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发展的历史及中国歌剧的出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声发展的历史及中国歌剧的出路.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声”发展的历史及中国歌剧的出路 作者:焦健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6 期 焦 健 (兰州商学院 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80)摘 要:本文先从西洋歌剧及美声唱法传入我国的渊源进行考证,进而分析出西洋歌剧及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产生曲解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美声唱法与歌剧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最后,改变人民群众对美声唱法的审美误区,是中国歌剧走出困境的重要一环。关键词:美声唱法;发展史;歌剧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6-0167-02 一、西洋歌剧及美声唱法传入我
2、国历史 早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就渴望在恢复古希腊音乐审美理想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能够适合表现当时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歌剧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要求,或者更加确切地说,歌剧艺术的产生乃是人们迫切需要情感表现而将这种表现付诸行动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文艺复兴以来人类追求人性的解放,其结果必然是人类内在情感和固有的形式法则产生对抗的过程,对抗的结果就是旧形式的解体和新形式的诞生。这个过程就是歌剧发展的历史。据相关史料载,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当时沙皇俄国一直对中国抱有侵略野心。1850 年 8月,我国的领土庙街遭其强占,并被以沙皇之名命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哨所,从而揭开了沙皇俄国对中国大肆
3、侵占活动的序幕。国运不济时,对外来文艺就充满强烈的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可当它成为大势所趋时,中国文艺知识分子固有的“招安情结”和被动的接受心理却又显现为“拉郎配”式的生搬硬套,严重短缺与歌剧相匹配的原创精神,也缺少与艺术家独立个性所匹配的文化精神。因此,文化保守心理和实用主义是制约中国歌剧发展的根本障碍。保守心理和实用主义在创作上常表现为浅层模仿、简单改良和迅速拼接;在理论认知上多表现为雷同多、附和多、横向的连带意识多,缺乏独创性。美声唱法传入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并逐步在我国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无疑是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了弥补解放前中国人学习西方歌剧中的种种不足,
4、从建国第 17 年开始,我国就翻译了苏联版的卡门和茶花女等西方歌剧剧目,并派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美声唱法。由于苏联的美声唱法经过民族主义的发展,已经完全失去了意大利美声唱法所追求的纯净、灵巧的美感,而是为表现俄罗斯民族的英雄主义和大国主义,因而过分强调声音的雄壮、浑厚,另外,还与俄罗斯人民的的生长环境和体形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体形大多高大、魁梧,声带相应地偏厚,因而他们以盛产男中音、男低音而威名于世。因此解放后,我国第一批声乐工作者都是以这样的标准来教学生的,培养的学生也大都是以大、厚为美,声音显得粗糙、笨拙,这与中国传统音乐追求的审美标准相违背,当然也与广大劳动人民审美需求相脱离。二、美声发展史及
5、中国歌剧的出路 1.美声唱法的产生 美声唱法是产生于 17 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气声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为其特点。这种演唱风格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美声唱法的形成和歌剧一样,起始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艺术集团。当这个艺术集团以挑战性的姿态酝酿歌剧的时候,实际上也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歌唱方法,即“美声唱法”。卡奇尼成为这一唱法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并对这一新唱法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594 年,世界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达芙妮
6、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后,意大利作曲家佩里与卡奇尼合作写了第一部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乐谱的歌剧尤丽狄茜(1600)。佩里和卡奇尼的歌剧,音乐是以单调的朗诵调(即宣叙调)为主,中间穿插着合唱和舞蹈。后来,在意大利作曲家蒙泰韦尔迪的歌剧中,他将佩里、卡奇尼式的单调的朗诵调加以提炼,使朗诵调的音乐语言变得较为丰富,并获得了匀称的形式,从而预示了歌剧中咏叹调的诞生。美声唱法最早的实践者是阉人歌唱家。他们用美声唱法把正歌剧推向了颠峰。因此,这一时期在音乐史上被称为“美声歌唱的黄金时期”。在 18 世纪,托西和曼奇尼分别发表了有关美声唱法的论著,对这种唱法作了详细的阐述。2.美声学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159
7、9 年,阉人歌手正式出现在欧洲的声乐舞台上。他们高超的技艺、广阔的音域以及华丽、轻巧、纯净无比的声音,被狂热的观众赞誉为拥有“天使般声音”的歌者,17 世纪为阉人最辉煌的时代,声乐艺术进入了第一个“歌唱的黄金时代”,他们是美声唱法的最早实践者、最有代表性的歌唱者、典型的西方歌唱方法的奠定者,他们用自己的演唱把正歌剧推向了顶峰。这一时期的声乐教育家几乎都是阉人歌唱家,他们著书立说,培养了大批的歌唱家,为声乐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种现象延续了 300 年才渐渐衰落。而他们盛极一时的 17、18 世纪,亦被欧洲的一些学者称之为“美声学派的黄金时代”。3.格鲁克改革歌剧改革的影响 意大利正歌剧在走了
