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pdf
《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 摘 要: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是继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词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豪放悲壮,然而刘克庄曾在辛稼轩集序中这样描述其词风:“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由此可见,稼轩词并不是单一的豪放,而是多样化并独具特色的。本文就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解读,并对其风格的形成原因作出探讨,希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关键词:辛弃疾词;艺术风格;形成原因;影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与苏轼
2、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曾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除此之外,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因此,他的词多抒发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同时他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总之,辛词是卓异的:“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气势的作品,而且以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了极富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一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辛弃疾继承
3、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并有所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善于陶铸经史子集语言,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进而形成了以豪放为主又兼有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1.粗犷豪放,热情洋溢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辛词的风格也以豪迈奔放为主。辛弃疾词豪迈奔放的风格表现在他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雄阔壮大的艺术境界,他的笔下,群山是“叠嶂西弛,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潮水是“望飞来,半空欧鹭,须臾动地鼙鼓”(摸鱼儿);景象是“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西江月),壮丽雄浑;江天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阔大高远;英雄
4、形象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战斗场面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还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的壮阔境界。辛弃疾的词读完往往给人一种亢奋的感觉,这与辛弃疾的爱国热情是分不开的,读他的词仿佛是在听他诉说心中的满腔热忱。说到豪放词,就不得不提到豪放派的另一个典型代表苏轼。辛词与苏词存在相通之处,他们的词同样洋溢着豪迈的气息。苏轼的词风对辛弃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苏轼生活的北宋表面上还算安定,而辛弃疾生活的南宋却是风雨飘摇,战火不断,这就导致了两人在豪放词上的区别。辛 刘克庄:辛稼轩集
5、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年 4 月第一版 韩富军:论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4 期 弃疾在苏轼豪放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及个人经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稼轩词。这一点古人早就发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个人感觉辛词的豪放,意境开阔,更胜一筹。2.沉郁悲壮,刚柔并济 辛弃疾适逢山河破碎之际,再加上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他的满腔报国热情无处释放,只能通过词来表达。因此,辛词多了一份沉郁悲壮的色彩。他的代表作破阵子
6、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此时的他壮志难酬,理想难以实现,心中的郁闷悲伤之情油然而生。词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辛弃疾恢复山河的雄心壮志和功业难就的悲愤之情。辛弃疾的许多作品都是描写南宋朝廷腐败无能,而自己报国无门,年华虚度的复杂之情。因此沉郁悲壮也是辛词的艺术风格之一。辛弃疾词刚柔相济的风格主要体现在那些抒发政治失意的悲伤和怨愤的作品里。他写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就是一篇巧用比兴手法,借物咏人,抒情寄怀的好例,被近人梁启超称赞为:“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
7、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表达了对南宋小朝廷昏庸腐朽,对投降派得意猖獗的强烈不满。表面上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这首词在风格上缠绵而悲壮,刚柔相济。虽然在表达方式上属于婉约词一派,但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来看却充满了豪放悲壮的色彩。可见,辛弃疾的词风格多变,刚柔并济,意境深远。3.婉约含蓄,朴素自然 辛弃疾除了豪放词之外,他的婉约词也写得十分出色。这类词主要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典型的代表作主要有清平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辛弃疾词 艺术风格 形成 原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