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莱希特史诗戏剧中的戏剧性与叙事性.pdf
《浅谈布莱希特史诗戏剧中的戏剧性与叙事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布莱希特史诗戏剧中的戏剧性与叙事性.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浅谈布莱希特史诗戏剧中的戏剧性与叙事性 【摘 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戏剧性”与“叙事性”的界限,愈渐模糊。在中国,布莱希特提出的episches theatre 概念,被译作“叙事戏剧”,强调其“叙事性”。然而就戏剧而言,叙事性的加入并不意味着“叙事性”取代“戏剧性”,成为戏剧本体、戏剧主体内容。本文站在戏剧本体角度,对布莱希特戏剧中的叙事性概念进行简要分析,以阐明所谓布氏“叙事戏剧”只是结构与风格的追求,而非真正否认戏剧性而滑向其反面叙事。【关键词】布莱希特;史诗剧;叙事剧;戏剧性;戏剧本体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020-02
2、 布莱希特所提出的 episches theatre 概念,在中国有两种翻译,一种为叙事戏剧,一种为史诗戏剧。倘若从其作品呈现出的场面特性来看,史诗戏剧的翻译更为恰当,然而在中国戏剧界,有人更倾向使用“叙事戏剧”这一概念。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艺术家们更看重“戏剧”与“叙事”这对概念的对立关系,在强调其与传统戏剧的对立性时,往往容易忽略 二者本体的同一性。其二,重视布莱希特理论多过于研究布莱希特戏剧本身。布莱希特为强调“叙事性”,做过相当多的理论论述,然而这些论述,随着他的实践在不断修正调整。倘若忽略作品,光注重某一时期的某一论述,就会对布氏的叙事概念产生模糊。比如,布莱希特曾经说过:“舞
3、台开始了叙述。丢掉第四堵墙的时候,却增添了叙述者”、“戏剧形式的戏剧:舞台体现一件事情;叙事形式的戏剧:舞台叙述一件事情”因此,有人将布莱希特所说的“叙事性”(史诗性)当作与“戏剧性”的对立,认为所谓叙事性戏剧,是可以用叙述代替动作成为主要表现手段,让剧人物在舞台上不加区别的进行叙述,宣讲思想,对观众进行教育。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要回答这一问题,需厘清:叙事与戏剧在本体是有何不同?布莱希特是从什么角度来谈“叙事性”的,是从本体上还是结构、风格上?episches theatre 与布莱希特提到的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到底有何异同?戏剧与叙事在本体上存在根本性不同。戏剧以相对集中、完满的戏剧场
4、面作为戏剧构成的最小单位,以动作直接呈现人与情境的契合。而叙事则采用叙述 法,以叙述性语句叙述人物的经历为其基本任务。其实,同亚里士多德一样,布莱希特一直认为戏剧是“从动作中取得一切的艺术”。戏?谋咎迨怯枚?作呈现人与情境之契合,这一点布莱希特从未否定过。而所谓叙事成分的加入,是巧妙的将叙事手法与舞台动作相结合,形成适合于戏剧演出的新的舞台表演形式,继而形成一种新的舞台表演风格,与之前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相区分。那么,叙事性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区分,究竟在哪里?首先,是戏剧功能。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的“塔卡西斯”,强调戏剧功能在于净化,希望可以借悲剧“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表明戏剧有
5、“移情”作用。而布莱希特则认为戏剧不应该止步于移情,强调戏剧“寓教于乐”的功能,主张采用“陌生化”手法,随时中断观众对于戏剧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与剧中情节产生距离,成为理性的“观察家”,对戏剧中表现的世界随时保持批判的态度。“叙事性”其实就是陌生化手段在场面中的一种运用:首先,为了采用反常化的手段、新奇的戏剧形式提起观众的观演兴趣;其次,为了防止观众对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同情,从而一直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最后,为了更加方便的为观众指明方向,使其按照作者的批判意图对戏剧作品进行解读,布莱希特运用叙事者、合唱队、歌曲、标题、木牌、幻灯打字幕等“叙事性”技巧,来辅助人们理解在主要场面中所发生的一切人物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布莱希特 史诗 戏剧 中的 戏剧性 叙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