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主题编排的。主要由太阳和松鼠两篇文章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种事物介绍清楚。2.本单元重点(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两篇文章都是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都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如太阳这篇文章,就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松鼠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性的语言介绍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把握说明方法。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6 太阳 1.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2.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
2、兴趣。2 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把握说明方法。借助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17 松鼠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3.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2 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事物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习作 1.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2.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1 课时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16 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朗读课文
3、,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体会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摄、殖”等 4 个生字,会写“抵、氏”等 9 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把握主要段落的结构特点,理解课
4、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请看投影(出示太阳图片的投影),它与我们共同生活,与我们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它是谁?(太阳)2.你们对太阳有哪些了解呢?(太阳是个大火球,很圆。太阳离我们很远。没有太阳,地球就会变成一片漆黑。)3.你们对太阳还是有一定的感性了解的,但是我们对太阳还要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了解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说明文太阳。(板书课文题目)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想想
5、每一个自然段大致讲了什么?2.学生按要求自学。3.反馈,正音,理解字词 4.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第 1 自然段:太阳离我们很远。第 2自然段:太阳实际上很大。第 3 自然段: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第 4 自然段: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第 5 自然段:太阳和云、雨、雪的关系。第 6 自然段:太阳和风的关系。第 7 自然段:太阳光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第 8 自然段:太阳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5.思考: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讲了那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讲太阳的特点。第二部分(第 48 自然段):写太阳与我们的关
6、系非常密切。6.文中有一个过渡句,你能找出来吗?(第 4 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点拨:句中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它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很自然地引出另一部分内容,因此把它称为过渡句。如果是一个自然段,称为过渡段。读过渡段。三、精读第一部分,了解特点 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哪些特点,用最简单的字概括。根据学社回答 板书远 大 热 2.了解传说作用:作者先给我们讲了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你知道介绍传说的作用吗?师:介绍神话传说,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阅读兴趣。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特点,仔细读课文相关片段,说
7、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特点写具体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生交流、汇报 师出示句子 (太阳离我们也要飞二十几年。)思考:A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 B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句子,读出“远”,读出感情。师总结: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了“远”的特点。2.课文是怎样写太阳“大”的特点呢?生找句子,并汇报(我们看到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板书:作比较。(谁和谁作比较?,那个词让你感觉是在作比较?抵得上?3.体会描写“热”的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板书:列数字。打比方 打比方和作比较的
8、区别?B、读一读,读出“热”的特点 4.小结说明方法。师: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的时候,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我们在描写一个说明事物的时候,也可以把说明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复习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和作用。2.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太阳的特点 2.出示句子,复习主要说明方法。二 细读课文,了解关系 读 4-8 自然段,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
9、系。思考:1.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总结、汇报 第二部分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先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紧接着就分段告诉我们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雨雪的形成、风的形成、太阳的杀菌能力和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最后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来结束。前后呼应。2.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关资料图片。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并做出评价。板书: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形成风 杀菌 C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太阳作用之大。D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三 总结
10、 读过渡段,再次巩固课文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太阳,还掌握了说明方法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说明方法。课后可以去上网,翻阅课外书,了解太阳或其他天体的更多知识。远 列数字 特点 大 列数字 打比方 太阳 热 列数字 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关系密切 形成风 杀菌 教学反思:17 松鼠 教学目标 1.认识“驯、矫”等 8 个生字,会写“鼠、秀”等 11 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3.学习课文用生动的描述来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4.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
11、写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增强喜爱动物的情感,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有条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3.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4.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增强喜爱动物的情感,积累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驯、矫”等 8 个生字,会写“鼠、秀”等 11 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3.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2请看大屏幕,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板书:松鼠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 按要求自由读课文:(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2)思考:1.作者笔下的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松鼠一种漂亮、乖巧、驯良的动物,很讨人喜欢。(教师板书:漂亮、驯良、乖巧)(3)这篇课文围绕这些特点大致介绍了松鼠那几方面的特点?(4)反馈(外形、习性)课文内容:第一部分(1):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
13、、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三、细读第一段,了解外形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在写松鼠的外形时,抓住松鼠的_,详细描写了松鼠 _、_、_、和_的特征,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3读第一段,讨论:你认为这段好在哪儿?小结:文中第一段确实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
