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青海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论文.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青海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论文 由于生活中“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的青海人民,受到气候,地域的影响,加上青海那悠久的历史岁月的沉淀,逐步形成了特色的青海民俗文化。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海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青海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论文篇 1 青海安多藏族服饰民俗文化功能刍议 摘要:本文将服饰作为一种符号,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对青海安多藏族服饰文化的族微标识功能、身份标志功能、礼俗规范功能、祈福求吉功能及装饰审美功能等进行阐释,以此来揭示安多藏族服饰深厚的文化意义。关键词:安多藏族;服饰;文化功能“功能”简而言之就是作用,是指任何系统中的某一组成部分对整体系统或系
2、统的某些部分所具有的作用或产生的影响。在功能学派看来,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都有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他们主张以功能的眼光解释动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强调把文化作为满足需要而产生的合成体来理解。功能学派的倡导者马林诺夫斯基就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一人体或心灵的习惯,他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者,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这段话告诉我们:文化只有在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了人类的各种需要时,才有可能留存和传播,如果失去了这种功能,文化就会在人类历史上消失。服饰
3、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通过一定的材料,以一定的色彩、款式结构组合起来,具有相应的功能的系统。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或显或隐地时时透露着种种文化信息,发挥着多重的文化功能。服饰不仅为人类提供御寒、遮羞、护体的功效,还通过一定物化与符号形态进行着社会与文化的信息交流。作为物质层次和观念层次有机结合的服饰文化现象,安多藏族服饰也必然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其丰富的文化涵义。概括地说,安多藏族服饰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族徽标识功能 服饰从诞生起,就具有标识作用。远古时期,各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用以区别各自身份的重要标志便是服饰,每一个氏族部落成员会严格按照其所在群体中约定俗成的方式来着装,以求得
4、所在群体的接纳和认可。服饰作为折射主体认同方式的意念情感符号,具有了向心排异的族徽符号功能。礼记王制中曾记载“披发纹身”的东方夷人,“雕题交趾”的南方蛮人,“披发衣皮”的西方戎人和“衣羽毛穴居”的北方狄人,这便是最明显的例证。“一个民族之所以无需语言便可与另一个民族相区别,原因就在于他们各自享有不同的服饰符号。”闭在古代史籍中,以民族服饰特征来命名的称谓已是屡见不鲜。如:“黑苗”、“红苗”、“青苗”、“红头瑶”、“白头瑶”、“白裤瑶”、“蓝靛瑶”、“白彝”、“黑彝”等不一而是。据地方民族志记载,藏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各有近百种服饰式样,这些服饰式样分属于族内不同的一百多个支系。而据调查,西
5、藏的珞巴族服饰,至今仍留存着部落间的区分。安多藏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特点。其“头饰与服饰一起组合为民族识别的标志,同时也成为区别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的标志。”它的“族徽”标识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反映在款式形制上,长袍、长袖、大襟、右衽等基本特征已烙印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它是本民族生活、历史的见证;反映在头饰上,辫套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识别民族支系或民族地域的重要标志。生活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农区藏族(即绒哇)所用辫套呈长方形,宽 4 寸,长自后脊背至辫梢。由两侧相仿的“加龙”和相夹其问的“拉序”组成,“加龙”为一对,用彩线刺绣分隔成几个框,佩以许多的珊瑚串,其间镶嵌绿松石或其它宝石。
6、“拉序”上同样用彩线绣成框,框内佩戴八九个拓边碗形、直径3寸左右的银盾做装饰,向下至膝窝外续以红穗交绺。而牧区藏族(即卓华)的辫套有大小两种样式,大辫套呈长方形,中央布有形如碗状的大银盾 6 个,周围分别排列有 23 个小银盾,辫套下方续以红穗缨子。小辫套呈正方形,上镶以各种珍贵的玛瑙、珊瑚、绿松石等为饰,下方也续红穗缨子。如在妇女辫梢末尾看到名为“加龙”的辫套,就可判断其为绒哇藏族,而看到缀满银盾的“门丹”辫套就可判断其为卓华藏族。而生活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华锐藏族妇女的辫套较为复杂,由辫筒(藏语称“加盛”)和三大片(藏语称“阿热”)组成。辫筒一般宽约3寸,长约3尺,成对地佩戴在胸前。三大片中
7、间的一片最大,叫“斗哈”,宽约 5 寸,长约 3 尺;两边两片叫“阿热”,宽约 4 寸,长约 2尺。三片用绳子连接成“小”字形,佩戴在身后和两侧。另外,独具特色的狐皮帽也成为区分民族支系的标志之一,如农区藏族多将一张狐皮分为左右两半,可做成两顶狐皮帽。用料多为软缎、织锦缎等,帽筒高约二十厘米,围帽筒上卷一周,后有一开口,两边各缀以一彩带,顶口皱褶成簇角,总体成钟形,下口续以狐皮,上翻后戴用;牧区藏族多将一整张狐皮做成一顶帽子,帽体高大,帽顶为圆形,多用数片色彩各异的绸缎叠压而成,看上去像一朵绽放的鲜花,异常美观。诸如此类的外部显性表征,既是安多藏族族内不同支系的标识,也是成员间相互认同其身份的
