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版古代文学第三编总结.pdf
《袁行霈版古代文学第三编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行霈版古代文学第三编总结.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和钱惟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标榜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注重对偶,堆砌典故,追求辞藻,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2、大小晏宋代词人晏殊和其子晏几道并称,又称“二晏”。晏殊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其词感情基调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自我解脱的气度,语间清丽淡雅,珠圆玉润。代表作 珠玉词。晏几道的按照父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写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其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语淡情深,独树一帜,给北宋后期词坛增添了异
2、样的风采。代表作小山词。3、三苏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三人也列入“唐宋八大家”中。三苏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4、苏黄中国北宋诗人苏轼和黄庭坚的并称。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诗风格的体现者,影响都很大,常常以“苏黄”并称。苏诗气象阔大,如长江大河,风起涛涌;黄诗 气象森严,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在艺术上却各自创造了不同的境界。不过黄庭坚的成就终究不能和苏轼相比。此外,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代著名书法家,推崇他们书法的人,也常以“苏黄”并称。5、苏辛苏辛是北宋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
3、放风格,并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苏轼以豪健纵放之笔,创豪放一派,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使词体获得了解放。辛词热情洋溢,慷慨壮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创造出瑰丽雄奇的艺术境界。苏、辛词虽以豪放为主,但所作婉约词,并不亚于婉约派词人的作品。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辛起了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用。6.、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因受到苏轼的赏识,得到了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遂并成为“苏门四学士”。7 江西诗派江
4、西诗派是北宋末影响很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根据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认为这些诗人与黄庭坚是一脉相承的,江西诗派由此得名。江西诗派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他们论诗,崇尚生新瘦硬的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8、诚斋体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提,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淡谐。特点事手法灵巧、语言明快、风格流转。“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色。9、格律诗派南宋末期,一些有音乐和文学才能的落魄文士吴文英等人以姜夔的“雅
5、词”为典范,注重炼字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多以咏无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词的意蕴隐晦艰涩。他们所形成的诗派就是在艺术上最终成熟的格律诗派,亦称“醇雅派”,“雅正派”。10 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袤。他们都出生于靖康前后,成长与烽火连天的时代,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们具有完全不同于“苏黄”的创作环境,自小就感受到试诗坛风气的转变,比陈与义等更富创新精神,最终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江西诗派在诗坛的主流地位。11、永嘉四灵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4 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
6、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12 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大都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多为下层官吏,身份卑微,浪迹江湖,结诗酬唱,多效四灵体,崇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意于苦吟,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贵,常常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其中成就较高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13.话本:宋元话本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话本小说在故事结构、人物刻画上,表现了古典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比唐传奇又前进了一大步,开始趋向成熟。14、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论诗主张天然真淳,反
7、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宣扬恢复建安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是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 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15、沧浪诗话南宋严羽的代表作,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五类。本书提出较有系统的诗歌理论。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材、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以文学、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但其中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和兴趣,造成诗歌评论中脱离现实的风气。16、诸宫调金元时期流行在民间的一种说唱文艺,间有说白,配着音乐来唱说一个较长的故事
8、。在唱辞方面,将属于同一宫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编排起来,组成一套,然后一套连一套成为宏伟的长篇叙事诗。这样的许多套曲子连起来,就是诸宫调。17、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不能表达复杂的感情。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分为十二个不同的宫调,每个宫调中有很多“叶儿”,其中常用的是“五宫四调”。18、带过曲元曲制作中,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称 为“带过曲”。带过曲是同一宫调的曲牌带过另一个曲牌,即小型组曲,与套数相比,其容量要小得多,且没有尾声。所以也可以说带过曲是小令的变体,可归为小令的一种。19、套数又称“大令”“散曲
