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影子的绝版艺术.pdf
《皮影影子的绝版艺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影影子的绝版艺术.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皮影:影子的绝版艺术 皮影:影子的绝版艺术 现在的人们,闲了,约上几个朋友去看场电影;累了,就躲在家里看看 VCD、DVD 什么的;要么干脆就闭门谢客,看看自己出游时留下来的录像,忙里偷闲地找乐子这些都要归功于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娱乐方式与内容的不断丰富,另一种曾经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影像艺术却离人们越来越远了那就是皮影。现在,皮影像古董一样成了收藏品。据说民间已经少有人能表演,而既能制作又能耍皮影的“全活儿”艺人就更寥寥无几了。这些影子精灵的存在已经岌岌可危了。人影相协 “皮影”,顾名思义,就是演出者操纵皮质的道具在灯光照射下为观众进行表演,观众则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聆听表演者的演唱或
2、道白。“皮影”是对皮影戏这种表演形式与演出时使用的各种道具的通称。皮影戏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地方戏曲表演形式之一。演出时悬挂一幅白色布幕,幕布一侧坐着表演的艺人,另一侧坐的是观众,艺人们就在灯光的照射下,舞动着皮革制的各种剧中角色,演绎着古往今来的粉墨登场、出将入相。剧中的一应表情动作,唱、念、做、打,全都通过演出者操纵的皮影偶人表现出来。它的演出形式很独特,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这种光与影配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说到皮影艺术,可谓源远流长。但究竟起源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殷商说”应该是最早的。据说还是因为早年山西皮影艺人都供奉黄龙真人的缘故。黄龙是封神榜中的人物
3、,时间应该是在商代末期。如果真有黄龙其人的话,算来距今也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黄龙真人还毕竟只是传说。皮影在历史记载中也确实曾为自己写下一笔。西晋专门记述神鬼故事的搜神记中就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戏”的记载。文中所述少翁通过帷幕灯影再现李夫人的场面,当是影戏艺术的雏形。这是皮影源流的“西汉说”。2 到了宋代,皮影已经在民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的民间娱乐形式非常多。据记载,当时在被称为“勾栏”的娱乐场所中,就有表演皮影的专用场地。观看皮影表演的人也非常多。皮影发展到这时已经从仅仅一人、一灯、一椅、一帷幕的小型
4、表演,发展到可供上百人同时观看,并拥有专门场地的大型表演。从明末清初直到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能人辈出。无论从影人造型的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巅峰。当时很多官邸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炫耀的话题。逢年过节,王公贵胄们还互相邀请,过府观看皮影表演。这时的皮影戏已经从民间演出发展成为“贵族专场”了。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一直就盛而不衰。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一点都不足为奇。不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还是添丁祝寿,都少不了要搭台唱影。赶上有大事,还要通宵达旦地
5、演连本戏(连续剧)。有时,一个庙会甚至会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的场面,那热闹劲儿可以与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相比了。皮影戏艺术最早发源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最初的皮影戏往往是根据民间故事编成的,影人也是随着故事的产生而制作的,非常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所以在民间很容易流传开。至明、清时代,河北滦州的皮影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皮影艺术的东、西两大主体派系。可以说,滦州皮影的崛起将我国皮影文化带到了历史的高峰。皮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并没有因为朝代更迭、天灾人祸、兵荒战乱而受到影响。除了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皮影甚至还走出了中国,迈向世界13 世纪,北方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挥师西征,南方偏安的南
6、宋朝廷开发海上“丝绸之路”,随军、随船的艺人们便把小小的皮影也带上了,于是皮影便随着蒙古大军的战马西行、伴着宋朝运送瓷器的船只入海,相继传到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尔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形影不离 皮影戏是一种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地方戏剧。演皮影戏时除了需要有帷幕、灯光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皮影和演皮影的艺人。现在一提起京剧,大家都很熟悉精彩的故事、华美的唱腔和夺目的戏装。3 皮影戏与京剧相似,同样有华美的唱腔和精彩的故事,所不同的是所有表演艺人都“躲”在帷幕后面,摆弄着几个皮子制作的道具人为观众表演。不要失望。你知道嘛,皮影戏中的影人儿也是别具
7、风味的。皮影造型的风格很独特,在艺坛中独占一席,无可攀比。皮影戏的表现形式非常有特点真正的“表演者”是影子,而所有的表演者,包括被艺人们操纵在手中的皮质影人反倒都成了“幕后工作者”。所以,为了适应幕影这种表现形式,皮影艺人在制作影人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模式。首先,为了适应表演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经过长期摸索,艺人们在设计皮影造型的思路方面形成了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以及戏曲化。这“四化”从长相、扮相、形相方面概括了皮影人的基本状况。所谓“平面化”,就是人物设计一般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所以我们见到的皮影人物绝对没有“正面照”,都是侧面或半侧面的“艺术照”。当然,
