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精华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岳麓版.pdf
《高二历史精华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岳麓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精华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岳麓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1-/1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习题精练 1.孔子思想中主 X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B.C.D.2.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 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2、放在优先位置 A.B.C.D.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4.荀子之所以被称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A.主 X 礼法并用 B.主 X 以礼治国 C.主 X 制天命而用之 D.主 X“性恶论”5.战国时期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糅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积极合理成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 韩非子 6.先秦某
3、思想家主 X:“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word-2-/11 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 韩非子 7.韩非在批评某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 8.下列对老子哲学中“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无为的自然本体 9.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 X “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
4、“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B.C.D.10.墨子主 X“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这表达了 A.没落贵族的愿望 B.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 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 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11.下列言论反映墨家思想主 X 的是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就 D.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12.下列主 X,属于韩非子思想主 X 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C.
5、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3.诸子百家学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诸子百家可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治国方略。下列主 X 按照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排序,正确的是“无为而治”“以德治民”“兼爱”“尚贤”“以法治国”word-3-/11 A.B.C.D.14.百家争鸣的意义有 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A.B.C.D.15.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
6、的主要区别是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 16.关于董仲舒的新儒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于先秦儒学,融合了阴阳、黄老及法家思想 B.主 X“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主 X“绝圣弃智”、“积极无为”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17.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 X“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授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8.董仲舒主 X“以教化为大务”,又主 X“正法度之宜
7、”。对此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把儒家思想变为封建正统思想 B.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皇权 C.实质是“外儒内法”,巩固皇权专制 D.要人君遵循天道,以限制君主权力 19.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B.C.D.20.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仁者爱人”的思想 B.“民贵君轻”的思想 word-4-/11 C.“天人感应”学说 D.“大一统”的思想 2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
8、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22.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理学 B.佛教思想融入理学 C.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23.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对朱熹的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反对人的一切欲望 D.“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 X 的欲望 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9、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格物致知 25.下列不属于陆王心学基本思想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是非之心,不虑可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26.“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主 X“格物致知”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主 X“存天理,灭人欲”A.B.C.D.27.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
10、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word-5-/11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 X 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抨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9.李贽在藏书中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该材料表明李贽的基本观点是 A.强调个性发展 B.批判理学虚伪 C.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D.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精华 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岳麓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