14、到它的美丽可爱,值得我们学习。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要读出这种情感,我们首先确定描写松鼠的重点词语如“乖巧、漂亮、讨人喜欢、面容清秀、敏捷、机警”等词语,并通过重读、轻读等方式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15、。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从外形和习性这两方面的内容来介绍松鼠,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一直漂亮的松鼠,今天我们要去了解一下松鼠的另外两个特点:乖巧和驯良。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体会驯良和乖巧 1.作者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松鼠驯良的?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主食种类:果实(不伤害人畜)教师引导:“满树林里跑”“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歇凉”“练跑”“玩耍”等拟人化的语句,笔端流情,活画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突出了它的“讨人喜欢”。2.作者写松鼠的乖巧,侧重
16、于“巧”字,重点写了它的机灵、巧妙、聪明。小组讨论 4、5 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出松鼠乖巧的句子,写出你们的理解?教师预设: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写“过水”,连用两个“当作”,巧妙地刻画出松鼠的乖巧,仿佛让人看到一个聪明的顽童。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松鼠过水的特点。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
17、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用“极”“那样那样”“一忽儿”等词语,写它的跑跳敏捷,强调了它的机灵。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鼠叫声的特点。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写叫声,除了写一般叫声的特点,还写它被惹恼时的“恨恨声”,突出它的灵性。可以请学生模仿一下,松鼠不高兴时发出恨恨声。写松鼠搭窝的先后顺序,运用准确的动词“搬”“放”“编扎”“挤”“踏”以及形容词“错杂”“宽广
18、”“坚实”“舒适”“安全”,生动地体现了松鼠的巧妙与能干。窝址选择与窝口处理的合理科学,更突出了松鼠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故而“很讨人喜欢”。教师总结:第 4、5 自然段,作者通过写松鼠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松鼠搭窝(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特点)来表现松鼠的乖巧。4.下面这段文字同样是写松鼠的,在语言表达上与课文有何不同?辞海中的“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 2028 厘米;尾蓬松,长 1624 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 14 窝,
19、每窝产 510 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师生总结:辞海中的一段话,是如实的说明有关松鼠的科学知识,如属类、体长、毛色、食物、产地、用途等,是注释性的,要求语句确切,句子短,修饰少,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而课文是文艺性说明文,用文学笔调写的,在同样科学、准确说明的基础上,语言表达上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拟人手法生动地来说明事物;形容词、动词、副词的使用精当准确。(教师板书:语言生动:打比方、拟人、词语)四、进行片段仿写,迁移能力 1.选择下面动物的活动仔细观察,请仿照松鼠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蚂蚁搬家 喜鹊筑巢 小鸡啄米 2.全班交流。板书设计 面容-清秀
20、 外形特征 身体-矫健 松鼠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胆小 活动时间 活动范围 性格特征 行动 储存粮食 搭窝(聪明 警觉 乖巧)繁殖 生活习性 换毛 爱干净 教学反思: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写作目的,了解说明文。2.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3.会用说明性的语言说明身边的事物,正确运用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2.会用说明性的语言说明身边的事物,正确运用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谁来说一说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太阳、松鼠的什么特点?板
21、书:说明事物的特点 太阳-远 大 热 松鼠-漂亮 乖巧 驯良 作者为了把说明对象交代清楚,就使用了说明文这种体裁,说明文有说明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大类。二、整体感知。师:结合我们学过的这两篇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生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和同学们交流。师总结: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通俗易懂。师:为了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清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会采取哪些方法?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板书: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师: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出相应的例子。生总结并回答: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22、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太阳一文就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三、比较鉴别 师:同样是说明文,太阳和松鼠相比较,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生总结并发言 同样是说明文,和太阳相比,松鼠一文的语言更加生动。(出示课件 8)师: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对比,我们可以明白,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太阳一文语言较为平实,松鼠一文的语言更生动,描述更细致。板书: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四、初试身手 我们明白了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也知道了怎样写说明文。现在,就让我们试着写一写身边的事物吧。要求:选择身边的事物,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生自由选择,组织语言 师请同学在全班交流,并要求同学们
23、认真听,提出优点和不足。老师及时做出评价。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把白鹭这篇散文的 2-5 自然段改成说明文。要改成说明文,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白鹭的特点。然后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习作教案 介绍一种事物 教学目标: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2.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3.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一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要突出这种事物的特征。2.在介绍事物特征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
24、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物品,大家看:香甜可口的水果、营养丰富的蔬菜、美观实用的电器、漂漂亮亮的玩具 多美呀!你最喜欢什么?你了解它吗?想给我们介绍介绍吗?师:要把你喜欢的物品介绍清楚啊,就要用到前面我们前面学过的一种文体说明文。大家还记得吗?二、方法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 回忆一下学过的说明文太阳 松鼠等,总结学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特点。2、出示习作要求:介绍一种物品,选材方面: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提示写作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来写。运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语言要准确、生动。写完
25、后认真修改。板书:选材 写作方法 三、师生讨论归纳 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介绍商品呢?让我们一起读读习作要求,看看文中给我们提示了些什么?第一步:确定好要写的物品。第二步:认真观察,找到物品的特点。1、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等方面的情况;2、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 注意的问题等等。第三步:具体描写,结构有条理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1、出示物品,思考物品的特点。2、同桌间交流: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物品向同桌介绍。3、班上交流:如何在介绍物品时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4、打算介绍同一物品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交流如何突出物品特点。板书:突出特点 五、确定写作对象,为作文拟提纲并练习写作。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2、为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提纲,包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3、写作。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1、展示自己的作文提纲,说说自己打算如何写作,请同桌或写同一物品的同学提建议。2、用笔试着介绍你手中物品,注意。一、要有内容;二、要有顺序;三、要有说明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