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2.pdf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2.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考纲考核要求 关于高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2017 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为: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 E。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2 教材位置及内容分析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位于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六章第二课。这一章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将要求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不单要符合语法逻辑,还要有美感。这要求我们要细细品味一字一句,使鉴赏和应用能力得以提
2、高。本节课从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原则入手,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见修辞,并且把语言表达得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符合社会语言应用的规范,还要把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有趣,这是高中阶段语言学习和训练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学情分析】:高考考查的 9 种修辞手法是学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但是当它们出现在试卷中,比如牵涉到修辞手法的诗歌鉴赏题,学生不见得能准确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另外,体现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写作,语言表达也是衡量一篇文章的重要标准。就所带学生的作文书写情况来看,立意是第一大问题区,语言也是其中的一大问题区:语言偏口语化,词汇贫乏,句子表
3、达方式中矩中规,不够新颖、生动、有趣,缺乏文学性和可欣赏性。所以学习和辨别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而达到熟练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涉及修辞手法的题目中解疑答惑如有神助,而且帮助学生的语言表达在符合语法规范的前提下更加的生动形象、新颖有趣,具有美感,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类型、表达效果。辨别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创设题目,促进学生分组合作主动参与、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语言艺
4、术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的基本知识,能力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难点:1.理解修辞手法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2.能够准确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教学方法】: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探讨和总结相结合。【教学思路】:认识修辞辨析修辞运用修辞【教学课时】:总课时 3: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四种修辞手法的讲解与练习为第一课时;对偶、排比、反复三种修辞手法的讲解与练习为第二课时;反问、设问两种修辞手法的讲解和修辞的综合练习为第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总有月夜,世界的一半镀着光亮,另一半浸着黑暗。2.总有月夜,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
5、墨汁里。【学生活动】:从两个表达方式不同但意义相同的句子中选择喜欢的一个,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引出修辞在表情达意中能达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突出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第 2 句出自苏叶告别老屋,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银子”和“墨汁”分别用来比喻月亮近处的夜空和月亮远处的夜空,新颖形象。【教师活动】:引用孔子“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进一步突出语言的表达需要修饰,引出修辞手法。二、概说修辞(1)修辞类型 【设计意图】范围由大到小,逐步明确学习目标。【明确】:1.修辞的种类 已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2.常见修辞种类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反复、对偶、设
6、问、反问、通感、互文、用典、双关、回环、顶真、镶嵌等。3.高考考纲要求的修辞类型及分类【明确类型】: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明确分类】:.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结构类对偶、反复、排比 .语气类反问、设问(2)教学目标之一 了解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类型、表达效果。【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高效课堂,明确学习目标是第一要务。三、认识修辞(一)比喻【环节一】:知识点讲解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7、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3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借喻 甲代乙 不
8、出现 无 出现【学生活动】: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类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明确】:明喻、借喻、借喻、暗喻。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学生活动】判断下面句子是否为比喻句。他长得很像他哥哥。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他刚才好像出去了。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明确】:都不是比喻句。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比如同类相比、表示猜度、表示想象、表示举例的引词就不是比喻句中的喻词
9、。(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5比喻的作用【学生活动】:根据下面句子归纳总结比喻的作用【明确】: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具体、形象、生动)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浅显易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表达感情)【环节二】:反馈练习【学生活动】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能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连接后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的句子。A 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B 象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 象千百条闪耀的银练。D 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朵朵银棉。【明确】B比喻要贴切、易懂。好的比喻不但要形似,还要能做到神似,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 语言文字 应用 第六 语言表达 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