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例题+详细解析第13讲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pdf
《精典例题+详细解析第13讲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典例题+详细解析第13讲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冲击高考】2013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精典例题+详细解析 第 13 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2潍坊模拟)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 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解析:选 A 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
2、是“冷战”开始的标志,A 项符合题意。B项错在“武装进攻”,它不诉诸武力;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新应用,C项错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事件应是华约组织的建立,D 项错误。2.(2012 淮南一模)观察右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与“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A 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B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美关系 C 二战后美苏“冷战”D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漫画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写着“缓”“和”两字;而背后刀身上却写着“优势”两字,这些寓意充分体现“冷战”中美苏一方面缓和,另一方面关
3、系紧张的特点,答案为 C 项。3(2012西安三模)欧洲历史行进到 20 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西欧一批实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东欧一批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欧洲梦”又被提出了。直接推动这一“欧洲梦”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A 德国和法国 B 英国和法国 C 美国和苏联 D 英国和德国 解析:选 A 材料中欧洲新的分裂因素指的是美苏“冷战”导致的两大阵营的对立,而古老的“欧洲梦”是指欧洲的统一,推动欧洲走向统一的关键力量是德国和法国。美苏都不愿意看到西欧走向统一,英国地位则非常尴尬。4 2012 年 4 月,对于朝鲜要发射“光明星 3 号”试验通信
4、卫星一事,美、日等国作出反应,表示反对,进行谴责,并准备实施拦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2 A 这是“冷战”政策的表现 B 美、日等国要发动新一轮朝鲜战争 C 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D 美、日等国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解析:选 C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政策也随之结束了,排除 A 项;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发动新一轮朝鲜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排除 B 项;美、日等国作出上述反应是为了维护他们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并不是真正维护世界和平,排除 D 项;美、日等国与朝鲜关系紧张,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还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C 项说法正确。5 (2012安徽六校联考)下图为 20 世纪 50年代末苏联
5、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当时的苏联()A 调整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市场化 B 调整农业政策,实现农业集体化 C 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生产量 D 农业经济改革,支持工业化建设 解析:选 C 据“20 世纪 50年代末”及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赫鲁晓夫推行的“玉米运动”。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政策,以提高粮食产量。6(2012南通调研)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 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6、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 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 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解析:选 B“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前者强调“社会权利”,后者强调“削减贫困”。7 时任美国的总统在 2000 年 1 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 2 000 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 30 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 30 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 20 年间最低点。”这一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源于()A 新经济的胜利 B“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 C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
7、改变 解析:选 A 从 20 世纪 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这一现象被称作是新 3 经济的胜利,这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8(2012泰兴模拟)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 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转变 C 知识经济的兴起 D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二战后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银行,构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947年又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是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9(
8、2012黄冈期末)在欧洲建设的过程中,有人曾把欧洲建设比作一个“三级火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级是经济货币联盟,第二级是关税同盟,第三级是政治同盟 B 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经济货币联盟,第三级是政治同盟 C 第一级是政治同盟,第二级是经济货币联盟,第三级是关税同盟 D 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政治同盟,第三级是经济货币联盟 解析:选 B 欧洲一体化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建立的是关税同盟,然后推出欧元,实现经济货币同盟,最后是政治一体化。10(2012汕头模拟)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全球化问题做了如下分析,你认为表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新航路开辟 世界开始了
9、经济文化交流 B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不同地区实现同步发展 C 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建立 遏制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对依赖 解析:选 D 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A、B、C 三项中的推论错误,A 项推论错在“开始了”;B项错误在于“同步发展”;C 项错误在于“遏制”。正确选项为 D。11(2012烟台模拟)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A 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 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例题 详细 解析 13 二战 世界 文明 演变 拓展 社会制度 共存 竞争 国际 政治经济 局势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07565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