9、”“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成为一个整套,结尾处有尾声,全套中各曲同押一部韵。套数可以表达复杂的情感,多则可达三十调。20、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21、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是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又称“戏文”“南曲戏文”“南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
10、其后的许多声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2、四大传奇南戏在元朝继续着经的发展和流行。它自觉不自觉地吸纳了杂剧的优长,对自身作出新的规范与提高。于是,这时的南戏出现了由粗变精的飞跃。其代表作就是元末盛行的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这四大传奇。23、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并不 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
11、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但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1、柳永词的风格及其对词的贡献。风格:(1)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2)在表现手法上,创造性地运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3)柳词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有叙事性和隐约的情节性;(4)在结构方式上,善于巧妙利用时空转换来叙事言情;(5)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6)在词的取材方面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贡献:(1)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2)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
12、的群众性;(3)创用了许多新曲调,使词与当时流行音乐结合紧密,词至柳永,体制始备;(4)柳永不仅改变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使得词的审美趣味也改变了,即“变雅为俗”,运用通俗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2.、“二晏”、秦观、周邦彦词的共同特点。(1)内容上,大多为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绪的作品;(2)语言上,清新淡雅,温润秀洁;(3)音律上,具有音韵的和谐美。(4)情感基调上,都雍容和缓,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总之,他们的词都对“花间词”有所继承,但已经过滤了“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3、宋代古文运动的成就。(1)始终以韩柳为旗帜,在唐代古文运动的基础上对一些重大的理论
13、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正确解决了“文”“道”的关系问题;(2)建立了“平易、自然、畅达”的散文风格,使的古文取代骈文获得最后的胜利。在表现手法上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炉,提高了散文的表现力;(3)培养了一批才力雄富、学问渊博的散文家。总之,宋代古文运动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成就,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密切联系现实,文风畅达平易,别开生面。古文从此代替骈文,全面占领文坛。4、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人的影响。(1)诗:苏轼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北宋诗坛独树一帜。苏轼的诗说理虽多,却令人爱不释手,可读性极强。苏轼的诗既有政治诗、题画诗,又有写景抒怀、咏物言志之作。苏轼诗写得才气横溢,灵
14、光四射,读来毫无陈腐气,且又极重“意”,文化底蕴十足,所以一向被认为是宋诗的代表。他的政治诗如吴中田妇叹等,表现了对统治者的批评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题画诗如题王维吴道子画等,表现了他精辟的艺术见解。数量最大的是写景抒怀诗。这一类诗集中表现了苏轼的艺术个性,也代表了苏轼诗歌的最高成就。(2)文:苏轼写文章勇于创新,不拘于常调,形成了自己散文雄奇奔放的特点。他的散文常常把叙事、纪游、诗情画意和理趣、启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所以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总之,苏轼的散文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程式,充满活力,毫无陈腐气,且有特殊的情韵,确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不妨来看一下 承天
15、寺夜游,这篇短小的写景抒情散文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态。其洒脱的风致、简洁的风格,颇有魏晋人的风范,只廖廖几笔,便令人神往。(3)词:苏轼的词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扭转了词诞生以来的颓波,主张“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扩大了词的内容范围,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内容上,打破了过去词在形式上的束缚,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境界,使词真正成为可以与唐诗、元曲相辉映的一代文学;第二,在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开创了豪放派与婉约派形成鲜明对比的时代。摆脱了女性的缠绵悱恻,而表现出雄性的沉着含蓄。不只停留在男女爱情的描写上,而是畅游所寄。水龙吟写得极其缠绵
16、,江城子则极尽豪放之至。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真正达到了“言志述怀”的地步。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苏轼不仅是词体的改革者,也是词风的创立者。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轼聚众美于一身,诗词文俱佳,对宋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都贡献巨大。他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特别是他追求光明、一生无悔的博大胸怀更让人高山仰止、追慕不已,他是那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真正意义上的巨人。5、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内容、风格的变化。受生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
17、妇的生活与情怀,带有一种美丽的忧伤,风格明快且爽朗。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反映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笔调轻松,充满诗意。少妇之词则是抒发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例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写相思离别,从中不难体会到爱情带来的苦涩。与少女之作相比,更为深沉厚重。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风格沉着凄怆、哽咽抑郁。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在这首词中,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相思的甜蜜或苦涩,有的只是一人独处,伶仃孤苦的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袁行霈版 古代文学 第三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