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老年保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老年保障.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五章 老年社会保障 5.1 老年社会保障概述 斯芬克斯之谜(希腊神话)今有一物,先有四足,后有两足,最后则有三足,为何物?一:概念 是指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济的措施,包括经济、医疗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救助。二:对象老年公民(一)老年的界定:生理上衰老或功能下降的年龄起点。劳动义务的完结。1、古代“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而传、八十、就是曰耄、百年曰颐期”2、现代:年龄的确定 a、日历年龄 b、生理年龄 c、心理年龄 d、社会年龄(二)公民(居住权)三:意义 1、老年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它不同于失业报险,是确定不可避免的风险。2、
2、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的。3、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老年人作用、历史贡献、社会分配)4、老年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代际接替及协调发展。四:历史沿革:(一)古代的老年社会保障 1、我国古代的老年社会保障(1)状况:以家庭养老为主导,社会养老为补充。社会养老体现在:a、政府对养老做出法律、礼仪上的规定(伦理)b、政府与社会组织举办敬老礼仪或慈善性活动。(2)主要方式 2 a、经济上,由国家规定亲属的赡养义务(悲田院、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b、古代法律从财产制度上对老年人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进行规定。c、我国古代实行的管理退休制度也是国家对老年人社会地位的认定。春
3、秋战国,世卿世家“致仕”制度(大夫七十而致仕)。汉朝:完备的官员退休制度 唐朝:官俸增加 宋朝:70 劝退 元朝:三品以下退 明清:60 皆退 2、西欧古代社会养老传统(1)瑞典“仁仗”“保健储蓄箱”(2)中世纪欧洲:退休供养 a、富人:修道院,与世隔绝以示尊贵 b、穷人:供养契约(继承供养)c、中人:城市工商业者 退休(二)近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100 年历史)1、法国:1669 海员养老金(不能从事工作的老年海员)2、德国:1888 老年残障社会保险法 3、其它欧美国家:丹麦、挪威、奥地利、英、美。工业化初期,社会保障纯粹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5.2 老年保障的理论与学说 一、社会公
4、平的原则(一)社会公平理论:1.罗尔斯的公平理论 2.米勒的公平观 3.其他公平观(二)三种平等形式:1.权利平等 2.机会平等 3 3.结果平等(三)两种平等状态:纵向和横向公平 二、政治经济学说(一)社会民主论(二)新马克思主义论(三)新工业主义论(四)新多元主义论(五)国家中心论(六)“反商品化”论 三、新古典主义养老经济学(一)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 1.生命周期假说 2.交替世代模型(二)新古典主义养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1.市场失灵论 2.父爱主义论 3.再分配论 4.公共选择论(三)新古典学派的政策主张 储蓄、再分配和保险 5.3 老年社会保障的项目 一:老年社会保险(一)养老保险模
5、式 1、国家统筹 2、投保资助 3、自我保障模式、新加坡。1、国家统筹-普遍养老模式 2、投保资助-多层次的养老模式 普遍养老金+雇员个人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金 补充养老保险 4 一种是自愿性的,以美国、日本为代表,国家通过立法,制定基本规则和基本政策,企业自愿参加;企业一旦决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运作;具体实施方案、待遇水平、基金模式由企业制定或选择;另一种是强制性的,以澳大利亚为代表,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所有雇主都必须为其雇员投保;待遇水平、基金模式、筹资方法等完全由国家规定,雇员不必缴费。共同点: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基本养老保险。3、自我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二)基本原则 1、
6、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1)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劳动义务对应的原则:苏联、东欧、中国对劳动年龄设上下限。(2)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投保对应的原则:德、美、法、日对投保年龄的限制。(3)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工作贡献相联系的原则(原工资标准与职位)a、日本:公共年金(25 年缴费时间)b、法国、苏联:特殊行业与工总优待 c、我国:离退休津贴、称号(4)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国籍或居住地年现象联系。(瑞士、英、新加坡、澳大利亚)2、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调节机制之一 物价机制 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调节机制之二工资机制。(三)享受资格条件 1、年龄+投保年限:法、德、美
7、2、年龄+工龄:苏联、东欧+中国 3、年龄+工龄+投保年限:英国 4、年龄+居住期限 丹麦+加拿大(四)老年保险金给付方式 1、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a、绝对剩余额制:分级定档 b、薪资比例制:与投保年限无关,(东欧)工资*替代率;与投保年限有关,基数*比例*年限。2、养老金的给付范围、项目及数额。5(五)老年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与精算 二:老年健康保障(养老由个人之事社会之事)(一)必要性 老年健康保障不仅是个人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1、健康状况不好对老年人个人的影响:a、生理上:寿命下降 b、生活上:不便 c、心理与人际关系上:孤独、与人疏远。2、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a、家庭贫困
