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 1.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曾不知老之将至一作: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会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拢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密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亮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围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
3、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宽阔的天空,俯看观看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伸展视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欢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理想;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予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宁静与躁动各不一样,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快乐时,一时感到得意,感到快乐和满意,竟然不知道年轻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宠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爱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由于它引发心中的感受,况且寿
4、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毁 灭。古人说:“死生究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哀思呢?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缘由,与我所感慨的似乎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晰地说明。原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对待今人,也就像今人对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登记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缘由,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2.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 庄周先秦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
5、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当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 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6、。”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符合(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符合(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超群到这种程度啊?”庖丁放下刀答复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顿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自然构造,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原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
7、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遇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锐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定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 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叉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当心翼翼地提高警觉,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特别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
8、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闲得意,心满足足,然后把刀擦抹洁净,保藏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3.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劝学(节选)荀子先秦 君子曰:学不行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
9、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行以停顿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聚而成的,却比水还要严寒。一块木材直得符合墨线,假设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枯槁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由于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
10、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锐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才智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我曾经成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到的学问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宽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观察;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嘹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晰。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擅长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擅长借助外物罢了。积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存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11、。所以不积存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方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存细小的流水,就没有方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缺乏十步远;劣马连走十 天,它的胜利在于不停顿。假如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假如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胜利。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专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地窖它就无处藏身,这是由于它专心急躁。4.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 姚鼐清代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
12、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行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 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
13、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
14、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围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 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充满、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掩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
15、像是一幅漂亮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充满,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涯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
16、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四周几里 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桐城姚鼐记述。5.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
17、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像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8、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教师。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学问和道理,谁能没有怀疑?有了怀疑,假如不跟教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诞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原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教师;诞生在我之后的人,假如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教师。我是
19、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凹凸贵贱,无论年常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教师所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怀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教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教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也许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教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教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教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教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教师
20、,有怀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教师;小的 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教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称赞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教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教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气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才智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惊奇啊!圣人没有固定的教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肯定有可以当我的教师的人。
21、”因此学生不肯定不如教师,教师不肯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爱古文,六经的经 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6.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赤壁赋 苏轼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
22、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文言文 翻译 大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