8、重要符号。在历史上,和诸多游牧民族一样,青海安多藏族由于部落化生存与族群间的地域之争,常常引发大小规模不一的战争,此时服饰就成为了区分部落与族群的最形象的标志。安多藏族服饰作为一种标志,对外用以区别其他民族,对内是互相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这种不断强化的凝聚力,使相同部落里的人相互认同接纳、团结一致,而对其它族群的人抱有戒备甚至排斥的防御心理,这种“只认彩衣而不认人”的做法,即使在今天,也可以让我们毫不费力地在众多的人群中,以鲜明的服饰特征分辨出安多藏族不同地域的特殊属性。不同部落有不同部落的标识,不同支系有不同支系的标识。这种标识不得随意更改或变化,否则将违背群体意志,遭到群体成员的谴
9、责和非难。因为它更多地承载了各自不同的血缘和文化归属。二、身份标志功能 服饰除了具有族徽标识功能外,还有识别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派别等的符号意义。服饰的最初、最基本的符号意义,便是对性别的标识。我们从服饰发展史中得知,人类发明服饰的最初功能之一,便是遮羞的需要。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过着群居的生活,并不具备羞耻心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特别是男女在生理和社会分工的角色地位有了认识以后,服饰区别男女性别角色的意义才得以形成。诸多民族选择男女服饰有别,其实是服饰作为特定礼仪文化约定的一种选择。对安多藏族而言,早期的游牧生活在服饰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自然环境艰苦恶劣、生产力
10、水平又极端低下的原始社会,藏族先民既要狩猎放牧以维持生存,又要为生殖繁衍而争夺异性,于是英勇强悍就成为衡量一个男人的价值标准。服饰也就相应成为了张扬勇敢和力量的重要手段。他们将动物毛皮制成宽松厚重的长袍,将狩猎所得的骨角、牙齿作为吉祥饰物,充分显示自己的勇猛和威武。由此猎物的皮毛、骨角等成为安多藏族服饰的特殊装饰,也成了男子服饰标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安多藏族服饰的性别区分包含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反映出社会以及男女对各自角色的审美、观念和心理的趋向。男性较之女性服饰的款式较为简便,讲究英武有力,突出实用、便捷的原则。而女性的服饰饰物丰富,装饰繁复,色彩明快强烈,以充分显示
11、女性聪慧、灵巧、勤劳为基本格调。可以说,安多藏族服饰作为文化符号最显著的意义就是对性别的表达。青海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论文篇 2 浅谈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青海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歌舞、民族服饰和民族体育项目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这些民俗资源是发展青海旅游业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然后将青海的民俗资源进行了分类,最后根据青海地区的优势和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关键词:青海;民俗;旅游;文化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转移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青海的旅游业取得了飞跃发展。青海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孕育了青海地区独特的旅游
12、资源。青海地区少数民族的歌舞、服饰等具有鲜明的特色,也是发展民俗旅游的一大优势。因此如何发掘青海民俗文化的资源,开拓青海旅游业的发展值得思考。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旅游景点的各项基础设施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因为旅游景点的交通、购物等是否方便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数量。而青海地区虽然具有较高的观光价值,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滞后。目前青海地区省内的旅游车辆线路较少,省外进入青海的旅游客车也很少。在青海旅游景区内的大部分交通线路,都是直通景区与市中心的,而很少有连通各个景区的环形线路,这对于游客游览各个景区带来了不便。交通的不发达直接影响了青海旅游业的发展。(二)旅
13、游产品结构过于简单 青海省内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塔尔寺、鸟岛、日月山和青海湖这样有名的自然观光景点,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民俗旅游资源,这些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为青海省开发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目前青海地区的旅游业仍以自然观光的旅游项目为主,没有充分利用青海的旅游资源,这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太过于简单,限制了青海旅游业的更好发展。(三)各类旅游人才极度缺乏 在青海旅游业的发展中,缺乏一批旅游业人才,具体有行政管理人才、旅游规划人才,以及各个行业的服务人员,从科学规划管理到酒店、农家乐的服务队伍都需要一大批旅游从业人员,这也是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运动旅游
14、是青海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这也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旅游人才参与其中,为青海旅游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二、青海民俗旅游资源介绍(一)民族歌舞景观 在青海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间流行着很多民族歌曲和舞蹈,有关部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青海地区的民族歌舞种类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民歌上万首以及千余种民族舞蹈。其中藏族的牧民其本上人人都是能歌善舞,另外还有蒙古族、撤拉族和土族都有着丰富的歌舞资源。一到了民族节日,青海民间到处都是载歌载舞的人们,体现了高原民族群众的豁达、开朗的性情。青海地区不仅歌舞资源丰富,而且各民族的舞蹈都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藏族舞蹈奔放热情,撒拉族的歌舞温婉抒情,土族的舞蹈纯朴简单。
