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案.pdf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2 课 雷雨教学设计(共 2 课时)第一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雷雨是我国现当代为数不多的几个优秀剧目之一,自 1935 年到现在雷雨的演出经久不衰,造就出几代话剧优秀的表演、导演人才。在语文新课程中,雷雨节选位于必修第四模块第一单元。由于课文内容和情节特点比较切合青年人的口味,因此学生对学习本文应该是有很大兴趣的。全剧的故事情节前后贯穿 30 年,讲了两代人的经历,8个人的关系交错在一起。作者在剧本中巧妙地把它压缩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完成,分 4 幕,地点在周宅客厅和鲁家四凤屋内。节选部分是第二幕的两场戏,这两场戏要完成剧中人物的两次“相认”。作者在这场戏里,苦心经营,妙笔构思,让
2、剧中人在“相认”中完成三重任务:道出 30 年前发生的事,道出 30 年来发生的事,道出 30 年后眼前正在发生的事,也就是说从现在的相遇写起,用现在的相遇带出过去的恩怨,再用过去的恩怨反过来推动现在的相认,让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使剧中人无法逃避历史阴影的追踪,人物的不正常关系被彻底暴露。从而揭示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性格。2解析:雷雨处在本单元第二篇,是一篇新授课文,学习文本之前学生已经欣赏了话剧雷雨对人物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把握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引导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方法自主品味语言,自主品读语句,完成文章鉴赏成为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活动。让学生与文
3、本直接对话,把阅读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自由鉴赏作为本课教学的主体。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1)学生自主揣摩戏剧语言,从而把握人物心理特征。(2)通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欣赏阅读水平。(3)通过阅读和思考,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2解析:(1)通过学习雷雨,使学生学会揣摩戏剧语言,从而学会把握人物的心理特征。(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欣赏阅读水平。(3)通过对窦娥冤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对话剧的接触还不多,教学时要先介绍有关话剧的知识及学习方法,弄清话剧的基本
4、结构和语言特点。为学生学习雷雨打下基础。2.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考虑,有的学生在通读全文后筛选信息的能力还不到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做一定的引导,确保学生能顺利的揣摩语言。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课有教学视频,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教学片段,以便学生能很好的进入课堂氛围中。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最好。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景 一、导入 播放电影雷雨高潮部分的影片剪辑,使学生初步感知雷雨,快速进入情景。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却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年仅二十三岁的曹禺在清华大
5、学读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它在中国演了七十多年,却经久不衰。它除了生命的毁灭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之谜,究竟还能给我们多少人与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兴趣,直接进入新课。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一)文学常识积累 1.戏剧知识介绍 导 检查 预习 初步 感知 整体 把握 小结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
6、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 20 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2.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们杰出的剧作家。1933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 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
7、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 蜕变 北京人等剧本。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 年应召回国,其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 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3.有关雷雨 戏从封建资本家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和后母蘩漪的乱伦关系面临破裂开始。这罪恶的根源却要追溯到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周朴园还是个大少爷,诱骗了女仆侍萍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将遭受他凌辱的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出家门。大儿子被保留下来,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后来的鲁大海)才生下三天,病得奄奄一息,周朴园只好让侍萍抱走了。侍萍走投无路,跳河自杀,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后来,侍萍带着儿子嫁给鲁贵
8、,又生了女儿四凤。侍萍被赶出周家后,在济南某校当女佣,四凤做了周家的使女,鲁大海也在周家矿上当了工人。周朴园后来又娶了第三任太太蘩漪,蘩漪当时只有十七岁,他的冷酷和专横,使蘩漪如同生活在枯井中,在周公馆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渐渐厌恶了这种关系,又勾引了四凤。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当侍萍找到周公馆,才发觉女儿的主人就是周朴园。此时,鲁大海代表工人也到周家找周朴园谈判。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侍萍带走四凤后,逼她起誓永远不见周家的人,四凤非常害怕。这时周萍又跑到四凤家与她纠缠,外面雷雨大作。鲁大海发现了周萍,但在母亲的压力下又将他放
9、走。四凤出走。侍萍和鲁大海寻四凤到了周家,侍萍痛苦万分,要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永不相见。而一直在死死缠住周萍并暗中窥知这一切的蘩漪,欲愤难捺,孤注一掷。她令人锁上大门,从楼上叫下周朴园,当众揭开这一切。四凤和周萍才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萍痴呆了,绝望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投影:(雷雨中的人物关系图)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三、初读感知 1.播放雷雨剧情片断。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四、整体把握 问题 1: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
10、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圆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哪些人的?这些矛盾冲突的起止在哪儿?矛盾的实质是什么?明确:鲁侍萍 周朴园 鲁大海 感情纠葛 阶级斗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戏剧解读的关键点。问题 2:请同学快速读课文,并理清剧本的结构。(学生自读课文,自由讨论)明确: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达到把握全戏的脉络。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话剧的文学常识,了
11、解了戏剧人物,并初步整体感知了 雷雨的戏剧冲突,为我们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六、目标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归纳能力。七、配餐练习 A 组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烦燥 汗涔涔 贤慧 惊愕 B窟窿 半响 纪念 弥补 C谛听 松弛 斡旋 脉膊 D昧心 混帐 敲诈 伺候 2下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待人接物: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流下。郁热:烦闷、炎热。B党同伐异:纠合同伙,攻击异己。见地:见解,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看法。背井离乡:离开水井,离开家乡。C昧心财:违背良心得来的钱财。不经之谈:不合常理,近乎妄诞的话。望洋兴叹:远望海洋,
12、发出兴叹。D犯而不校:被人侵犯,发出兴叹。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臻于郅治:社会秩序安定,国家到了天下大治的最好地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是各班开展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的_。他的那首长诗_着消极悲观、孤芳自赏的情调。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行政_还广泛存在的市场经济发育初期,寻租活动最容易蔓延。A期间 洋溢 干预 B时间 充满 干涉 C时间 充满 干预 D期间 洋溢 干涉 4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胡长清之流往往在受贿之初,心有余悸;蹚惯了浑水,也就无所顾忌了。B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
13、医。C对“学术腐败”现象要严重处理,但对这一现象的严重程度不可,求全责备,不能把一般的学风问题与学术腐败混为一谈。D初春时节,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可谓春意阑珊,正适合出外踏青。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B在观看演出时,以前经常出现的手机、呼机声四起的不文明现象已大大改观。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D以色列新政府成立以来,不仅未给业已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一丝曙光,其强硬政策使中东地区陷入血腥和苦难。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
14、贯的一组是()(1)雨点停了,黑云铺匀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_风、土、雨混在一起,连成一片,横着竖着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2)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柳条横着飞,尘土四处走,雨道往下落;尘土四处走,柳条横着飞,雨道往下落;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A B C D 7鲁侍萍反驳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是()A以此报复周朴园,解心头之恨。B澄清自己,表明
15、自己的清白、诚实。C揭出周朴园的隐私,揭穿周朴园的虚伪。D进一步试探周朴园的真正态度及真实感情。【参考答案】1解析:A烦躁;B半晌;C脉搏。答案:D 2解析:郁热:闷热;背井离乡: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迫不得已;望洋兴叹:比喻做一件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答案:D 3解析:“期间”范围较大。“洋溢”为褒义。“干涉”多指不该管而硬管,“干预”只指过问,有“参与”义。答案:C 4解析:A“心有余悸”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B“讳疾忌医”指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D“春意阑珊”指大好的春光快要完了。答案:C 5解析:A 项成分赘余,应删去“前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雨 高中语文 教学 设计 新人 必修 教版高一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