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部编版高一历史时学案 学 案 内 容 问 题课 题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编制人 审核人 目标 导学 知道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认识国家产生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夏商周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本课学习,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的多样性、统一性,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重点 难点 1.重点:早期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2.难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记录 学 案 内 容 请 记录 你 的疑 惑
2、 点或 自 学障碍。【时空定位】1、原始社会:距今约 170 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公元前 21C 至公元前 5C。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衰亡)前 2070 年 前 1600 年 前 1046 年 前 771 年 前 476 年 【基础梳理】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对教材的自学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时期:原始社会(分段: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时期两段,其中氏族公社时期又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阅读教材第 2-3 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中做出标记 1.石器时代古人类分为哪两个时期?各时期代表性遗址及
3、其存在时间、分布地区、生活生产特征?(1)旧石器时代:(2)新时期时代:早期: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陕西西安半坡文化即属于其典型)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 后期:龙山文化;辽河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2.对比课本第 3 页和第 2 页两幅地图,对比新、旧时期时代人类遗址分布有何不同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何特征?3.阅读课本第 4 页中间一自然段,新时期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母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拓展:氏族:原始社会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氏族内部实行禁婚,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
4、生产,集体消费。也叫氏族公社。2 记录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区别?(1)主导地位不同:母系氏族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2)认知不同: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3)出现的历史时间端不同: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后期为父系氏族。(4)生产能力不一样:母系氏族采集、渔猎为主,农、牧、手工业大分工;父系氏族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男子开始支配社会。二、从部落到国家-奴隶社会的形成 1、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 三皇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厚,名称众说不一 五帝 华 夏始祖 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
5、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万邦 时代”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就是“禅让”。2、龙山文化时代:大约在五帝后期,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知识延伸: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拓展:从部落到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1)国家性质:天下为公家天下(2)权力传承:禅让制 世袭制(3)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 奴隶私有制 【概念】部落: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
6、血缘的氏族组成的社会组织。部落联盟是指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为了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行动而联合组成的社会组织。3、夏朝的建立及其统治特点、灭亡(1)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二里头遗址是否具备国家的条件?材料: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划。其中一号宫殿有面积近达一万平方米的夯土底座。中心大殿前有广庭,四周有回廊。整个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墓葬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有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陶器等 学 案 内 容 问 题 记 录 3 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如国君、官吏、部门、赋税、刑法
7、、军队的一套国家机器。夏朝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转变为“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2)文明起源的标志(要素)?国家的形成、城市、文字的出现、青铜冶铸的发明(3)概念:世袭制:是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亲世代继承下去,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垄断权力出现。三、商和西周(奴隶社会的发展与完善)1.商朝(1)商的建立者、时间、其统治中心、疆域、都城变迁(2)商代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政治):国家机构更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内外服制: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浓
8、厚的宗教及神权色彩:商王每日及遇事必占卜,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3)商代的文化 甲骨文与青铜器 (4)商朝的灭亡 2.西周 (1)西周的建立(2)政治制度 材料:周人制度和商最大的不同,一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此产生了宗法和丧服之制,并由此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王国维认为西周之前天子和诸侯之间没有君臣之分,天子是诸侯之长。西周推行封建制和宗法制,确定了天子的尊贵地位,从此天子成为诸侯之君。西周的封建和宗法制度下,天下之国都是王的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也都有兄弟、甥舅之亲。这就是周人的一统之策。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A.分封制 阅读下列材料: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及特点有
9、哪些?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提示: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周王与诸侯的关系:西周分封制的对象和做法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赋,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导学案 高中历史 统编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