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爱莲说》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





《第17课《爱莲说》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爱莲说》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学生拍手喊“喜欢”)那么课前老师就先给大家讲一则神话故事。王母娘娘的身边有一个侍女,名为玉姬,因看到尘世的繁华与美丽,世人成双成对,男耕女织,于是动了凡心,和河神之女来到秀丽的西湖。玉姬被西湖潋滟的水光与秀美的峰峦深深吸引,玩到天明仍不肯离去。在天庭,偷入凡间,是触犯天条的。王母娘娘知道此事后十分震怒,用莲台将玉姬打入西湖,惩罚她从此“坠入淤泥,不得再登南天门”。被打入西湖的玉姬玉损香未消,化身为花,永远留在了美丽的西湖。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洁冰清的花。同学们,猜一猜她化作了什么花?生 1:我觉得应该是荷花?师:何以见得
2、?生 2:我知道杨万里的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见西湖的荷花是最多最有名的。师:恭喜你答对了。玉姬虽然坠入淤泥,可是仍然有着高贵纯洁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玉姬的化身莲(也称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也因此成为世人盛赞的对象,多少的文人墨客写诗作赋感叹她的美丽与高洁。(学生的眼神里流露出羡慕与向往之情)师:你们喜欢莲花吗?(学生齐声说喜欢)师:见过莲花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莲花?生 3:我在兴城见过,我喜欢,因为它长得特别美丽。生 4:像站在水中绿叶上的仙女。师:好精致的比喻。生 5:很多公园里都有,我喜欢它的“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师:学会引用了,看来是真的喜欢,连理由都是那么典雅又有文学色彩。有一个人比我们更喜欢莲花,他称之为“爱”,他是谁呢?(学生齐答“周敦颐”,教师板书:爱莲说 周敦颐)师: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周敦颐的一池青莲,齐声朗读他的爱莲说,感受他的“莲之爱”。要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师生齐声朗读课文)师:字正腔圆做的非常到位,如能将感情再投入一点更好了。周敦颐是将一片深情投注到了莲的身上,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深刻解读他的“莲之爱”。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生 6:1、反复诵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深刻理解文章主旨。3、学习
4、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手法及作用。4、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操,以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师:同学们,解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疑问不断解决的过程,有疑才有解,问了解了,才真正地懂了,有了质疑精神才能不断探寻、不断进步。对于本文你一定存在很多疑问吧,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你的问题,小组讨论、筛选、整理,班内答疑。(小组讨论,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问题,选出有价值、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巡视)(小组展示问题,师生共同答疑)生 7:周敦颐“爱”莲,到底爱莲的什么呢?或者说他笔下的莲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教师板书:莲)生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5、亵玩焉。师:先浅入,这个问题好答。生 9:这个句子在文中非常重要,它是在哪几个方面来写莲花的呢?写了莲花的什么特点?师:你能解读出它的重要性,还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太棒了!生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淤泥”和“清涟”是莲的生长环境,可以看出它很干净,庄重、不娇媚。生 1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写了莲花的体态挺直独立,生 12:“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香气清淡不浓烈。生 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给观赏者的感觉,从观赏者的角度来写的,庄重让人不敢玩弄。师:概括简洁精准,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提“亭亭净植”呢?这句不是吗?生 14:“亭亭净植”和“中通外直”好像是意思差不
6、多,不知为什么写了两次?生 15:不是一个意思。“亭亭净植”是“洁净地挺立在水面上”,“中通外直”是“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师:是不同,谁能具体分析分析。生 16:“亭亭净植”是外在给人的感觉,“中通外直”是它的本身形态。生 17:“亭亭净植”写出了莲的气质的清高。师:你很善于分析,有深度。周敦颐如此深情地赞美莲花,赞它洁净、质朴、独立、清香、高雅庄重,他仅仅是在赞美莲花吗?生 18:不是,他更是在赞美君子,第 2 段有“莲,花之君子者也”。生 19:赞美品德高尚的人。“君子”注释上是“品德高尚的人”。师:有理有据,太好了。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莲说 17 教学 实录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