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pdf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7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 23 课 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虚拟_ 仆人_ 驰骋_ 彻底_ 尴尬_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风雨不()无穷无()约定()成()然而止 1.用词语写一句话。_ _ 2.模仿词语写两个类似的叠词。_ _ 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1.形容声音突然中止。()2.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四、读句子,完成练习。1.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个场面是“_”,在京剧中的表现手法叫做_。
2、2/7 这也是京剧中所包含的_成分,是为了_。2.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是_。试着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 _ 五、课外阅读。京剧(节选)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为什么京剧会成为有代表性的大剧种呢?这有一番来历。京剧来源于四个地方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徽剧是京剧的基础。清朝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 1790 年,为了给已经八十岁的乾隆皇帝祝寿,唱二黄的艺人高朗亭随“三庆”徽班进北京表演,很快受到了北京人的喜欢,皇族贵人也很爱看。随后,
3、许多徽剧艺人来到北京。徽剧又和从湖北、江苏、陕西来的汉剧、昆曲、秦腔这三个在中国南北有影响的剧种不断交流、融会、演变、优化,最后聚精荟萃,形成有较高艺术魅力的京剧。1.短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句,在短文中有_的作用。3/7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江苏 秦腔 陕西 汉剧 湖北 昆曲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 _ 4.根据短文中画“_”的句子概括出京剧的特点。_ _ 参考答案 一、n p chn ch n 二、透 尽 俗 戛 1.下课了,大家听到琴声,都情不自禁地围在办公室门口,把那里围了个风雨不透。2.无边无际 自由自在 三、1.戛然而止 2.约定俗成 四、1.刀(枪)下场 动态的亮相 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京剧趣谈 部编版 小学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23 京剧 趣谈 课后 作业 答案 含两套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