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交融》说课稿4.pdf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交融》说课稿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交融》说课稿4.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交融说课稿(4)4 高中说课稿音乐的体裁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一、说大纲 我设计的课堂内容是音乐与诗歌的交融,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是能够联系姊妹艺术和其他学科,并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区分音乐的不同体裁,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二、说教材 1、教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一课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它是音乐体裁的开篇,起启下作用
2、.学生对音乐的常见体裁基本了解,本课将主要欣赏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两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各两首,并比较其特点.2、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群众歌曲、艺术歌曲两种体裁的音乐作品。(2)能理解声乐体裁的划分,在欣赏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3)能很容易的判断和区分两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3、教学重点:聆听、体验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 4、教学难点:比较两种音乐体裁的特点,并能判断不同体裁的作品 三、说教法 音乐体裁的种类很多,就这堂课主要是欣赏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两种体裁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方法:1、通过巩固旧课内容,视听结合法导入:如开始播放霓裳羽衣舞,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延
3、伸到音乐与诗歌的交融。2、视、听结合的图像法:本课多运用多媒体精美的图文并茂显示,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和感知音乐作品。3、对比欣赏法:在比较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特点时,我对比欣赏两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4、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演示法、讨论法等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感受音乐作品 四、说学法 学生是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听”“赏”“唱”让学生感知两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从而达到对两种音乐体裁的把握,通过对比欣赏了解音乐体裁的特点。五、说教学程序 1、首先:课前音
4、乐情绪定向,学过的内容再现让学生感悟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结合,简单了解音乐与诗歌的联系,然后让学生讲自己知道的音乐体裁 2、小结音乐基本体裁的不同划分,让学生心中有数,运用听、视觉图像法,先音乐听赏体验,采用“听看想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本课四首音乐作品的的相关音乐知识。3、学生思考音乐作品的体裁,并思考、讨论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对比小结两者的特点。4、巩固、辩听:查验学生是否掌握两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进行歌曲辩听练习。5、歌曲互动练唱我和未来有约 6、课堂巩固练习,分小组创作表演不同体裁的歌曲。7、小组代表表演 8、作业布置:同学们课后找找大型声乐作品的资料。9、下课 五、
5、说教学 1、本课教学受到所任学生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情感交融和音乐意境创设活动中来,不仅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大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将“体验、比较、探究、”四个目标结合,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从音乐的体裁切入展开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分析,本课选材与切入方式及课堂内容侧重安排纯属喜好,不足之处十分明显,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多多指教!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说课稿 课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教学内容思考:湘版教材中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从声乐体裁入手的,考虑到从这一课题直接跨度到声乐的体裁,思维跳跃比较大,学生可能不太能接受,所以我结合人教版的教材,从学
6、生比较熟悉的古诗词入手,把音乐与古诗词的交融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主题做铺垫,这样学生对课题的理解会相对比较容易,学习的兴趣可能会大一些,学习效果也相对会比较好。针对这一课题我选择了几首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春晓等。设计理念: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指出,“联系姊妹艺术和其他相关学科,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聆听及参与艺术表演实践,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音乐课的 综合旨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课堂教学中始终要以乐为本,紧贴音乐主线,根据内容需要软科边缘,根据以上理念,本课设计围绕“音诗结合,拓展思维”的中心主题,展
