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型团队.pdf
《构建研究型团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研究型团队.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 构建研究型团队,追求高品质课堂(XX 市力学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建设汇报稿)“高品质课堂”一直是力学人追求的目标、前进的方向。何谓课堂品质?我们认为是指课堂的品位和质量,高品质的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师生的探究性,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的创生性;高品质的课堂不仅关注知识与能力,更关注过程与方法,不仅关注学生学识、学力的增长,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培育,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进步,更关注在明天、未来的持续发展。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东风,“研究性课堂”已成为力学人追求课堂品质的抓手和载体。力学的“研究性课堂”,它来源于力学固有的文化,也是力学人把课程改革向
2、纵深推进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期望,把“研究”注入课堂,提升教师研究力,培养学生学习力,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与创造的生机。而实现这一追求的核心是锻造一支研究型教师团队。目前我校数学教师共 30 人,其中市学科带头人 1 名,市优青 4 名,区学科带头人、区优青 9 名,共 14 人,约占 50%。可以说数学组规模较大,整体素养较好。但同时教师年龄、教学经历、风格、需求等方面差异也较大,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研究力,构建研究型教师大团队?我们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小团队建设,既面向全体,夯实基础,保底顾基,又尊重差异,实现个性发展、分层发展。以小团队建设促大团队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下面我就学校
3、中心组、年级组、新教师、骨干教师以及特色组合五个方面的团队建设情况向各位作介绍和汇报。2/11 注重中心组引领让研究成为一种方向 数学中心组由分管行政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职责是有效引领、有效管理、有效服务,全方位负责数学学科教学、教研、培训等工作,是数学学科组的核心。日常工作重点是协助校长室、教导处抓好三阶教研、三格培训。1、三阶教研 学校实行以年级组教研为保底基础、以学科大组教研为专业培训、以校级教研(各级展示)为示 X 引领的三级校本研训管理体系,其职责与关系如下:级别 类别 功能 学期定量 执行(省市区级展示)(塔尖)(窗口)(校长室)全校性校本研修 示 X 型 引领 4 次 教导处 学
4、科性校本研训 专业型 研究 10 次 中心组 组内校本教研 基础型 培训 10 次 组长 2、三格培训 教师“三格”培训模式,是把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专业培训形式,即通过“入格”培训缩短新教师“成长期”,缩短新教师与新课程理念的“磨合期”;通过“升格”培训,锤炼一般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通过“风格”培训,促进骨干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过渡,形成教学“风格”,成为“品牌”教师。3、有效服务 引领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中心组在引领与管理过程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从开学时的期初培训到期末总结,从菜单式专题讲座到示 X 课引领,从文本的3/11 研究到
5、课例的打磨,从开展活动前的意见征求到活动结束后的反馈和评价中心组成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实际行动率先垂 X,使研究成为我们前进的方向。强化组内建设 使研究成为一种习惯 年级组是教学研究最为基层的实体,也是力学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的关键所在。组内校本教研间周一次,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即校长”是我们的管理理念。由组长根据数学学科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组内教研计划,组织本组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个人学习研究是组内教研的前提,而读书则是学习永恒的主题,学校以“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营造书香人生”为精神引领,大力倡导老师阅读,并将读书交流作为组内校本教
6、研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校给每个处室都配备了书架,每学期的校本推荐书籍、学校征订的专业书籍、教科室定期提供的教育教学信息通报、个性化阅读书籍等等,让老师工作之余随手可得、随时可读。丰富多彩而卓有成效的阅读活动极大地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提升学科素养,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已成为力学人的共识。组内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组内校本教研的重中之重,组内实行独立备课、共享备课、集体备课、反思备课的四级备课全流程管理。组内进行任务分解,根据中心组制定的备课体例要求,高质量完成一次备课,在此基础上,由主备教师主讲,组内研讨,在共享的基础上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实现对教案的内化,并通过个人二次备课进行优化,课堂教学之后不仅
7、要从教与学两大方面进行反思,还要根据教学情况进一步对教案进行调整与完善,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我们也称之为三次备课。与此同时我们把教师精心打磨的精品课例、典型课例的教案和课件加以整理汇集,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4/11 组内课例研究:组内校本教研的另一重要主要任务是开展以组内课为载体的课例研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结合学校研究性课堂的理念及学科特色上好一节组内研究课,集体策划,整体设计,年段听课,分期总结。每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 20 节,认真作好校本听课笔记,简要记录教学过程,重点实录精彩环节,及时记录评价意见,当堂撰写听课反思,客观填写力学小学有效教学课堂评价表。在这个基于课堂的教
8、研中,研究始终与课堂紧密结合,课堂是教研心得的实践与探索,倡导每一位教师提前介入、共同经历、真诚评价,在研究中实现共同成长。反馈评价分析:对组内研究课、校级研究课进行评课、议课;质量检测分析,加强平行班之间的横向比对、沟通,共同发现问题,商量对策,并把对命题、阅卷及学生学习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教学组。前瞻式学课,集智性备课,双向式说课,推磨式上课,沙龙式议课,反思性札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收益,力学的组内教研由一个“实”撑起了一片天空。灵活机动、踏踏实实、富有实效,组内教研有效地提升着教师研究力。着力新教师培养 使研究成为一种需求 新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后继力量,为了让他们能“一年站
9、稳讲台,两年基本成熟,三年脱颖而出,五年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早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学校从师德修养、基本功训练、教育理论、课堂实践等方面入手,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1、文化认同,和谐融入。新教师分配到校的第一天的培训就是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背景、学校建设,结合力小的特色进行师德教育,让新教师明确走进了力学的大门,就是力学的主5/11 人,就是力小教育教学的“主角”。通过培训,新教师得到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准备、精神的洗礼,也让研究的理念融入到头脑中。2、师徒结对,绿色接力。如何把理论实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怎样有效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结合新教师的特点,学校指定素质好、业
10、务精的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全方位对新教师予以关心和指导。新教师每周至少要听两节“随堂课”、每两周上一节“练兵课”、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学校每学期对结队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表彰、奖励。3、导师指导,集中辅导。学校成立新教师培训班,每月 12 次对新教师集中培训,聘请了以骨干教师为主的专兼职培训员,做到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同时新教师还协助骨干教师开展研究性课堂的研究活动,了解教科研的动向,参加教科研的理论学习、参与教科研的主题论坛,为日后教学趋于成熟时开展教科研作好积淀。4、学期考核,促进发展。每学期尾声,学校从理论学习、基本功水平、教学技能、教育叙事、常规检查等多纬度选
11、取 34 项内容对参培新教师进行测评,考核结果记入新教师成长档案。数学组 4 名新教师在学校的关心下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李军老师在区“白板”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三人在区基本功比赛中分获二等奖,杨金凤老师在省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入格”培训为新教师提供入门的平台,“入格”培训是新教师扣开研究之6/11 门的钥匙,“入格”培训为学校后续发展积蓄力量,“入格”培训使研究成为新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哺育骨干教师成长 让研究成为行走方式 骨干教师是一所学校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也要有相当的科研水平,还应在工作中积累,在学习中成长,逐步丰厚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研究 团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