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述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述略.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述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这个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既不是英文文献中的常用词汇,也不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因此不但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找不到这个词,没有接触过当代媒体的百姓口语中也没有这个词。那么,这个概念是由谁提出的?又经过了怎样的概念推广过程?一“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与概念普及“丝绸之路”作为学术界内使用的术语,最初是由19 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裴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所命名的。李希霍芬在 19世纪 60 年代到中亚及中国西部考察。1877 年,他在他的研究成果中国我的旅行成果(China:Th
2、e results of My Travels and the Studies Based Thereon)中提出约在公元前 2 世纪,存在一条从长安到中亚撒马尔罕的商道,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张骞通西域路线。他用德语die Seiden Strae/die Seiden Strasse 即“丝绸之路”这个词来指古代从中国经由中亚前往西方的商道。后来它为使节各国学者所接受,遂有了英语的the Silk Roads,及法语的 La roude de la soie等。需要注意的是,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之初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但自张骞出使后,西域商人窥见丝绸在波斯、罗马的巨大需求,从而致力商贸,
3、促进了丝路贸易的发展。另外,张骞通西域仅是“丝绸之路”的标志事件,它与这个概念的产生密切相连,但并不意味着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所包含的东西方商贸文化往来的肇起。关于“丝绸之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道路系统,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基本走向。现在较为公认的“丝绸之路”有三大路线:草原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真正完整描述三条“丝绸之路”的学者要数著名中外交流史专家黄时鉴,他于1991 年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厅绘制了一幅网络式的“丝绸之路”全图。相对而言,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更被世人关注和提及。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即通常所谓“陆上丝绸之路”。一般是指古代从中
4、原地区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今甘肃西部,也就是敦煌一带,然后分成三条主要道路:一条称为北道或北线,大致依天山北麓而行;第二条为中线或中道,大致依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而行;第三条为南线或南道,从敦煌沿着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面而行。三线行至撒马尔罕,继续往西,就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与“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也有“海上陶瓷之路”及“海上香料之路”的称法,但“海上丝绸之路”被更多使用。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或可以算是法国汉学家沙畹,1903 年,他在其西突厥史料书中说到“丝绸之路”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1968 年,日本三杉隆敏出版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而在中国,北京大学教
5、授陈炎是最早关注和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他于 1980 年正式提出、而后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章。这个词从书斋逐渐走向大众,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考察”十年规划与活动。20 世纪 80 年代,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的马约尔提出了两个计划,一个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 周年国际纪念活动,另一个是“丝绸之路”考察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通过重温古代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历史,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和各种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为此,该组织计划自1987 年至 1997 年实施“丝绸之路”多条路线的 5 次综合考察,这就是“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考察”。制
6、定这项计划时,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组内部对于究竟如何称呼这项计划有过热烈的讨论,如命名为“香料之路”“陶瓷之路”等。但更多学者认为,古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之间政治、文化、物质交流内容丰富,如果命名为“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反而降低了这一计划的重要性,限制了其自身意义。而丝绸纤细绵长,恰恰代表了古代东西方之间因交通不畅而涓涓细流式的交往。此外,丝织品高贵轻柔,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最终专家组成员采纳了“丝绸之路”的名称,“丝绸之路”也成为参与各国政府与文化机构所共同使用的术语。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之路”是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目前来看,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以草原丝路
7、为主的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以沙漠和绿洲丝路为主的战国汉唐时期和以海上丝路为主的宋元明时期。在 2000 多年“陆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亦在西汉时期奠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平南越后,即派遣使者沿着南越民族开辟的航线远航南海,并经东南亚渡越孟加拉湾,抵达印度半岛东南部的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此后一直到唐代中期之前,“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直长盛不衰,相互补益,成为中外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如东晋名僧法显即自长安出发通过陆路到达天竺,后通过海路归国。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丝路还是以陆上为主。唐朝中叶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
8、渐替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据贾耽广州通海夷道记载,唐时广州已成为中外通商的主要港口。唐中后期阿拉伯兴起,唐朝放弃了对丝路的经营,中亚旁落;而中国西部逐渐分裂成若干势力范围,中原朝廷无力控制,沙漠绿洲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沿海港口的成熟,使得东南地区的出海贸易变得十分活跃,广州成为当时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从晚唐到宋元,东北亚及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均十分兴盛,徐兢、汪大渊、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是此时期航海交流的典型人物。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技术,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同时,人们对海洋知识的进一步了
9、解和航海工具的创新,特别是指南针、更路簿、山形水势图等应用,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更加顺畅。明代的郑和下西洋,代表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顶峰时代。明永乐三年六月,明成祖命郑和率领由二百零八艘海船、二万七千八百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由太仓刘家港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的麻林地(今坦桑尼亚),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南亚、中亚、东非的友好交往。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下西洋共七次。最后一次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因病在船上过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不仅彰显了海上丝路的繁盛,更是有力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及相互了解,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之后不久,明廷厉行海禁,民间交往被禁绝,之后的清廷也基本循此规则,海上丝路以此为断,而大清王朝也在列国觊觎中迎来新的海上挑战。参考文献:1、刘迎胜:丝绸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年。2、葛剑雄等:改变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年。3、刘迎胜:丝绸之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江海学刊 2016 年第 2 期。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