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12.1全等三角形.pdf
《课题名称12.1全等三角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名称12.1全等三角形.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题名称:12.1 全等三角形 学科年级:八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节.这是全章的开篇,也是全等条件的基础.它是继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及三角形有关知识之后出现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他图形知识打好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抓联系、促迁移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景,形成概念,再通过平移、翻折、旋转说明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其性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2、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3.能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换其中一个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过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说理,已初步具有对简单图形的分析和辨识
3、能力,但八年级的学生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的时期.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动画演示,来揭示图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等变换过程,以便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对全等三角形的理性认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原则,博采启发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等诸多方法之长,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和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做到教与学的最优组合.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
4、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情境:1.学生讨论:丰富的图形容易引 1展现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录像片断。片断1:图案 片断2:教科书第31 页的4 幅图案 (1)从上面的片断中你有什么感受?(2)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全等图形 建立模型:观察下列图案,指出这些图案中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 这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问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实际例子吗?通过构图,为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奠定
5、基础 解析、应用与拓广:1.学生用半透明的纸描绘下图中左边的ABC,然后按要求在三个图中依次操作体验“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结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你发现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善于对基本三角形变换出各种图形,观察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变化,体会当公共边、公共角完全或部分重叠时,如何快速寻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介绍对应边、对应角以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符号表示、读法、写法。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 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用表示,读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名称 12.1 全等 三角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