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曲式分析及演奏技法运用.pdf
《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曲式分析及演奏技法运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曲式分析及演奏技法运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曲式分析及演奏技法运用 周巍【摘 要】琵琶协奏曲春秋主题鲜明,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巧妙地将西洋 20 世纪和声手法与中国传统调式和声相结合,运用了扫拂滚、长轮、泛音、推拉音、绞弦、快速琶音、左手虚滑等大量琵琶演奏技法来表达中国人对自己民族古老、辉煌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成就的崇拜、赞颂和追溯之情.对作品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可使演奏者对乐曲整体布局有所掌握,并进行理性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对演奏技法运用进行分析,有助于演奏者选用较合理的技法来表达音乐,实现二度创作,最终更准确地表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7
2、【总页数】4 页(P142-145)【关键词】春秋;曲式结构;演奏技法;梅花三弄【作 者】周巍【作者单位】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J632.33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孔子生活的年代。“春秋”二字也常被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代名词。琵琶协奏曲春秋是作曲家唐建平于 1994 年为纪念孔子诞辰 2545 周年而创作的,并于同年 10 月在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千秋颂”琵琶独奏音乐会上首演。此曲以新颖的写作手法,将中国传统套曲曲式与西方旋律动机发展写作手法相结合,并把琵琶文曲和武曲的表现形式综合起来,加之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
3、与内涵,深受广大听众和琵琶爱好者的青睐。此作从首演至今近 20 年来在国内外频繁上演,被选为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成为音乐高等院校毕业音乐会代表性作品。此曲将中国传统礼乐与西方作曲手法理念等相结合,属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的民族管弦乐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春秋”二字为题,巧妙地借用了春秋时期年代数字(公元前 770公元前 476)776476为乐曲的主题,曲中运用了扫拂滚、长轮、泛音、推拉音、绞弦、快速琶音、左手虚滑等大量琵琶演奏技巧,使得音乐时而宛若溪流,时而声如洪钟,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壮志凌云,将现代的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古老、辉煌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成就的崇拜、赞颂和追溯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一、曲式结构分析 作品主题鲜明而极具个性,乐队手法新颖、简洁,全曲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和声的紧张与和谐交相呼应。音乐不仅充分发挥了琵琶独奏的高难度技巧,并极大地彰显了民族管弦乐队的多彩魅力,使得乐队与琵琶独奏既各领风骚又相得益彰。作曲家唐建平在创作中巧妙地将西洋20 世纪和声手法与中国传统调式和声相结合;又将主导动机变形发展贯穿于中国戏曲发展脉络之中;同时变化了西洋传统的协奏曲的固有模式,使琵琶与乐队巧妙贯通,二者珠联璧合。二、琵琶演奏技法在乐曲中的运用(一)狂想式的引子(143 小节)本段表情记号为:激动稍自由地。乐曲一开始使用打击乐作为开场,模仿古代战争时的擂鼓,用京剧紧打慢唱的散板元素
5、,节奏由松到紧,不协和和弦制造紧张感,力度由弱渐强至琵琶与乐队的全部强奏,烘托出气势磅礴、悲壮宏大的气氛,将听者一下带入到那个风云激荡、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战争场景中。引子中运用了绞弦、滑奏、拍面板等特殊声响效果表现战争场面,借用琵琶武曲十面埋伏中描写战争的表现手法,加上大量的扫拂滚,演奏中扫弦慢起时,可选用以肩关节向前的动作为主要动作部位的扫,借助臂的力量,这类扫弦佷有力度和气势。当转为音线类的扫拂滚时,应注意动作的转换,肘部支点坐标前移,适当加入腕的旋转动作,随着力度的不断增大,应避免僵硬的用力,力度越大,过弦速度越快,指尖前端应贴弦越紧。(见谱例 1)谱例 1:(二)慢而抒情的行板(44
6、86 小节)本段表情记号为:清新流畅地。引子部分激烈的战争场面过后,抒情的主旋律由琵琶大段的轮指弹奏而出,清新自然,沁人心脾,仿佛中华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随着琵琶凄婉轻吟的演奏缓缓地从指尖流出,表达出华夏子孙对先辈缔造的历史文明与辉煌灿烂文化成果的由衷赞叹之情。旋律为宽阔音域的器乐化写作,既有现代流行音乐之元素,又不失民族五声调式的风格。正如作曲家所说:“一曲好的作品要力求能够包容人的更多、更深刻的思想情感,要让旋律和更多的人产生心灵上的沟通。”这段旋律就能使听者感受到作曲家意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弹奏时“乐要由心而生”,站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音乐情感要开阔、包容,有“大乐与天地同和
7、,大礼与天地同节”之气魄,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去寻求音乐品格的升华。重视旋律的流动感,充分体现出琵琶轮指线条之美。左手代表内心的歌唱,右手跟着左手律动的感觉,轮指速度不宜过快,要注意点与点的连接,保持指尖弹性阻力感,音质纯净、通透。此段旋律多为弱起小节,需注意乐句的正确划分及呼吸。(见谱例 2)谱例 2:自第 71 小节扩充部分,旋律颇有传统礼教音乐的色彩,力度逐渐加强,层层递进,速度不断向前推进,定音鼓、编钟等打击乐器的节奏性敲击,预示着新材料的出现和音乐的变化。随后琵琶的华彩乐句进行独白表述,与前面乐队强奏形成鲜明对比,随着指法由单音到轮指再到扫弦的变化,张力和气势也不断增强,最终将旋律推
8、入下一段快板。(三)愉悦的快板(87275 小节)本段表情记号为:欢快、活泼地。本段在整曲中占得篇幅最大,也是旋律材料最丰富多变的段落,整体风格快而多变,气势宏大。此段描绘了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鼎力于当时社会,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多元化的新景象,用动感的音型和多变的节奏塑造出了一个“礼崩乐坏”、思想解放,却充满危机与挑战的社会氛围。还隐喻地体现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文人的整体风范及人格特征,用听起来轻松、愉快的方式,暗暗地表现出儒家群体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品格和处世态度。由于本段多是快速弹奏,对演奏者快速弹奏的基本功要求很高,此外左右手配合、快速换把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秋 琵琶 协奏曲 曲式 分析 演奏 技法 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