15、青海的民族歌舞景观可称为青海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中的特色代表项目,充分展示了青海地区的民族特色和各民族人民的风采。(二)体育娱乐景观 青海地区地处海拔位置较高的高原上,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活的各族人民发明了许多体育娱乐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劳动生活,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有,蒙古族、藏族的拔河、摔跤、射箭、赛牛、赛马,还有土族的轮子秋等等。藏族的赛马活动是青海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活动,另外射箭和赛马也是比较著名的体育活动。而土族的轮子秋项目,是土族传统的娱乐活动,其风格独特,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是东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之作。
16、这些运动都能够号召较多的群众参与,活动气氛热烈,同时又具有参与性、观赏性、竞技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作为旅游项目比较合适。(三)民俗商品景观 作为旅游的人文景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商品本身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外来游客购物的主要选择,既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游客作为纪念的一种方式。青海地区的民俗商品有手工工艺品和土特产两大类。青海地区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青藏高原的气候孕育了许多动植物特产,例如麝香、鹿茸、耗牛肉、牛绒、雪莲、虫草、青稞、人参果、枸杞以及一些加工产品,比如一些藏药和臧酒等,因其稀有而很珍贵。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让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广受现
17、代人的喜爱,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景观资源。(四)民族服饰景观 青海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不仅种类多样,而且各具特色,在色彩上缤纷艳丽,在款式上独特新奇,观赏价值极高,是青海地区民俗景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藏族和土族的民族服饰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藏族服饰大多数为藏袍,藏服的最大特点是装饰品多。男人的服饰上一般是腰间配有精致的藏刀,而妇女的服饰上则配有宝石和银饰。藏族人喜欢用衣服上的装饰来变现家庭的富有,尤其在参加大型活动时更是注重藏袍上的装饰。而土族的妇女服饰较有特色,一般头上是织锦毡帽,身上的花袖衫则是五彩缤纷,还配有绣花的腰带,下身服饰一般是黑蓝色,脚上穿着绣花鞋,整体服饰非常精致秀美。三、青海旅游业
18、发展建议(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时尚。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是一种时尚。因此要想发展青海旅游业就需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抓住青海的特色,同时以游客的需求为基础来开拓青海旅游的市场。因此,提高对旅游业的科学认识,转变观念是青海旅游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二)合理开发青海民俗旅游资源 青海地区的民俗资源丰富,这也是青海旅游的一大特色,所以首先可以精心打造一些民俗旅游产品。在青海的民族歌舞、服饰、体育项目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为青海旅游品牌,同时开发一些民俗商品,全面提高青海旅游业的知名度。
19、其次要对青海民俗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青海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广泛而分散,加上旅游交通不便,这制约了青海发展民俗旅游。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分出河湟地区土族和撒拉族民俗旅游区、西宁民俗旅游区、玉树民俗旅游区、黄南民俗旅游区和环湖地区民俗旅游区,科学规划交通线路,为青海旅游分发展提供便利。(三)大力做好宣传促销工作 包装和宣传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青海要抓住自己的旅游特色,将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和民族运动这些民俗文化,以及高原绿色食品作为宣传的重点,充分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青海,让更多的游客走进青海,大力促进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总而言之,青海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而珍贵,科学规划青海地区的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是青海旅游也发展的宗旨。只要抓住青海的特色,同时加强宣传,并在交通等基础设施上加以完善就能够让青海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风采。参考文献:1马桂芳.论青海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商场现代化,2009(12).2王大钊.青海互助土族旅游文化发展简论J.青海社会科学,2010(6).3齐嘉鹏.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探讨以青海旅游业发展为例J.当代经济,2008(15).4王伟章.青海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建设J.中国土族,20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