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知识要点.pdf
《社会学知识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知识要点.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社会学知识要点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论、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应用社会学。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实证性(体现在多运用经验研究方法,提倡价值中立。这也是社会学最基本的特点)整体性现实性。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法国)。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新名词即建立这门学科的大体设想,标志社会学学科的产生。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迪尔凯姆(法国)、马克斯韦伯(德国)迪尔凯姆的基本社会学主张:提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确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即用社会事实说明社
2、会事实。韦伯的的基本社会学主张: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社会行动。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并开创理了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学在美国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理论传统:实证主义(代表人物迪尔凯姆)、诠释主义(代表人物韦伯)、批判主义(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现代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源于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社会行动论的理
3、论视角(源于诠释主义,代表流派符号互动理论,代表人物乔治.米德)、冲突论的理论视角(源于批判主义,代表人物达伦多夫)。中国社会学的开拓者:严复。1897 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的部分篇章,1903 年翻译出版群学肄言一书。严复是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中国早期社会学流派:乡村建设学派。代表人物梁漱溟、晏阳初。综合学派。代表人物孙本文。孙本文的社会学原理 是 1949 年以前中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社区学派。代表人物吴文藻、费孝通。吴文藻最早积极倡导推进社会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李达,瞿秋白。社区学派:社区学派是 20
4、世纪 3040年代活跃于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派,代表人物是吴文藻、费孝通。它以认识中国现实社会为宗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社区实地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社会结构及变迁进行了理论探索。第四章 社 会 一、社会及其构成 社会的含义:在社会学中,社会指的是由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本质的争论:争论焦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谁是第一位的?社会实在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因此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
5、规范。社会唯名论,代表人物马克斯 韦伯。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坚持个人优先,认为人们的行动建构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社会的特征:社会由人群组成;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是 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有机体。社会的构成要素:从静态角度考察:地理要素(自然环境)、生物要素(人口)、文化要素(文化)。从动态角度考察: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第五章 文化 1.文化的特征:从文化的形成看集体创造性;从文化的获得看非生物遗传性;从文化的内容看
6、多样性;从文化的意义看象征性(此为文化的本质特征);从文化的发展看动态性。2.文化的构成:文化元素(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分为物质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元素)、文化丛(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文化模式(它反映了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全貌)。3.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反文化是一种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范上相对立的文化。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类型: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基本社会化又称初级社会化,是指儿童在进入成年之前,为了承担
7、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的社会化。它从生命早期开始,至青年期结束。继续社会化又称次级社会化、成人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指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化的理论:库利的“镜中自我”。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在社会互动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那样。“镜中自我”的概念包含三个主要因素:第一,一个人要能够想像得出自
8、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第二,他要能想像得出别人对这一想像所作出的判断及评价;第三,他能对别人的判断及评价做出相应的反映。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理解:角色是一套有关权利、义务的规范。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位置上的人的行为的期望。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表征。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或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它由相互关系来确定。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角色紧张:因承担多种社会角色,以致出现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这
9、就是角色紧张。角色冲突:一人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过程。社会行动:含义:所谓社会行动,是指行动者以他主观认定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发生联系的行为。分类:韦 伯把人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集合行为:含义: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集群行为,它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
10、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特点:群体性、非组织性、突发性、匿名性。符号互动理论 代表人物:早期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开创者)、库利、托马斯(提出情境定义);现代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的提出者、集大成者)、库恩、托马斯(提出拟剧理论)。情境与情境定义:在符号互动论那里,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情境以意义,他称此为情境定义。拟剧理论:拟剧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戈夫曼将人们运
11、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管理”。符号互动理论关于社会互动的主要观点:a.人类的最本质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b.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发挥着中介作用。c.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d.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地修改对事物的定义。e.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交换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之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
12、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霍曼斯(行为主义的交换理论)、布劳(结构主义的交换理论)。布劳认为酬赏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价值由小到大排列)。第八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1.社会网络(教材 148 页)2.社会群体、社会集群与社会类属: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社会集群又称集合体、聚集体,指一些恰巧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在一起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临时性的、没有相互的作用、无法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类属是指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的人(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同一类属的人
13、也许彼此并没有见过面,没有交往,更谈不上持续互动,也不必然有什么共同的利益。3.社会群体的构成要素:角色、地位、规范、群体凝聚力。4.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最早由库利提出。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亲密;非正式控制。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家庭;儿童游玩群体;邻居;朋友圈子。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5.家庭: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
14、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通常情况下,又体现为一种经济的团体。家庭的功能:生物功能(生育);经济功能(生产、消费。传统社会主要体现为生产,现代社会主要体现为消费);社会保障功能(抚育、抚养、赡养);休息与精神满足(宣泄、调节、娱乐)。第九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内涵: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它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社会发展带来了社会分化和高度的社会分工,从而也带来了合作的要求,促进了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的构成: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确定的目标规范性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社会组
15、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教材 179-182)4.权威的分类:韦伯认为,权威是获得认可的权力,在社会组织中权威由其具体的职位来代表。权威就其形成而言可以分为: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和魅力型权威。在现代社会组织中法理型权威 占主导地位。科层制: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这样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是非人格化的和具有工具合理性的。在韦伯看来,依照科层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构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它能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组织环境:组织的环境是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从一般的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知识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