7、开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通过综合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情趣。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音乐与诗歌的结合的不同形式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其表现特点,并从中得到音乐美、诗歌美的享受和熏陶。2、能力目标: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探究、音乐创作、音乐表现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的音乐学习,对音乐的情绪,情感的表现已有初步的认识,对于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几种不同方式,其中配乐诗朗诵及以古诗词为题材的通俗音乐作品这两种
8、结合形式,学生比较熟悉,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性,铺垫过渡到学生所不熟悉的风格作品,激起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学重点:两种艺术相结合的不同形式作品的赏析。教学难点:对音乐与诗歌之间内在联系及其表现特点的理解 根据诗歌的韵律创编简单旋律 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播放高山流水(创设情境,营造诗情画意)二、导入:(听辨)欣赏两首古诗创编的歌曲片段 a、明日歌b、游子吟 提问:你觉得这两首歌曲的音乐情绪一样吗?歌词的来源有什么共同特点?(诗歌创编)出示课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三、主体教学(感受与鉴赏)1、简介中国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 2、现代常见的几种结合方式的作品赏析:
9、a、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片段 b、欣赏:声乐作品春晓 c、对比欣赏:通俗歌曲但愿人长久 陈其钢抒情诗水调歌头 四、探讨: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自主探究)五、拓展延伸:(合作交流)1、为古诗配乐朗诵 2、为古诗创编简单旋律 我所设计的环节:拓展与延伸 设计意图:在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流传着一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句话深动地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学习离不开音乐实践,新课改强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构建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让有不同
10、兴趣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音乐的兴趣,更能深刻地感受其中的内涵及魅力。具体环节展示:1、为古诗月下独酌配乐朗诵 (在这里我挑选了三首音乐片段:古曲浪淘沙、轻音乐神秘园、民乐喜洋洋,这三首风格情绪各有特点,神秘园虽然也很抒情,但是和古朴的诗歌相结合风格是不协调的,而民乐喜洋洋则太过喜庆,和诗歌的意境也不统一。)师:要选择好与诗歌情绪、风格一致的音乐,还要注意朗诵时的语言节奏。2、为古诗创编简单旋律 (1)教师简介基本方法 诗词的抑扬顿挫本身就带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主要是通过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表现出来的。节奏主要由音步来
11、体现。一个音步就是一个节拍。如床前/明月/光,每句三个音步。韵律主要由平仄、声韵等语言手段来表现。平仄指声调的抑扬,平声长而空,仄声短而实,平仄互为交错,读起来抑扬起伏,铿锵悦耳。可以根据诗词的情绪意境结合音步疏密,声调的抑扬、音韵的回环给诗词配上相应的节奏、音高、调式等。(并举例 春晓)(2)旋律创作 a、分析古诗内容 b、念诵古诗 床前/明月/光,(韵)平平仄仄平 疑是/地上/霜。(韵)仄仄平平 举头/望/明月,仄平平仄 低头/思/故乡。(韵)平平仄仄平 v 朗读时需要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c、教师指出其
12、中的平仄声,并画出第一句诗韵的起伏线条,让学模仿画出后几句的线条。d、根据起伏线为古诗编曲(即用旋律的音高表现出诗律的平仄)重点:在创作中要注意将音乐的节奏、速度等要素与古诗的意境结合起来 e、让学生对照歌谱欣赏歌曲静夜思 也可以让对创作旋律感到比较困难的学生用会唱的歌曲旋律填上诗词演唱。(如菊花台、但愿人长久等)教学反思:本节综合课基本上能做到以乐为本,展开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音乐为主体,根据高中生已有的认知,努力引导他们探究发现作品中的音乐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协作的轻松氛围。在具体操作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
13、首先对音乐与诗歌综合的度的把握上,刚开始对诗歌赏析的过多,感觉像是诗歌综合鉴赏课,于反复操作中我发现,唯有充分挖掘诗歌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美要素,才能更好地将二者有机统一。其次在旋律创编上,具体细节准备得不够充分,学生无从下手,创作表现成了一纸空谈,后来在讲解了方法后我举了例,并给学生圈定了大致的音高,操作难度减小,创作成为可能。课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执教年级高一 一、教材理解与教学指导:由于高中二期课改的教材没有完全铺开,我校仍选用沪版的音乐欣赏这本老教材,但我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这堂课。二期课改注重音乐的文化性及学科的综合性,基于此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这一课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本课题的教学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与诗歌交融 高中 音乐 鉴赏 诗歌 交融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