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029)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 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 H.施坦塔尔。()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7
2、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11 军人入伍后、罪犯入狱后都要接受新的教育,建立新的价值观体系,这是再社会化。()12“爱人者,人恒爱之”说的是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13人们常常认为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一致,这是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差。()14“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是群体活动人数对活动效率的影响。()15群体规范对群体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16我国古代寓言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
3、,说明了动机比能力更重要的道理。()17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18领导提的建议和意见一般都会被大家认可,很少有人反对,这是从众现象。()19流行亦称时尚、风尚,平时讲的“热”、“时髦”、“时狂”等都是流行的不同表现形式。()20人们常讲的望梅止渴,就是由于语言的参与而发生暗示作用,这说明暗示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着很大的影响。()二、简答题 1 如何提高沟通能力?2 群体规范的作用是什么?3流行的心理因素有哪些?4社会化的内容有哪些?5简要回答学习论对态度形成的解释。6改变认知失调的途径有哪些?7人际吸引的条件有哪些?8如何提高沟通
4、能力?9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0成就动机有什么作用?11从众这种社会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12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应该包括哪些方面?13简要回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4个体社会化有哪些特点?15社会认知的途径有哪些?16个人无意偏见形成的心理因素有哪些?17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18从众的原因有哪些?三、论述题 1叙述沟通过程涉及的 7 个因素。2联系实际谈谈归因的偏差有哪些。3试述态度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作用。4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有哪些?(0029)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1()2()3()4()5()6()7()8()9()10(
5、)11()12()13()14()15()16()17()18()19()20()二、简答题 1如何提高沟通能力?答:(1)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包括三个步骤:开列一个自己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沟通状况直接决定于沟通的方式。(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需要提高自己准确表述事物的能力;保持对别人的各种反馈信息(包括直接的语词反馈在内)足够的敏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信息和符号选择。2群体规范的作用是什么?答:(1)维系群体的支柱: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生存、巩固和发展的支柱。这是因为,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交往中发挥着“法典”或“媒介”的作用。(2)统一认
6、识的标尺:群体规范就象是一把标尺,为其成员提供了一个认知和评价的标准,从而最终形成共同的认识意向,迫使其每个成员都要用它来对照自己的行为。(3)引导行为的指南:群体规范作为引导个体行为的指南,就是使个人了解,为实现某种目的,应指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4)惰性作用:群体规范把人的行为限制在一个中等水平上,限制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流行的心理因素有哪些?答:(1)从众与模仿:大多数认都有一种与其他人保持一致的内在愿望,而不愿承受“特异”的心理压力,于是竞相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导致流行的产生和发展。(2)求新欲望:人们都有求新的欲望,流行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本身具有新奇性的缘故。(3)
7、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有些人感到自己社会地位不高,承受着种种束缚,希望改变现状,避免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与压抑。他们往往追求某种流行以实现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4)个体的个别差异也会影响流行 4社会化的内容有哪些?答:(1)政治社会化: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社会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点的政治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它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2)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3)性别角色社会化:由于人们的性别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持有不同的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5简要回答学习论对态度形成的解释。答:学
8、习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态度的形成和变化有三个阶段:(1)顺从阶段: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在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情绪成分。(2)认同阶段,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 (3)内化阶段,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易改变。6改变认知失调的途径有哪些?答:人出现了认知失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
9、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常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2)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3)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 7人际吸引的条件有哪些?答:(1)熟悉 (2)个人特征:才能、外貌、个性品质(3)相似与互补(4)爱情 8如何提高沟通能力?答:(1)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包括三个步骤:开列一个自己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沟通状况直接决定于沟通的方式。(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需要提高自己准确表述事物的能力;保
10、持对别人的各种反馈信息(包括直接的语词反馈在内)足够的敏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信息和符号选择。9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1)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形成的印象称第一印象,是以后交往的依据,是对他人态度的基础。(2)个人好恶估价是对个人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 一旦个体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的范围。所以,在一次会面时,一时的好坏印象可以扩大到所有情形中去。(3)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当一种仅属中性的合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在一起时,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减少。10成就动机有什么作用?答:(1)成就
11、动机有利于心理健康(2)成就动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成就动机氛围会影响下一代的成就动机水平 11从众这种社会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答:(1)行为参照: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在这种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2)对偏离的恐惧: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个体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强大压力乃至严厉的制裁。(3)群体的凝聚力: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从众水平也高。12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答:(1)制订研究计划最重要的是控制条件:控制哪些条件,取决于研究课题的性质。(2
12、)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与人数: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要保证其代表性。研究人数也要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研究者的现有条件来决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与人数确定后,须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抽样。(3)确定研究步骤:制订计划时,应对每个研究步骤加以具体规定。若是实验研究,必须详细规定实验的全过程;若是调查研究,须列出调查提纲调查程序、调查指导语等。(4)确定收集材料的指标:必须确立多种指标,从多方面来收集资料,使研究结果丰富,呈立体状,增强说服力。13简要回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答:(1)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2)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3)社会交互作用和交往 14个体社会化有哪些特点?答:(1)以遗传素
13、质基础。这为人成为社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2)个体社会化是通过个体同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互相作用而实现的。(3)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4)社会化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个体发展的终生性以及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要求个体不断适应新的变化。15社会认知的途径有哪些?答:(1)面部表情:是个人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面部表情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习得的。达尔文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定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了相同的情绪,具有超文化的特点。(2)言语活动: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的变化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心理特征。(3)体态表现:它是指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4)行为方式:做事、待人、
14、处世的行为方式。(5)是中国人特有的认知途径。如观语言,观行为等 16个人无意偏见形成的心理因素有哪些?(1)首因与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3)积极性偏差。(4)证实偏差。(5)后视偏差。(6)虚假一致性偏差。(7)自我中心偏差。17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一个群体是否具有凝聚力,凝聚力有多大,取决于群体本身以及它所处的情境。兹分述如下:(1)目标整合 (2)志趣相投(3)心理相容(4)互补(5)外界的压力与威胁 18从众的原因有哪些?(1)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在这种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2)对偏离的恐惧 任何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复习 思考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