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学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知识梳理】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人类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1、旧石器时代:以 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 和 。2、新石器时代:以 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处产生私有制,社会贫富分化,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
2、部落和部落联盟。(1)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一万多处,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2)代表:(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水稻、养蚕缫丝)、(黑陶)、红山文化、良渚文化。3、经济:(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 的国家。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2)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主要耕作方式是以集体耕作为主的 ,后出现松土工具耒耜。二、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舜时期,各部落首领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继承,这种方式被称为“”。2、国家:夏朝(最早的奴隶制国家)(1)“家天下”制度的确立:夏朝国君禹死后,
3、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世 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中央官制:王下有“三正”和“六事之人”。三正主管政事,六事之人经常在王左右,有戎事时候,可以代王统率军队。(3)地方官制:夏王统治下,任然存在许多部落。这些部落首领大多称“伯”。伯是一方之长,有相对的独立性。【巩固训练】1右面是某书中一个章的目录,该章最合适的标题是()A从“大同”到“小康”B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 C中华帝国的初步建立 D跨入信史时代的门槛 2“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A中华文明 B埃及文
4、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3“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禅让制形成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 4基于材料得出恰当的结论,体现了历史学的求真意识。下列由材料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最严密的是()材料 结论 A 礼记礼运中关于“家天下”的记载 可以证明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 B 司母戊大方鼎 可以证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 C 左传中关于楚王“问鼎中原”的记载 可以证明春秋时期礼乐彻底崩坏 D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可以证明杜牧眼中的秦王朝暴政 5“史前”系一历史名词,大体是指人类社会有明确的文献资料记载以前所经历的历史阶段。既然
5、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那对它的研究主要依托于()A神话传说 B出土文物 C口述史料 D宗教典籍 6有人把文明的演进,分为部落(聚落)、部落联盟和国家三个阶段。下列属于部落(聚落)时期的考古遗址是()A黄帝陵 B姜寨遗址 C殷墟遗址 D二里头遗址 7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 B崧泽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8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C实物资料 D文字实录 9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A象形文字的起源 B出现在龟甲背上的刻画符号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发现的
6、比较成熟的文字 10下列资料中,最能印证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的是()A 史记殷本纪 B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11这张原始村落复原图中能反应出农耕时代特征的是()A种植植物,兼有饲养家畜 B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 C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化 D过分开垦,造成农业危机 12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史前时代 B夏、商、西周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3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 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 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 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
7、14我国早期农耕文明形成南稻北粟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气候 B饮食习惯 C历史传统 D酋长喜好 15在我们的历史书写中,有些仅仅是罗列史料,有些是对史料的解读,有些是史实的叙述,有些是对史事的评价。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有石铲、石镰、蚌铲、骨铲和蚌镰等;发现了粟、黍之类颗粒;当时的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资料。以上属于对史料的解读的是()A B C D 16报纸上一篇“拷问夏王朝”来自二里头的遗址的最新报告,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其焦点是“二里头遗址”是否为“夏都”,而证实夏王朝存在。你认为以下各项可以作为最佳证据的是()A二里头的地层年
8、代根据碳 14 测定是传说中的夏商分界公元前 1600 年左右 B二里头的地理方位正处于后世文献所说的伊河与洛河之间 C出土最多的酷似公鸡的陶器与传说中的夏部落图腾相吻合 D三座大型宫殿,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公认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都城遗址 17“它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它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这举话评价的是()A铁器 B青铜器 C甲骨卜辞 D黄金 18、历史上,关于夏朝存在着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夏是一个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但是根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原理来看,夏朝应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因为该时期()A自禹至桀袭 14 世,共传 17 君,历四五百年
9、。B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文物价值非常高。C大禹的父亲鲧,是传说中第一个筑城的人。D广泛使用金属工具,文字发展成熟 19史料因标准不同而有多种分类方法,如以是否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而分为间接史料和直接史料。按照这一方法,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 史记 B 荷马史诗 C甲骨卜辞 D 资治通鉴 20某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所引材料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诞生 D世袭制确立 21“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A采集渔猎 B磨制石器 C栽培谷物 D养蚕种桑 22“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距今约 4000 多年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墓随葬品有 100200 件不等;中墓随葬品有几件至几十件不等;小墓大都没有木棺,也没有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的社会状况是()A平均分配共同耕作 B社会分化十分明显 C等级森严王位世袭 D采集渔猎茹毛饮血 23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