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目 录 第一节 贮槽安全操作规程第2 页 第二节 槽车卸载操作规程第5 页 第三节 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第6 页 第四节 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第7 页 第五节 槽车充装后复检操作规程第8 页 第六节 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验操作规程第9 页 第七节 洗眼器操作规程第10 页 第八节 槽车装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11 页 第九节 化验岗位操作规程第13 页 第十节 维修岗位操作规程第14 页 第十一节 装 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第16 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1.液氧、液氮贮槽安全操作 1.1 使用前准备 1.1.1 清除各管口、接头可
2、能存在的水份等污物,所有与低温液体接触的零部件均需清洁干燥。1.1.2 逐一检查各专用阀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及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1.1.3 检查控制仪表的规格、性能、准确性及灵活性。1.1.4 检查各紧固件、管道及其它零件的质量,确保管道畅通。1.1.5 吹除置换 用干燥洁净的氮气对贮槽内筒及其管道系统进行吹除置换,以置换内部空气及水份。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大,则应从内筒底部充入、顶部排出;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轻则相反。测定吹除出气口水份露点,使露点不高于-50为合格。1.1.6 预冷 打开顶部放空阀V1736,关闭其它低温截止阀。以极小的流量缓缓向内筒充入液氧或液氮,使低温液体自然
3、挥发来预冷内筒。测定顶部放空口出气温度,观察内筒各测点温度及外筒底部测温点温度变化情况。当内筒上部温度在-80左右、下部温度在-150左右外壳底部温度不低于5,顶部蒸发出气温度接近-20左右且气流量突然下跌或减小,表明贮槽开始结液。保持结液两小时,截断液氧或液氮来源,关闭所有阀门。1.2 低温液体灌充 1.2.1 与空分塔配套使用时的充液操作 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 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管路系统接通,并保持密封。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 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打开放空阀V1736(O2 气体由用户
4、回收),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液体管路上的阀门(由系统带),液体从顶部进入槽内,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液阀。注意槽内压力的变化,调节流量,以保证不超过设计压力的90%。检查内筒温度,当达到充入液体的温度后便可逐步加大充灌速度。时刻注意绝热层空间的压力。由于内筒温度下降使绝热层空间气封气温度下降,导致压力下降,故应保证有足够的气封气进行弥补。液体注满后,关闭系统的进液阀和贮槽的放空阀V1736。1.2.2 单独使用时的充液操作 将于V1725 阀相连的快装接座与充液管路接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
5、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打开放空阀V1736(O2 气体由用户回收),然后缓缓打开底部排液阀V1725,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进排液阀。充液完毕后,关闭除仪表外的所有阀门。1.3 液氧的贮存 液面计、压力表及其相应阀门、安全阀均处于工作状态,关闭其余所有阀门,使贮槽处于封存状态。贮槽内筒贮液体应自然蒸发而使压力不断升高,达到约10Kpa,调节V1731 开启卸压;当压力接近12Kpa,人为开启放空阀V1736 一卸压;当压力达到13Kpa时,安全阀V1734、V1735 自动开启卸压;当压
6、力达到15Kpa 时,爆破片V1737 爆破,以有效地保护内筒。1.4 对外供液 1.4.1 升压 本贮槽设置有一个增压器PBU1(系统带),以防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时内筒产生负压。增压阀V1720 处于常开状态,增压调节阀V1719 处于常闭状态,当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产生负压(小于0Pa)时,增压调节阀V1710 自动开启,增压器开始工作,保持贮槽内筒为正压。1.4.2 与空分塔及系统配套使用时的供液操作 将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 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的管路系统接通,并保证密封。关闭除仪表外的其它阀门,使压力表、液面计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开底部排液阀V1722,液体从
7、贮槽内排出。内贮液不准排空,至少保持550mm 以上的液位。1.4.3 单独使用时的供液操作 将输液软管接到贮槽与阀V1725 相连的快装接座上,并保证密封。使压力表、液面计时钟处于工作状态。关闭放空阀V1736,开进排液阀V1725,在贮槽内液位高差及内槽压力作用上,液体被压入排液管,经软管排出。排液完毕后,关闭阀门,拆卸软管。内贮液不准完全排空,至少保留550mm 以上液位。2.液氩贮槽操作 2.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2.1.1 操作者应充分了解本设备的工艺流程,使用维护方法及有关低温液体知识。2.1.2 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各种阀门是否处在正确的开启位置,管道是否畅通。2.1.3 贮槽首次
