力边界损坏 3.异常工况时,能执行保护反应堆的动作,立即消除事故隐患。设计原则:1.单
4、一事故原则 2.设置多重的保护参数 3.失事安全的原则 4.具有运行校验功能 5.保护动作要快。可靠性的含义:1.具有最佳的安全性能(保持良好性能)2.具有最佳的运行性能(自身故障不会引起停堆)。9.专设安全措施的必要性:1.事故工况下,正常的控制保护系统不足以保障堆芯的冷却 2.失水事故下,即使反应堆紧急停闭,由于积聚的贮热和衰变热的作用,仍有可能烧毁燃料包壳,甚至使堆芯熔化 3.冷却剂大量外泄,引起安全壳内压力升高,危及安全壳的完整性。功能:1.发生失水事故时,向堆芯注入含硼水 2.阻止放射性物质向大气排放 3.阻止安全壳中氢气浓集 4 向蒸汽发生器事故供水。设计原则:1.设备必须高度可靠
5、2.系统要有多重性3.系统必须各自独立4系统应能定期检查5.系统必须备有可靠电源6.系统必须具有充足的水源。10.安全注射系统的功能:异常工况下对堆芯提供冷却,以保持燃料包壳的完整性;当主冷却剂回路管道发生破裂的重大事故时,要求它能迅速将冷却剂注入堆芯,及时导出燃料中产生的热量,不使燃料的温度超过包壳的熔点,并提供事故后对堆芯长期冷却的能力。11.辅助给水系统作用:1.在主给水系统失效或故障的情况下,辅助给水系统向蒸汽发生器提供给水 2.反应堆启动时,由辅助给水系统为蒸汽发生器充水,在反应堆热备用或热停闭状态时,或反应堆冷停闭而余热排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2 系统尚未投运
6、之前,为蒸汽发生器提供水 3.当核电厂发生失水事故时,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或给水管道破裂事故,主给水系统被切除时,辅给水系统自动投入。12.确定论安全设计与评论的基本思想:在同一概率水平下,选择一组最大的可信基准事故,设计若能抵御这些基准事故,必能抵御其他低于设计基准的事故,核电厂的核安全可得到确实的保证,超过基准事故的事故,被认为是不肯能发生的。主要内容:1.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等级 2.在每个概率等级下确定一组设计基准事故3.确定核安全对策与设计准则 4.针对每个概率等级的设计基准事故进行核电站保护系统与专设安全设施的设计 5.对设计基准事故发生后的电站响应与核安全性进行评价 6.核电站设计与核
7、安全评价结论提交核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四个基本要素:1.确定一组设计基准事故 2.选择特定事故下安全系统的最大不利后果的单一故障3.确认分析所用的模型和电厂参量都是保守的 4.将最终结果与法定验收准则相对照,确定安全系统的设计是充分的。基本假设:1.被调用的安全系统失去部分设计能力(单一故障假设)2.操纵员在事故后短期内不作任何干预。四个补充保守假设:1.事故同时合并失去厂外电源 2.反应性最大的一组控制棒卡在全提棒位置不能下插 3.分析中只考虑安全相关设备,不计及非安全设备的缓解功能 4.必要时考虑合并不利的外部条件。13.纵深防御的基本安全原则,包括了在放射性裂变产物与人所处的环境之间设置了
8、多道屏障,和对放射性物质的多级防御措施。多道屏障:1.燃料芯块及包壳 2.将反应堆冷却剂全部包容在内的一回路压力边界 3.安全壳。多级防御:第一道防御主要考虑对事故的预防。第二道防御的任务是防止运行中出现的偏差而发展成事故,这由所设置的可靠保护装置和系统来完成。第三道防御的任务是用来限制事故引起的放射性后果,是对于前两道防御的补充,以保障公众的安全。第四道防御的目的是应付可能已超出设计基准的严重事故,并保证放射性后果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第五道防御的目的是减轻事故工况下可能得放射性物质释放后果。14.单一故障:导致某一部件不能执行其预定的安全功能的随机故障,包括由该故障引起的所有继发故障
9、。单一故障准则: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设备组合,在其任何部位发生单一故障时仍能保持所赋予的功能。为满足单一故障准则满足以下原则:1 冗余原则:设计中留有冗余度,即系统是双重或多重配置的,单一部件的失效不会使整个系统失去功能 2.多样性原则:应用于执行同一功能的多重系统或部件,即通过多重系统或部件中引入不同属性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失效安全原则:系统或部件发生故障时,电厂应能在毋需任何触发动作的情况下进入安全状态 4.独立性原则:系统设计中通过功能隔离或实体隔离,各通道由独立线路供给可靠仪表电源,实现系统布置和设计的独立性。15.概率安全评价(PSA)的定义:应用概率风险理论对核电厂安全进行评价,
10、它认为核电厂事故是个随机事故,即事故并不存在“可信”与“不可信”的截然界限,而仅仅是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大小之别。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应用所在潜在事故后果的数学期望值来表示,这个数学期望值就是风险。基本步骤:1.确定初因事件2.事件树与事故树分析,确定发生概率 3.确定堆芯内和安全壳内的放射性物质的沉积和迁移,进而确定释放到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数量 4.计算出核电厂周围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分布 5.确定核电厂事故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基本思想:1.选择一组始发事件 2.研究始发事件发生后一系列系统和人员响应,建立事件树 3.确定事件的成功判据 4.应用故障树与统计方法研究包括始发事件在内的各个事件的发生概率
11、 5.应用概率风险理论,考虑每个始发事件发生产生的风险以及总的电厂风险 6.研究各事件对风险的贡献度,发现“短板”。16.核电厂运行状态是正常运行或预期运行事件两类状态的统称。正常运行是指核电厂在规定运行限值和条件范围内的运行。事故状态是事故工况和严重事故两类状态的统称,核电厂的事故工况是指核电厂以偏离运行状态的形式出现的事故,事故工况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由恰当设计的设施限制在可接受的限值以内,严重事故不在其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3 17.核电厂的设计基准事故是指核电厂按确定的设计准则在设计中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的那些事故工况。R【损害/单位时间】=P【事件/单位时间】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基础 考试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