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测试(含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测试(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测试(含详解).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6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纽约科尼岛的旅游业崛起于 1890 年,发展到 1915 年,一位游客这样写道:“对占据游客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来说,这里是一个神奇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工人游客成为主体的原因是 A.生产率提高工人相对闲暇 B.关税保护促进了经济繁荣 C.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上升 D.彻底实现了社会平等公正 2.如图是 19 世纪末美国公司化运动中被合并公司的数量统计图。这一现象 A.导致了美国经济走向衰退 B.表明了政府支持公司重组 C.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完成 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3.有学者指出:“随着亚非拉人权的被践踏,欧美商业文化的出口和殖民权威的建立在同
2、步进行。好莱坞专家早在 1912 年就发现,好莱坞电影所到之处,对美国其它商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作者意在说明 A.电影业促进了殖民地文明不断进步 B.殖民统治有利于商业文化发展 C.列强借助文化影响力进行经济扩张 D.商业文化带来了殖民地的繁荣 4.1922 年,英国通过了史蒂文森法,在英属马来亚和锡兰控制橡胶产量,超过规定产量将提高税收;美国对此有组织地反对。这表明美国 A.国内经济消费不足 B.工业受损最为严重 C.预感经济危机到来 D.倡导自由贸易政策 2/16 5.下表是欧美四国生铁、钢、煤的产量的统计数据。其中,丁国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6.德国第一个垄断组织
3、卡特尔出现于 1857 年,1870 年增至 6 个,1879 年达到14 个,1890 年达到 210 个。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政府的大力提倡 B.工厂制度的普遍推广 C.海外广阔殖民地支撑 D.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7.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 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B.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8.下表是欧美四国生铁、钢、煤的产量的统计数据。其中,丁国是()生铁产
4、量(单位:千吨)钢产量(单位:千吨)煤产量(单位:百万吨)1871 年 1891 年 1871 年 1891 年 1871 年 1891 年 甲 860 1897 80 740 13259 26025 乙 1665 9203 69 4277 295 1409 丙 1564 4641 521 2352 370 942 丁 6600 7499 600 3200 127 186 3/16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9.“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等美国企业家辈出于 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5、10.1896 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其意在说明 A.德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德两国不应互设贸易壁垒 C.德国的经济制度较为先进 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遇到困境 11.19 世纪中后期,英国给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内的德国仿制英国品牌的次货打上“德国制造”的商标,结果,后来此商标却成为了制作精巧和质量优良的标志。这一变化表明 A.英国丧失了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B.英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C.德国工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步 D.德国注重维护
6、自主品牌的地位 12.19 世纪 80 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改变这一现状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3.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4/16 A.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B.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平衡 C.英国成为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 D.推动了世界交通及通讯方式变化 14.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
7、用和发明”。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 蒸汽机 汽车 汽船 电灯 A.B.C.D.1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主要有 造船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 A.B.C.D.16.下图是 1875-1913 年欧洲四个国家煤和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乙是 5/16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1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工业发展的发明是 A.内燃机 B.汽车 C.飞机 D.火车机车 18.下图中的 A、B、C、D 四条曲线代表的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B.英国、中国、德国、美国 C.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D.英国、德国、美国、中国 19.1913 年,美国
8、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由 1870 年的 23%上升为 38%,在世界工业中独占鳌头。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美国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世界贸易中心的建立 C.海外殖民掠夺的进行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20.1899 年,英国诗人吉卜林创作诗歌担负起白人的责任:“担负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该诗歌 A.鼓吹殖民扩张 B.歌颂勤劳精神 6/16 C.倡导民主政治 D.热衷宗教传播 二、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002000 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综合上述表格信
9、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合理,史论结合。)7/16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0、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53 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 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8/16 2
1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意大利人马可尼,16 岁时受介绍物理学家赫兹电磁震荡实验文章的启发,开始进行电磁实验。1895 年成功实现电磁波信号传递,并把传送距离扩大到 2.7 公里。1896 年,马可尼到英国并取得英国专利,1897 年,在英国成立了无线电报通信公司。短短 3 年,马可尼第一个使无线电投入商业实用,并使无线电信号越过英法海峡。马可尼没有满足,他把目光投向辽阔的大西洋。1902 年,试验成功,加拿大政府特地拨出 1.6 万英镑,让马可尼建立大功率发射台。英国和加拿大洲际无线 电通信成功后,美国也请马可尼主持建造无线电发射台。1903 年春天,从美国向英国泰晤士报用无线电传
12、递的最新讯息当天就可以见报。随后德国、比利时和刚果等很多国家也都建造了马可尼式无线电台,成百艘邮船纷纷采用马可尼装置,无线电开始成了全球性事业。摘编自波波夫与马可尼 材料二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交通和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在朝廷的支持下,直隶总督李鸿章在18 77 年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1880 年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之后还开设了电报学堂,中国近代电讯事业也由此开始。1881 年 11月,随着津沪电报线开通,中国第一条电报干线形成。此后,历经近十年建设,形成了连通江苏、浙江、福
13、建、广东四省的沪粤线,上海至汉口的“长江电线”,汉口经四川到云南蒙自的第四条干线和保定经太原、西安,兰州到嘉峪关的陕甘电报线等五大通信干线。至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前,除西藏等少数边陲地区外,大部分省和重要商业城市都已通电报,初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电讯网。摘编自邓绍根论晚清电报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可尼式无线电台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我国电讯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9/16 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01 年,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石油燃料绝对会彻底改变海洋战略。这是“
14、唤醒英国”的机会!他坚信,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从煤炭向石油转移。同年,在海军部的帮助下,英国商人诺克斯达西从波斯国王那里获得了为期 60 年的在波斯帝国全境勘探、获得、开采、开发、运输和销售天然气、石油、沥青和石蜡等产品的特属专有权利。它在全球层面的意义,可以与哥伦布在 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相媲美。摘编自丝绸之路部全新的世界史 解读材料,从“能源与国家的发展”或“能源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等角度,提炼一个与“能源”有关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0/16 试卷答案 1.A【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的大发
15、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发展,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工人阶级,让他们有了休闲度假的理念、时间和物质基础,故选A;关税保护会阻碍经济的发展,B 错误;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科技的运用给工人阶级带来了自由时间,休闲意识出现并发展,与人口上升无直接关系,排除C;D 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2.D【详解】根据题干中“19 世纪末美国公司化运动”可知,图表反映的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垄断(被合并公司的数量)的出现。根据所学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 D 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发展较快,导致了美国经济走向衰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同步 测试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