8、社会贡献减少 b、家庭负担加重 c、国家与社会人口资源下降;负担增加。(二)国外发展、老年健康保障的基本方式 1、由国家与财政建立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2、建立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服务体系老年保健、康复、长期护理事业。3、建立实用与可操作的老年医疗保障服务系统。社区服务:定期巡访、定期检查、医疗预防、家庭病 、生活方式。三:老年社会福利 老年人除享受到一般公民的一切福利待遇外,还享受到社会对老人特有的福利。(一)老年人福利制度的内容:1、包括了公民可以拥有到现代文明生活的全部待遇。2、从医疗转向预防 3、分享原则(二)老年福利实施对象 所有老年人,不管有无退休金收入。(三)老年福利的项目(四)
9、老年福利改革 6 5.4 我国老年社会保障 5.4.1 老年社会保险 一:老年社会保险的历史(一)初创(建国前)1、国民党统治区工厂法 2、共产党统治区 苏区 1931 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抗日根据地政府:供给制 1949.12 解放区东北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二)形成与初步发展(建国后)1951劳动保险条例(工人)1955(机关工作人员)1957/58 统一1978 1、老年社会保险范围逐渐扩大,1951-1953-1955-1956-1958-1978。2、老年社会保险条件逐步放宽、标准不断提高。3、管理体制变化:工会企业劳动部19841998。二:现阶段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
10、内容 核心内容:明确享受退休待遇的条件,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确定退休待遇标准。(一)退休条件 1、正常退休:6050(55)+10 年工龄。2、提前退休:5545(特殊行业)1 年=1 年零 3 个月(过量劳动);一年=一年半(有毒行业)。(二)待遇规定:1、退休:工资*60%75%(有特殊贡献的再加 5%15%)2、离休:工资+生活补贴 1937.7.6 前参加工作的+两个月津贴;1937.7.71942.12参加工作的+1.5 月津贴;1943.11945.9.2 参加工作+1 月津贴。三:改革与发展(一)改革的步骤与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基本目标)1、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一切劳
11、动者(城镇)2、扩大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三三制”3、建立新的基金筹集方式:部分积累制 7 4、建立养老基金增值的机制:银行信托管理 5、建立统帐结合的制度:共济性+积极性 6、建立养老金调节机制(1)物价机制 (2)共享机制(工资机制)(二)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基础上:企业与职工在投保上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2、社会方面:缺乏思想准备,投保热情低 3、尚未真正建立起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5.4.2 老年福利 一: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的必要性:老年人特殊保障政策:1969-1982 二:主要内容(一)物质生活福利:1、老年经济实体(老干部中心、自学考试)2、送温暖活动 3、福利院、敬老
12、院 4、优惠服务 5、社区服务(二)医疗保健 1、健康检查 2、老年病医院 3、康复疗养机构(三)文化服务设施 5.4.3.3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 一:发展(一)城乡老年社会保障时间差(生产社会化问题)(二)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形成与发展。1、1956 年“五保”救助。2、合作医疗 1950-1980 3、1986 年农村老年社会保障探索 1991 年试点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5 推介 二:现状:(主要内容)(一)农村老年社会救济:“五保”制度 两种方式:8 1、集中在敬老院供养:村集体、乡镇企业收入、村提留、地方财政)2、分散供养(二)农村养老保险(80 年代末:民政部)特点:(
13、p159)1、自我保障为主 2、个人账户管理 3、缴费自由 4、一体化(各业人员)5、县级平衡与管理(三)补充式的养老保险(两种)1、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计生部门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保险公司银行(1985)(辽宁初建)实施形式:(3 种)a、人保 b、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基金会 c、绿色养老保险(增值部分)2、农村退休金制度(发达地区)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度设计有歧视 1、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窄。(1)社会救助“三无人员”(2)社会养老保险:领取人数/投保人数/应投保人数 2、保障水平低:(平均 57 元/月)3、缺乏法制化的管理与规范:4、思想观念不适应:5、投保能力有限,农民纯收入:2002 年农业税收入 500 亿,占财政 2.6%四:思想发展(讨论)(一)发展的必要性 1、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计划生育的需要 3、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4、伦理道德(二)基本思想(1993)1、政府方面,理顺其管理体制 2、从实际出发,适度发展 3、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9 4、特殊对象,特殊照顾 5、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