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pdf
《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 2022 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公元前 16 世纪至前 3 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了这一秩序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
2、希腊取代。两河、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合合,终于淡出历史。究其原因,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碛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而中国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再者,中东地区各地方的文化各自发展了独
3、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而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端,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这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之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材料二:中国文字出现的历史当属世界领先。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 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 4100 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不断的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
4、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中国汉字还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并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国文字字喃,直到十五世纪时,字喃才完全取代了汉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
5、初期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 1443 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 1945 个。而其他早期文明古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材料三:秦王政,循秦国三世经营征伐,从公元前 230 至 221 年,十年之内,吞灭六国,终于统一了当时中国文化涵盖的地区。在他治下,确立了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若从战国时代的形式来看,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发展。孟子早已有了天下终究“定于一”的观念。当时六国,都有兼并宇内、统一天
6、下的野心。政治的统一与文化的统一,又是难以分割的平行现象。春秋战国,经过各国间密切的接触与交流,中国的文化已经逐渐成形。百家争鸣,显示知识分子已汇合成为一个社群。考古资料显示: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秦始皇统一文字,不外标准化而已。秦帝国的本质,仍然是秦国的延续。秦始皇自择“皇帝”的称号,只是将周代的王号升了一级。皇帝秉承天命,仍与天子受命的观念相当。秦代的地方官吏,多以秦国的军人担任,这是征服,不是包容。始皇出巡五次,于中原地区,只是路过,其行程重点,都在边缘地带:陇西、碣石、会稽似乎都在确认帝国的边界。秦筑长城,绵延
7、北疆,也是确认边界的意义。凡此诸种现象,显示秦帝国是一个有边界的政治体,还不是真正的包有六合的普世天下国家。真正的普世天下国家,比如古代的罗马、波斯,以及此处讨论的古代中国,是指当时观念中把全部人类世界都当作一体,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主权的委托,而没有主权的分割。在当时的观念里,天下国家是从天边到天边,其中只有统治权的顺位,没有边界的区划。从传世琅琊刻石的铭辞看,秦始皇又自居为六合之内的共主,“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隐含了四方、四海诸意,代表了天下国家的观念。这些观念,将在汉代有着更为具体的发展。(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之普世国家体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8、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东两大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融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B.从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代各地的工艺与文字的差别基本不大,说明中国的统一是必然发展。C.秦帝国不改秦国的本质,它对六国的统一更多是军事上的征服,这注定秦国是一个有边界的政治体而非普世天下国家。D.古代的罗马、波斯,以及古代中国都有把全部人类世界当作一体的“天下观”,秦帝国也有这样的“天下观”因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将汉字的起源时间提前到夏朝。B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
9、字很早就灭绝了,而甲骨文却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C 到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中国汉字已经传入越南、朝鲜、日本多年。D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是中国各地区文化能够融合的根本原因。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普世天下国家”特点与内涵的一项是(3 分)()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着周王室的家国格局。B“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是汉宣帝的抱负与胸襟。C宋太祖平定南唐后,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所有也。”D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包容和推广基督教,弥合各方纷争,凝聚国力不断开疆拓土。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 分)5.三则材
10、料均涉及了“中国文字”,请简要梳理三则材料关于“中国文字”的观点。(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宽容序言 房龙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这条小溪并不象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荫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
11、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日月流逝,年复一年。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外面是一片漆黑,一个人正在爬行。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他的脚上缠着破布,布上浸透着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他跌跌撞撞来到附近一间草房,敲了敲门。接着他昏了过去。借着颤动的烛光,他被抬上一张吊床。全村都已知道:“他回来了。”邻居们站在他的周围,摇着头。他们明白,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在村子
12、的一角,守旧老人们摇着头,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我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的那边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早在创世的时候,花园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疆界就定下来了。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大家就不住地摇头。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这块岩石上,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嶙嶙白骨。”“骗人!上帝喜欢勇敢的人!我喊道。于是,守旧老人走过来
13、,对我读起他们的圣书。他们说,上帝的旨意已经决定了天上人间万物的命运。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他们是在撒谎。”“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采夺目。”“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它地方。”人群里发出一声恐怖的吼叫。“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守旧老人叫喊着,“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已经丧失理智,胆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余辜!”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
14、智慧的人,杀一儆百。没过多久,爆发了一场特大干旱。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粮食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饥声遍野。不过,守旧老人们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一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那些最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冬天降临了。村庄里空荡荡的,人稀烟少。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已经离开人世。活着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但是律法却说,“不行!”律法必须遵守。一天夜里爆发了叛乱。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守旧老人们无力地抗争着。他们被推到一旁,嘴里还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诅咒孩子们忘恩负义。不过,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这样,投奔陌生世界的
15、旅程开始了。离那个漫游者回来的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要找到他开辟的道路并非易事。成千上万人死了,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标。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乱石中用火烧出了一条宽敞大道。“归根结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他讲的是实话,守旧老人撒了谎”“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随后,人们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规划自己的土地。从这以后很长时间,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了一座新大厦,准备把勇敢先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一支肃穆的队伍回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但是,山
16、脚下空空如也,先驱者的尸首荡然无存。一只饥饿的豺狗早己把尸首拖入自己的洞穴。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由于“守旧老人”用律法严酷镇压,再加上村民受传统观念束缚,“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数量太少,孤军奋战,因而最终归于失败。B.“古书”象征祖先们的思想制度,即守旧的思想。“漂亮的石子”是指从远方来的、有吸引力的、有生命力的新事物、新思想。C.人们受守旧老人的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考试 联盟 2022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07856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