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教学大纲50学时.pdf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50学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法几何教学大纲50学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 1、课程概述(1)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机械制图的先修课,包括画法几何和投影制图基础两部分。画法几何部分研究用投影原理表达空间元素几何关系的理论和图示方法。内容包括投影基础、多面正投影的形成和规律、点线面投影、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交线的求解方法。投影制图基础部分主要讲授制图标准的一般规定,组合形体的图示方法,尺寸标注等;画图读图的分析思路、步骤、方法;掌握绘图(仪器图和草图)的一般方法。(2)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
2、程。(3)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机械制图与 CAD 2、教学目的、意义、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图示空间几何问题方法的课程,是工程类本科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制图的先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用投影理论表达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徒手画图和仪器绘图的方法,掌握制图标准的一般规定;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和阅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上主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精讲多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个别章节利用黑板与多媒体结合。4、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注意结
3、合教学内容适量安排习题,要求学生及时、独立完成,以达到巩固所学内容之目的。5、学时与分配 总学时:50学时 理论教学 50学时 占全部学时的 100%6、实践教学:无 7、课程考核要求:闭卷 占 80%平时出勤、作业 占 20%(二)本文 2 绪论-0.5 学时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5学时 (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国家标准关于绘图、尺寸标注等方面的基本规定;树立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绘制平面图形;掌握平面图形尺寸注法。(2)重点和难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关规定,用仪器和徒手绘图。(3)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
4、与黑板结合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2学时 1、图纸幅面和格式 2、比例 3、字体 4、图线 5、尺寸注法 第二节 制图的基本技能 2.5学时 1、尺规工具绘图 2、徒手绘图 第三节 几何作图 1.5学时 1、正多边形画法 2、斜度和锥度 3、圆弧连接 第四节 平面图形 1.5学时 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3.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第二章 投影法与几何元素的投影-6学时(1)教学目的:了解投影概念及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法,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直
5、线倾角、线段实长的求法。(2)教学重点和难点: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直线倾角、线段实长的求法。(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与黑板结合讲解。(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影法 1学时 3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第二节 几何元素的投影 5学时 1、点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第三章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8学时 (1)教学目的:掌握点、线和平面的从属问题。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相交、交叉和垂直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直线和平面之间、二平面之间的平行、相交、垂直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2)重点和难点: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的位置关系及其投影特性。(3)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画法几何 教学大纲 50 学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