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学公共课程欧洲宗教历史发展(中文简易版).pdf
《西方大学公共课程欧洲宗教历史发展(中文简易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大学公共课程欧洲宗教历史发展(中文简易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你不知道的欧洲宗教历史(以下资料来源与百度百科,不涉及个人信仰)耶稣出身 现时公历以耶稣出生之年为公元一年。但其实,这个定义在 6 世纪才出现。据说当时东罗马为了修订历法,以替代混乱非常的罗马历法,就请当时精通天文的僧侣建议一个更合理的纪年标准。当时的僧侣就基于圣经上“耶稣被处决时约三十多岁”,就在耶稣处决那一年的年份减去三十,作为新纪元的元年。耶稣在 30 岁以前是个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当时以色列全境都处于罗马皇帝恺撒的独裁统治之下,包括耶稣出生的伯利恒和成长的拿撒勒。耶稣受难 耶稣三十岁以后开始教导众人,行神迹,并被记载下来。但他从来都没有远行到距离出生地 200英里(大约 320
2、公里)以外的地方。耶稣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尽力保持低调,但他的名声还是传遍了全国,引起了设在以色列各省执政掌权的罗马官员和犹太领袖(宗教律法师)的注意。耶稣传讲的信息主要有:上帝爱你并与你同在,彼此相爱,每个人都极其宝贵。耶稣最受争议的就是他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罗马当局几次审讯都没发现耶稣触犯了罗马的法律。就连犹太人的领袖也承认,耶稣除了自称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犹太人的律法。但他们还是以对政府不利为由,说服以色列南省的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处决。300年教难 在耶稣时代,是没有天主教这回事,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教会出现了。教会原来也是受罗马帝国所排斥的。
3、后来,由于教会所推崇的奉献精神被罗马统治者利用。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 Ier lerand)于公元 313年宣布为基督徒并颁布米兰赦令,由此承认了教会的合法地位(此前并不合法)。一直到公元三世纪末(中间经历了 300年教难),教会组织受罗马政治法律的影响,形成了罗马大公教(天主教的前身),后称罗马教,公元四世纪末,罗马帝国分为东西,因此大公教也就分为东西,东为“东正教”亦叫“希腊教”“正教”。西为“罗马教”亦叫“天主教”。西罗马灭亡 公元 5 世纪时,西罗马帝国遭到蛮族的不断入侵,导致 476年被东哥特人灭亡。西罗马灭亡后,其原有领土陷入无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
4、的基督教会组织起来,在罗马主教的治理下,逐渐成为意大利中部地区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与此同时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则延续了 1000多年,(拜占庭帝国于 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在此之前“东正教”一直在拜占庭皇帝的控制之下。7 世纪中叶起,东正教势力被赶出了巴勒斯坦,叙利亚及北非一带,以致后来它的影响仅限于希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俄罗斯等地。因此,苏联等国多信东正教。神圣罗马崛起 公元 6 世纪后,教皇国的雏形开始出现。之后法兰克帝国的分裂从另一方面解决了教皇国法律地位的难题。罗马教会和法兰克人的合作在 800年达到了顶峰。罗马教会宣称,罗马皇帝的名义在希腊人(元即拜占庭人)
5、中已经不存在了,因此罗马教皇、所有的主教、法兰克老元和罗马城的所有长老经过商议,决定把法兰克国王加冕为皇帝,使罗马帝国永远传承下去。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将查理曼大帝加冕为“受上帝委托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皇帝奥古斯都陛下”始称“神圣罗马帝国”。1054年才改称 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称“罗马天主教”。十字军东征 之后在 1096年到 1291年欧洲发生了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也有说九次)史称“十字军东征”,他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
6、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认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是使教会声誉蒙污的错误行为。信仰高与善行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西欧,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威信明显下降。后人多认为,在这段时期内,他已形成因信称义命题的基本内涵。这一命题的主旨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不在于本人自己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当时教会宣称,人们为资助教会而购买赎罪券便能获得赦罪。天主教分裂 1517年,为反
7、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的道路。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与此同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原反对马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大学 公共 课程 欧洲 宗教 历史 发展 中文 简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