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pdf
《精编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 道 总分 36 分)1、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B.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C.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越大 D.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3、有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地距离是20 厘米,此时在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B8cmC16cmD22c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
2、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5、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
3、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 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7、上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8、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9、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一个你,镜里的这
4、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 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靠近 0.2m,像将远离镜 0.2m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 13cm)、光屏处于图 7 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 11、如图,在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如图甲放置,则在屏幕上得到的图形与图乙中那幅图相似:12、小亮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为 30cm 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为 20cm 时,在光屏上出
5、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为 8cm 时,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2cm C.16cm D.20cm 13、甲乙两副眼镜看起来相似,但放在试卷上后出现如图 7 所示情形,有关甲乙两眼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甲眼镜的镜片与照相机的镜头相似 B乙眼镜的镜片与幻灯机的镜头相似 C甲眼镜是矫正近视眼的 D乙眼镜是矫正远视眼的 14、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正立放大 B正立等大 C倒立放大D倒立缩小 15、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1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6、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 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B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幻灯机投影幻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的焦距 D用焦距为 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府
7、等于 10cm 18、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 10 道 总分 30 分)19、小明告诉你他戴的眼镜是200 度,则该镜的焦距为,是 镜。20、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则爷爷戴的眼镜是_透镜,奶奶戴的眼镜是_透镜。这两种眼镜都是在光射到上面后发生_(填反射或折射)而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2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透镜。(选填凸或凹)22、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 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 100mm 时,会得到
8、一个、_的实像。23、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 f=15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24、若用镜头焦距为 f 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26、烛焰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_。27、将
9、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28、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 7 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三、试验题(共 4 道 总分 16 分)29、(昆明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 7 个小组,使用焦距都是 10 cm 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
10、中 1 和 1,2 和 27 和 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_(2)从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_立的、_的实像(3)从 6、7 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_侧,且像是_立的(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透镜,则像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像变_(填大或小)30、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 A 和 B,焦距分别为 5cm、10cm 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凸
11、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 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 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用刻度尺测出发光物体 A 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将发光物体 A 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30cm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 A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将发光物体 A 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20cm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 A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年级 上册 物理 第五 透镜 及其 应用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