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羲之兰亭集序说课稿.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王羲之兰亭集序说课稿 王羲之兰亭集序说课稿【一】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所以,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力目标: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二、说教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
2、“东西”来。但这种做法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五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五读回味理解。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但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为了清楚的体现我的“文言五步诵读法”,我把两个课时放在一个整体中)1、诵读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
3、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精心运筹下,以小组或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教学要点或专题,展开议论甚至争辩,从而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
4、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课时安排:2 课时 三、教具准备 课件:王羲之生平简况、王羲之兰亭集序书帖影印、兰亭集序录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古人对生死进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二)作者、作品以及文体简介 结合课下注解了解作者后欣赏插图,再在幻灯上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目标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三)五步诵读 1、第一遍诵读:听录音范读,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3
5、)、给生字词注音。2、第二遍诵读:自由诵读,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指出文中不解的字、词、句。(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幻灯片展示字词句)3、第三遍诵读: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要求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4、第四遍诵读:学生代表有感情朗读 学生代表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第一段中,作者的乐因何而生?(2)第二段中,作者的痛缘何而来?(3)第三段中,作者的悲由何而发?5、第五遍诵读: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讨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1)、作者由
6、乐转痛有无道理?(2)、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3)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五)小结 兰亭集序历来被誉为书、文兼美的艺术珍品。作者一扫风靡流行的骈偶时尚,以清新自然的散体笔法记述了那次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会;并触景生情,临境兴叹;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自然真谛的追问,坦诚且酣畅地倾诉于人性觉醒的启示录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佳作,仍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兰亭集序 王羲之 乐时、地、人、物、事 痛生命短暂、人生易老 悲亘古
7、不变的规律 王羲之兰亭集序说课稿【二】一、说教材地位。二、说教法和学法 反复阅(诵)读体味法。在反复阅(诵)读中体会其中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法。文章阅读的最高功夫是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三、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四、教学设想 兰亭集序通过对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感情由“乐
8、”到“痛”再到“悲”,线索十分明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睿智的先贤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似乎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唯一相同的感受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一个问题,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一句话。关键的问题是作者因何而“悲”,如何理解这个“悲”。如果仅仅将这个“悲”理解为悲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那它就与前文的“痛”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即使认识到和前文的“痛”相比,这个“悲”“有所超越”,“不是完全的悲痛而是一定程度的悲壮”,那也是失之肤浅的。鉴于以上思考,我把挖掘“悲”字内涵的做为这届
9、可的中心环节(主要体现在第六步“深深悲叹为哪桩”环节)。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二)、自读质疑。提示学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反复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意,读出感情,并争取读出心得。做到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正音和词句疏通工作。(三)总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乐痛悲)乐因何而生?痛由何而来?悲缘何而发?(四)、赏析暮春宴游“乐”。作者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五)、乐极而“痛”因死生。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时,常常会心情陡转直下,产生“痛(忧)从
10、衷来”的感觉。作者在快乐的宴集上,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的?由“信可乐”到“岂不痛”。读第二小节,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痛”从何来?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 (六)、深深“悲”叹为哪桩?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研究,合作探究。以下是我预设的几个问题,可以适时的来点拨学生。1、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不,是前有古人。2、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3、这样的人生感叹不仅前有古人,现有今人,而且还后有来者。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4、作者“深深悲叹为哪桩”?!明确:人生代代无穷已,“嗟悼”年年只相似
11、!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所感到悲哀的是:人类在认识生死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个几乎永远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却又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遗憾。而作者的伟大、高妙之处,或者说兰亭集序的动人心弦之处也就在于它揭示了这个局限性!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请注意:跳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5、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和当时人们对生死的普遍认识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如果有,从那一句话可以看出?6、作者为什么会在文章中间深沉地呼喊出这样一句呢?政治背景:两晋政治恐怖,社会急剧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
12、酷的权力斗争中。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和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们要么谈玄说道,“悟言一室之内”,要么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文学创作也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7、有人读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说,作者对生死的慨叹也是悲观消极的,你的看法如何?明确: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悲观,他的一句“固知”,他的一声“悲夫”,恰恰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眷恋,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齐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诵读简析“故列叙时人有感于斯文”,明确写作目的。六、思考拓展。提问:1、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
13、文章,应该算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请谈谈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2、多媒体展示: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对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xxx 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明确:人生短暂,我们要做些积极的事情。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七、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那穿越了 1600 多年时光的对于人生的一声深深的悲叹,体验了古人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的,我们人类确实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可以光照千古!“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王羲之虽然已经作古千年,但他的兰亭集序却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什么呢?这是同学们读兰亭集序应该留下的永远的思考。最后,让我们再随着音乐诵读一遍全文,体味王羲之这一声深深的悲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