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新人教版五.pdf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新人教版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新人教版五.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1。会认“延、昔7 个生字。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3.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教学难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学课时】1 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重点)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重点)3。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重点)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重点)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难点)【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背景导入。简介背景,揭示课题。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 1939 年至 1943 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
3、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板书:延安,我把你追寻)【设计意图:从介绍背景引入本课,让学生有时代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作者介绍 祁念曾,出生于 1946 年 12 月,民族,汉族,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共党员。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陕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报总编辑,现任深圳商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学生时代,曾以大学生进行曲、校园的路等诗歌作品传诵一时
4、.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脚步。三、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整体感知诗歌大意。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延安、昔日、春笋、茅屋、土炕、一旦、明媚(重点指导生字:笋:是平舌音“sn,避免读成“shn;延:“延”和“廷”是同音字,不能读“tng”;媚:不要读一半,不能读“mi”;炕:“炕”和“抗”是形近字,都读“kng”;茅:“茅和“矛”是形近字,都读“mo)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韵母
5、易读错:笋(sn)。声母易读错:炕(kng).(2)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满目琳琅 以前,往日。昔日 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灿烂辉煌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明媚 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顶天立地 鲜明可爱;明亮美好。(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读诗歌,思考:我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诗歌主要讲了哪几点意思?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我追寻的是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
6、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继承发扬它。)4.主要讲了三点意思:第一、二节写人们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三、四节写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五、品读诗文,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节.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燕子和春光”、“小树和雨露阳光是什么关系?(南方归来的燕子离不开明媚的春光,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雨露阳光.)自读,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第一小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7、。)2。学习第二节。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1)自读第二节,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板书: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2)分组讨论、交流。(3)师点拨。(第二小节连用四个“追寻你,分别是“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样事物。“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著作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开荒的镢头”实际是指军民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8、;“杨家岭”在延安西北部,党中央许多重要的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作者选取的事物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当年的人们印象深刻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这些事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引起读者的追忆,引发人们的感怀。)3.师小结。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六、教师点拨,解决疑点。1.自学三、四两节.(1)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a.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b。“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
9、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掉”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活生产条件要改变,而延安的革命精神一点不能变,要继承和发扬.)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
10、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 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3)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2。自学五、六两节。(1)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
11、是追寻信念、温暖、光 明。)(板书:延安精神: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勇于献身 力求上进)(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3依据板书,归纳中心。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全诗押的是 ang 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七、扩展运用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设计意图:在阅读实践中
12、,引伸到课外,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学生懂得延安精神。】八、课堂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九、当堂检测(选做)1.诗歌中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2.这首诗中追寻延安的四个事物,分别是 、。十、课后作业(选做)板书设计 沿河 延安,我把你追寻 枣园 延安精神(自力更
13、生 艰苦奋斗 勇于献身 南泥湾 力求上进)杨家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1。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 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这节课则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 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 发下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 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的思想。2.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有扶有放,半
14、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的个问题“追寻”“扶”的,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弄清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 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对个问题“为追寻”,学生学得。不足之处: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不理想。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的难度.我的动物朋友 课题 变我的动物朋友 课型 习
15、作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的方法,抓住典型特征介绍得形象、生动。2.学会借助范文练笔,有条理地描写自己的动物朋友,通过外形、神情、动作等描写将动物刻画得丰富、准确、传神。3.在动物朋友的介绍和描写过程中,增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获取人与动物相亲相爱的情感体验。教学 重点 依托范文,引导学生抓住动物朋友的特点进行描写.教学 难点 抓住动物的特征,从多角度观察,介绍得形象、生动。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分钟 一、重温故事,了解特点 1。回忆第四单元学过的课文,分别描写了哪种动物,有什么特点?猫 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可爱。母鸡 既
16、写出母鸡的浅薄、欺软怕硬、又写成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白鹅 抓住了白鹅“高傲”的特点来写的。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学生自由发言)3。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动物朋友。(板书:我的动物朋友)读题,突出“朋友”。二、以聊激趣,建构文脉 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你愿意介绍你的这位朋友吗?谁能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回忆三篇课文,讲出三篇课文的分别介绍了动物的哪些特点,是要以课文引路,从而达到“读故事写故事”的一个目的。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看课文,了解文中介绍的三种小动物。3。结合课文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梳理:观其形(即介绍该动物的外形特点)知其性(即
17、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捕食、活动、休息等)述其亲(即介绍“我”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等)(板书:观其形:外形特点 知其性:生活习性(捕食、活动、休息)述其亲:发生的故事)听着同学们的介绍,感觉你的动物朋友虽然不在跟前,但似乎又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三、图片引领,初见行文 1.都说“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人和动物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褪去全部的伪装,以更纯真、更自然的姿态去对待,所以那画面就格外温馨、感人.出示几幅图片,这是不是也勾起了你与动物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2。你的动物朋友长什么样呢?它有怎样的生活习性?你们之间有着什么温馨、有趣的故事呢?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写。学生选
18、择好自己要写的动物后,先自己思考,然后教师出示温馨提示,给以写法的引领,预防学生直接离题或不符合要求、无从下笔等情况出现.温馨提示:(1)观其形:抓住其外形特点,写得生动、形象。刚出生的小猫,眼睛闭着,叫声细弱,浑身光秃秃的,好似一个会蠕动的肉团团。满月以后,绒毛才全部长齐.有的颈圈是白色,四肢长满白毛,背部黑中杂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从头到尾披一件油墨“大氅”,脚掌却是白色,爸爸说是良种,叫“乌云盖雪”;有的通体黄色,现虎斑纹,我赐它美名“金不换”;还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条黑毛尾巴的,被称为“雪里拖枪.刚满月的猫离不开奶,走路也不稳。-一窝小猫(2)知其性:选择生活习性中的一个方面,可以从捕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湘西 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 第二 小学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24 延安 追寻 教案 新人 教版五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07099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