8、制作皮影人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到光照在皮影和屏幕上,观众是否能看得清皮影的长相,还必须考虑到如何表现皮影的性格。这就必须将皮影艺术化,使其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甚至还要适当表现出夸张幽默、诙谐浪漫。所以,每一件皮影作品几乎都是用线条镂空的方法进行形象刻画。在后背光照下,视觉效果剔透而艳丽。表演皮影就像是孩童玩耍的木偶,用线或铁丝牵动影人身体的各部分,让它随意而动。人们在帷幕上看时就仿佛在看一部木偶卡通片。皮影戏题材取自民间的,经常演绎一些民间故事、才子佳人什么的。所以在皮影戏中也像京剧一样,有行当之分。影人的造型自然也就依据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还有龙凤禽兽、花树
9、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军帐兵器、陈设用具、车船马轿、城桥塔寺等等,其造型都与皮影人物相协调,无不透着鲜明的特色。一出戏除了有人物,还要有剧情。皮影戏为了表现丰富的戏剧内涵,更好地演绎剧情,对皮影角色的设计也颇下了番功夫。由于我国幅员广大,所以皮影艺术在不同地区,发展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不4 同流派。就皮影人物的造型而言,地域性特征也十分鲜明。从大范围上讲,我国西北与东北部两大区域,都各自形成了成熟的独立、完整、系统的美学模式,二者都是中国皮影形象的代表。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国西北部地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是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空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其脸形为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
10、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长须长发常是用真头发贴上去的。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是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条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洁。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天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人物头部连接长须长发的细小部位也是皮刻而成,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一般不用真发。男角两脚靴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在表演时静动分明。其他地域的皮影造型也各不相同,有的古朴,也有的追求写真。皮影戏的传统节目多得不可胜数。戏中帝王官宦、后妃宫娥、兵卒将帅、武侠剑客、书生员外、夫人小姐、差役奴仆、
11、民女村夫、妪翁童子、汉满番夷、仙神僧道、鬼魔精妖以及各种时装人物等等,无所不有。这些人物的造型,都要按生、旦、净、丑的戏剧行当设计,用程式化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善恶忠奸。例如:对于文雅秀丽的生、旦角色,一般都用阳刻空脸脸型,以表现其纯真嫩白。对花脸、丑脸角色,则多采用阴刻实脸脸型,以利于勾勒面部各种形态和色彩。有时也可以采用实空地结合的脸型,这样可以使面部造型在影窗上显出更大的色彩反差,从而得到更为突出的艺术效果。对于丑角,也有设计成七分脸的,这样可露出双眼,加大刻画面孔的余地,扩大脸部的表现范围。例如,设计独眼瞎丑角时,若用五分脸造型,根本就无法表现有一只眼瞎。对于骄悍和老年的角色,
12、也是用阴刻实脸时多。但也可以用阳刻空脸型,不过要在空脸上增加几条能表现出年老或骄悍的面纹才行。对于发型、头饰、巾帽和服装,是按人物的行当身份来设计的,什么人要着什么装。皮影人物的服装身条,除少数特定人物是专用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通用的。只要在身条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楂,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目前刻制影人的艺人,多是依样复制,而真有设计才能者甚少。因艺成影 5 制作皮影人的民间传统工艺是非常复杂的。(1)制皮:以新宰的牛皮或驴皮为最佳。先用清水浸泡数日,取出后将皮的两面反复刮制干净,再刮薄至透明。洗净后,于木框上绷紧阴干。(2)描样:将制好的皮料切块,经湿布捂软后,用硬木推扳打磨光平,再用钢针描
13、绘图样。(3)雕镂:将描好图样的皮料垫在木板或蜡板上进行镂刻。镂刻的技法很多,西北部地区艺人善用推皮走刀的刻法,并用多种型刃刀具进行雕凿。而东北部地区一般不用型刃刀具。雕镂完毕后,擦洗干净,压平着色。(4)着色:现今常用透明色料取代过去的传统色料,既方便,透光效果又好。着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一般互不调配,但可分深浅色区分层次,进行平涂,双面着色。(5)熨平:皮影着色后阴干,熨压平整。(6)上油:东北部地区的皮影在压平后,还要上一层桐油或清漆,以增强透明度和耐用性。(7)订缀:在影人的两手、两下臂、两上臂、上身、下身和两腿十个部件的关节点处,用线订缀起来,再用一皮条包围在上
14、身的脖领处作为安装影人头的插口。最后在脖领前订上一根铁丝作为支撑影人的主杆,在两手端处用线各拴一根铁丝为耍杆,插上影人头后,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影子做戏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
15、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6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子 绝版 艺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