8、充液(包括检修后首次充液)之前,应对内筒及连接管道系统充干燥氮气,以工作压力气密性试验不漏。2.1.4 用温度为80-120的干燥无油氮气或空气对内筒进行加热、吹除,待出口温度达70时,加热吹除结束,关闭所有阀门。2.2 充液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贮槽的液体主要由分馏塔直接灌充 贮槽接管分别与分馏塔、液体蒸发器或低温液体泵及泵气回路的管路系统连接。打开压力表阀(4),空载时压力表指针应指零位 启动液面计 a)首先打开液面计平衡阀(2)然后打开液面计上阀(3),再打开液面计阀(1)b)关闭液面计平衡阀(2),液面计开始工作,在开启(1)(2)(3)阀时应缓慢进行,以防止气流太急打坏液面计元件 充
9、液:打开放空阀(V5),测满阀(9),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系统司机阿盟和的进液阀门,液体从顶部喷淋而下,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若有液体从测满阀(9)流出(即超出最高液位15900mm),应立即关闭进液阀门。2.3 低温液体的贮存 液体的贮存分为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两种方式。2.3.1 常压贮存 常压贮存过程中,放空阀V5 微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排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2.3.2 带压贮存 带压贮存的过程中,V5 阀关闭,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贮槽内压力将逐渐升高,因此操作者应注意监视贮槽的压力,严禁超过最高工作压力(0.2MPa)长期贮存液氧时,在贮存期间(不论何种贮存方
10、式)应定期对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查,以免引起意外事故,主要检查其乙炔浓度不得超过0.1ppm,否则应将槽内液体排放尽或补充液氧,使贮槽中乙炔含量小于0.1ppm。2.4 对外供液 打开排液阀(V6)供液给液体蒸发器,或打开底部进排液阀(V2),通过软管供给槽车。2.5 若槽车对外供液和充液同时进行,则要注意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各阀门开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节 槽车卸载操作规程 1.首先对进入的槽罐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对证照不全的车辆和无上岗证的人员拒绝入内,对车况不好,应配备的安全装置不全的不准入内。2.正确指挥液氧车辆倒入指定位置,并督促做好车辆定位措施,确保液氧连接管的正确安装。
11、3.检查液氧槽车排放、汽化增压等阀门开关正确,槽车内筒压力0.30.5Mpa,微开槽车排液阀检查。4.连接软管及接口无泄漏后,根据贮槽内筒压力(10Kpa)与中控室联系确认后,缓慢开启贮槽进液阀。5.严格控制增压进度,严禁在倒灌时排放槽车内气体。6.当液氧槽车内无液位指示后,(槽车余压不得低于0.05 Mpa)及时关闭贮槽进液阀,严禁将槽车内气体倒入贮槽。监护好液氧连接软管的拆卸,以及液氧槽车离开。7.整个倒灌过程必须由专人负责操作、监护。严格标准穿戴好无油脂污染的手套、衣服等防护用品,当有液氧泄漏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8.如附近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汇报,并关闭液氧贮槽进液阀,疏散现
12、场车辆和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三节 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 1.装卸前检查 装卸前,槽车停放在充装前检查区,对槽车逐辆进行检查,未经检查合格的槽车不得进入装卸区域进行装卸作业。装卸前检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随车规定携带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并且装卸的介质是否与核准的充装介质一致;(2)首次或者检修后投入使用并且对有置换要求的,是否有置换合格报告或者证明文件;(4)随车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是否有效;(5)槽车压力容器铭牌与各种标志、标识(包括颜色标志、环形色带、警示性标志、充装介质标识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充装的介质与罐体涂装标志是否一致;(6)槽车压力容器是否在定期检验有效期
13、内,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且在校验有效期内;(7)核查槽车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8)罐体各密封面的密封状态是否完好无泄漏;(9)随车防护用具、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是否配备齐全、完好;(10)核查槽车作业现场是否已经采取防止明火和防静电措施;(11)装卸液氧槽车的连接接头是否洁净没有被油脂污染;(12)罐体与走行装置或框架的连接是否完好、可靠。2.禁止作业要求 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槽车不得进行装卸作业:(1)遇到雷雨、风沙等恶劣天气情况的;(2)附近有明火、充装单位内设备和管道出现异常工况等危险情况的;(3)槽车或者其安全附件、承压附件等有异常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式 压力容器 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