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罪犯再社会化的思考.pdf
《细谈罪犯再社会化的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谈罪犯再社会化的思考.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细谈罪犯再社会化的思考 细谈罪犯再社会化的思考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是 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社会生活中,人生来通过不断学习、接受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逐渐由 自然人 转变为 社会人,个人社会性的丰富与发展,就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的正常社会化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相协调发展,而犯罪作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准则的违法行为,罪犯个体与社会没有相协调发展,是社会化缺陷的产物,意味着罪犯在社会化过程中是失败的。再社会化就是那些在基本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过程中失败的人所接受的重新社会化过程,而罪犯再社会化作为人的社会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通过
2、教育矫治和促使个体内化,对罪犯进行重新社会化的过程。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刑事犯罪居高不下,罪犯重新犯罪率有所增多。着眼于罪犯回归社会,出于维护社会规范的需要,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应向以促进罪犯再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方向转变,这对增强罪犯个体社会性,减少罪犯刑满后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监狱做好罪犯再社会化,不仅体现以人为本人道的刑罚执行理念,也是现代监狱刑罚执行的必然方向。有学者认为 惟有符合再社会化原则的刑罚,方是有意义而必要的刑罚,说出了当今刑罚执行的方向。一、罪犯再社会化的特点(一)形式的特殊性 罪犯再社会
3、化是人的社会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罪犯被羁押监禁改造,是被限制自由的群体,行为上具有被动的强制性。罪犯再社会化是让罪犯在接近或处于社会化中的再社会化,监狱高度的封闭性和与现实社会的严格隔离决定了罪犯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形式的特殊。(二)目标的直接性 罪犯再社会化主要以转化思想,矫治恶习为中心,使罪犯在回归社会 时达到符合社会要求的生活行为规范,社会化的内容不是从基本的生活技能学起,而是对罪犯已有的生活行为观念的补救。罪犯再社会化作为罪犯个体社会化的的补救,这种修复性的补救就是直接的目标。(三)过程的复杂性 罪犯再社会化主要是监狱通过加强内部行刑管理,运用教育和矫治的专业手段加上社会力量的辅助教育引导,
4、使罪犯重新认识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社会规范,让他们重返社会成为完全的社会公民;由于罪犯身份的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决定了罪犯再社会化的过程复杂性。二、当前影响和制约罪犯再社会化的因素(一)刑罚制度上的缺陷 当前监狱罪犯大多数还是混押,未能真正做到分押分管;罪犯法律奖励中减刑过多,极易造成罪犯改造上的投机取巧;假释门槛高,限制比例且运用的较少;罪犯的分级管理处遇制度不健全等。行刑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对监狱罪犯社会化的效果、实现罪犯社会化的目标有着很大的制约。(二)监狱民警综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监狱民警对罪犯既要管理又要教育,还要承担了其他职责,如组织罪犯生产劳动改造,多岗位集于一身,造成监狱民警业务水平很
5、难提高,有学者戏称监狱民警是 万金油,名副其实很形象。罪犯再社会化系统工作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在监狱普遍缺乏。(三)监狱化问题 监狱化是由于监狱与社会隔离封闭造成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监狱亚文化的存在,所有罪犯一入狱就受到其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克莱默认为:每个在押罪犯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经历监狱化的过程,而且刑期越长,监狱化程度越深。监狱亚文化对罪犯潜移默化的过程容易造成其人格的扭曲,其实这就是反社会化的过程,与罪犯再社会化是对立的。监狱化同样对监狱民警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间接的制约了罪犯再社会化。(四)监狱劳动改造模式的影响 监狱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都必须参加劳动,当前我国监狱押犯规模都在
6、201X-3000 人左右,大的甚至达到上万人,监狱组织罪犯从事的劳动改造,属于简单密集型劳动居多。一方面,监狱生产组织过程单调甚至是机械性的重复,命令服从式强制性 劳动,不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另一方面,罪犯劳动技能强制性被动式的培养,对大多数罪犯来说,出狱以后极少是谋生的手段。(五)监狱安全防范理念和机制的制约 安全是社会对监狱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始终是监狱工作的重点。罪犯再社会化要求罪犯的改造尽可能在实现正常社会化环境中进行,而社会力量的参与,对监狱的物防、技防和人防带来新的挑战。出于安全的考虑,监狱认为罪犯再社会化的有效开展对安全工作带来一定冲击,有对安全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思想,制约
7、着罪犯再社会化工作有效开展。(六)罪犯个体内化问题 罪犯投入监狱处于羁押状态下,受到囚禁环境的影响,心理上被强制教育的抵制和实际中无奈地被动接受极易造成其性格扭曲和心理压抑。异地服刑、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文化素养等客观情况都会影响个体的改造心理。各种问题消极反应都强烈的影响着罪犯个体内化。(七)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们思想上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对监狱和罪犯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偏见和排斥,认为罪犯就应该被关押监禁受罚,在心理上对罪犯基本往往就是直接的排斥。学者研究表明,人们受到社会排斥后,会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心理危机,当这种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对于罪犯来说,传
8、统文化带来的偏见和排斥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社会排斥也造成社会对监狱认识理解不够,制约了社会力量帮教活动的开展。三、做好罪犯再社会化的思路(一)改革刑罚制度,做好教育管理,促进行刑社会化 1.落实罪犯分类管理。基于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罪犯实行科学分类。罪犯的分类应该在未成年与成年、男女分类的基础上,要先将故意与过失罪犯区分;其次要区分在分类的前提下对罪犯实行分类关押,不同类型的罪犯不能关押在一起,坚决克服混押混管、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对罪犯分类的同时要做好人身危险评估工作。2.做好罪犯分级处遇。当前监狱运用了不少处遇措施,如通信、探监接见、亲情电话、请假探亲等,促进了罪犯的改造,效果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谈 罪犯 社会化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