8、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后,进入了“没落期”。到 18 世纪初叶,意大利剧作家塔西奥的 30 多部歌剧脚本,被作曲家们数百次地配乐,使正歌剧形成了标准而固定的模式:题材基本上是历史正剧,结构一律为三幕多场,人物往往是一对情人、一位暴君和几个配角,咏叹调和宣叙调一成不变地轮流出现,宣叙调不用乐队伴奏,音乐创作也陷入了固定的格式。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模式,理所当然地引起观众的不满和厌烦,也最终扼杀了正歌剧的活力与生命。18 世纪初,曾经辉煌的意大利正歌剧寿终正寝了。正歌剧的消亡与新歌剧的兴起,并不是“和平过渡”的,在新旧势力之间,围绕着歌剧的改革,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激烈争论。在改革派中,格鲁
9、克是最杰出、最重要的一位,他的贡献在于使歌剧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获得了新生,并为大歌剧和浪漫派歌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格鲁克将歌剧音乐降格到次要的位置,使之完全从服于诗歌,这一形式和风格,对后世的瓦格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鲁克还改革了抒情歌剧的整个风格和结构,以使他的音乐适应于所担负的重任:宣叙调和咏叹调不再严格分开,伴奏有了另外的意义;返始咏叹调的垄断被消减,宏大的合唱统领剧中的情节,成为歌剧的新风尚;乐队成了戏剧中的一种因素,哑剧、大型重唱以及独立的器乐间奏成为情节的组成部分。这一些改革给音乐世界带来的东西是永恒的:免于任何公式化和装饰物,所有的音乐手段独唱与重唱歌咏、合唱、芭蕾、管弦乐队演奏
10、,都被用来为戏剧服务。4.美声学派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的意大利社会特征表现为:一方面是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封建贵族占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是长期处在外国侵略者的占领和压迫之下。当时的社会进步力量担负着既要反对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又要反对外国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的双重任务。伴随着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意大利也随即掀起了伟大的“复兴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整个运动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逐渐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建立。因此,19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浪漫主义思潮与当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密切相联的,这时期的歌剧
11、在体裁和形式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正歌剧和喜歌剧的创作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在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开始了新的、独创性的、适合于普通观众欣赏的唱和演并重的方式,为意大利浪漫主义风格的正歌剧发展到大歌剧开辟了道路。这个时候,我们习惯上也称之为美声学派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从美声唱法的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声的发展和歌剧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歌剧诞生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极大影响之中,当时,佩里、卡契尼、蒙泰威尔第等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为了效仿希腊悲剧的朗诵调,他们突破了传统和保守的束缚,创造了采用自然声音,由各角色来演唱自己段落的宣叙调演唱形式。(2)歌剧与美声唱法的发展是一个同步的、循序渐
12、进的过程。题材上,最先都是以神话故事和宗教题材作为剧本,这种取向引领了未来“正歌剧”的兴起,然后到了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乞丐歌剧和喜歌剧,到了 19 世纪,法国的大歌剧容纳了神话故事、宗教、家庭喜剧,到了真实主义歌剧时期,普契尼、威尔第又融入了家庭生活悲剧题材。演唱风格上,遵从歌剧题材的发展需要,由最先的柔美、抒情形,发展到华丽、纤巧形;然后到莫杂特的轻巧形、俏皮形,最后发展到普契尼、威尔第的戏剧形、英雄形。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发展之快,另世人瞩目。当物质文化发展过快时,精神文化需要就显得特别重要,歌剧无疑是精神文化中的大餐,让歌剧进入我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是中国精
13、神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由于歌剧是从西洋传过来的,西来歌剧一传入中国就扎根于腐朽没落的清文化中,历史上的文化糟粕在这里早已是积习深厚,他们只把听西洋歌剧看做是一种炫耀,一种身份的象征;或者是对西洋歌剧进行一些照搬硬抄,妄以为是创作歌剧,这样一来,西洋歌剧一传入中国就与老百姓相脱离,失去了潜在的广大观众基础。因此,改变中国老百姓对美声唱法的审美观念,是中国歌剧繁荣的重要一步。首先,中国的歌剧创作者,应该从西洋声乐发展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题材上,先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在篇幅上要短小、精致,音乐要清新、淳朴、柔美。其次,声乐工作者不应急于追求声音的宽、厚,应注重声音的纯净、柔美、细腻。总之,改变中国老百姓对美声唱法的审美误区,需要歌剧创作者和声乐工作者共同努力,从细微处做起,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培养观众的审美基础,中国的歌剧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中国歌剧的未来也必然充满光明与希望。参考文献:1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M.人民音乐,2004(4).2罗辛.歌剧三分法走出中国歌剧发展走向的理论误区M.歌剧艺术,1997(8).3王佳.西方表演.敦观念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梁茂春.当代中国音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责任编辑 姜黎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