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pdf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一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中路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东路军:较为顽强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 1、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2、划分层次,理出线索。3、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4、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5、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范例 1 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
2、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分析: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2 时间兵力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 日
3、夜21 日夜 30 万 30 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 日 17 时22 日 22 时 35 万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 日 17 时22 日 22 时 35 万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解答: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2、新闻的要素,
4、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范例 2 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分析: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 3 溃败的背景。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层
5、又分三点具体报道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解答:这则新闻,重点报道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解题方法链接 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
6、性部分。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2 芦花荡 情节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立体美真实美 环境诗情画意 老头子性格特点:老头子是一个抗日英雄的形象,他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自信自尊、老当益壮。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这一形象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3 蜡烛 4 母亲的眼泪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 中心思想:通过写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和苏联红军烈士的故事,赞美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友谊,讴
7、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世界奇迹“赞誉”破烂 惊人杰作讽刺、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中心思想:雨果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强盗政府,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尊重和同情,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二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二、解词(写在作业本上)1.锐不可当:阻遏:不含:2.编算:寒噤:仄歪:张皇失措:提防:3.精疲力竭:肃穆:4.不可名状:瞥见:5.憧憬:荒谬:6.震悚:惶急:7.狼籍:簌簌:蹒跚:颓唐:踌躇:8.尴尬:9.愧怍:滞笨:塌败:10.伎俩:颠沛:11.惟妙惟肖:巧妙绝伦:推崇:胜景
8、:13.标本:嶙峋:雷同:14.玲珑:矫健: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掩映:15.伧俗:休憩:16.周而复始:销声匿迹:载途:17.繁衍:濒临:相安无事:18.劫难:追溯:遗骸:19.扼制:斑斓:劫掠:20.束手无策:三、文学常识 1、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 5 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
9、影 欧游杂记等.10.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等。11.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 通书等。12、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13、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 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
10、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14、.望岳 春望 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15、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