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pdf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2、。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注释 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致诘:诘,音 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一:本章的一指道。徼:音 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昧:阴暗。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有:指具体事物。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延伸阅读 1王弼道德经注 视之不见名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经 老子 第十四 原文 翻译 译文 注释 延伸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