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香猪疫病防治规程(T-BMPIG T-BMPIG02—201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巴马香猪疫病防治规程(T-BMPIG T-BMPIG02—201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马香猪疫病防治规程(T-BMPIG T-BMPIG02—2019).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巴 马 香 猪 生 产 经 营 管 理 协 会 团 体 标 准T/BMPIG 022019巴马香猪 疫病防治规程2019-11-08 发布2019-11-18 实施巴马香猪生产经营管理协会发 布T/BMPIG 022019I前言本标准按GB/T 1.1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标准的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巴马香猪生产经营管理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巴马香猪生产经营管理协会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朱洪波、陆成权、王维。T/BMPIG 0220191巴马香猪 疫病防治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巴马香猪的疫病防治和检疫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巴马香猪的疫病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
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6584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动物疫病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2病原体能引起疫病的生物体,包括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3.3动物防疫动物疫病的预
3、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3.4猪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发热和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3.5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很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的病毒病,猪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临诊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隐性。3.6猪细小病毒感染T/BMPIG 0220192猪细小病毒病常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本身通常不表现症状,而是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流产或产病弱仔猪。3.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又名“猪蓝耳病”,是又病
4、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厌食、发热、繁殖障碍和呼吸困难,主要危害种猪和繁殖母猪及其仔猪。3.8猪流行性腹泻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分布广。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3.9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成年猪以隐性感染为主,也可表现为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3.10口蹄疫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主要通过直接或间传染。3.11猪水疱病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以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及
5、乳头周围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3.12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都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可达100%。3.13猪圆环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PCV)是引起新生乳猪的先天性颤抖和断乳猪的多系统消瘦综合征的病原。3.14日本乙型脑炎本病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猪表现流产、死胎及睾丸炎。传播媒介为蚊虫,有明显的季节性。3.15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几个血清群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的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的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点。3.16猪
6、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分为败血型、疹块型和慢性型三种。该病为人兽共患病,人感染后手部的皮肤出诊,称为类丹毒。3.17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T/BMPIG 0220193是由胸膜肺炎放射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特征。急性病猪死亡率高,慢性病例一般能耐过。3.18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高度致死性、坏死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和死亡率高。3.19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主要由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引起的猪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萎缩,尤其鼻甲骨的下
7、卷曲部萎缩为特征。3.20猪大肠杆菌病是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性传染病。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3.21猪气喘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变的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气候多变、阴湿寒冷的季节多发,饲养管理粗放及卫生条件不良也易引起此病。3.22猪附红细胞体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病、类边虫病等。该病主要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严重时导致死亡。3.23猪布鲁氏菌病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
8、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3.24猪沙门氏菌病猪沙门氏菌病,又名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临床上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和慢性腹泻。3.25猪肺疫又称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或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急性的以败血症、炎性出血和胸膜肺炎为特征。是多种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猪多发生在冬春、秋冬气候变化剧烈,阴湿寒冷季节,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3.26猪痢疾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或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黏液性或黏液出血
9、性下痢。3.27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蛔科蛔属的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发育停滞,甚至造成死亡。T/BMPIG 02201943.28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形线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横纹肌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线虫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3.29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在猪、牛、羊、狗、猫和人等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3.30疥螨病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以奇痒及皮肤炎症为特征,大小猪均可感染。3.31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存在于部分青绿植物和饲料中,当这些饲料保存和加工不当,动物大量
10、采食后,血液中的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组织缺氧而发生中毒。本病临床上多见于猪,俗称“饱潲病”或“饱潲瘟”。3.32食盐中毒猪摄入食盐量过大,一部分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液浓缩,循环障碍,缺氧,脑内水肿,导致一系列神经症状。喂给过多的泔水,酱糟、咸菜水以及饲料中添加食盐搅拌不均匀等,都会引起食盐中毒。4疫病防治4.1防治的基本原则4.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健全疫病防治体系。4.1.2坚持定期消毒,保持圈内干燥、清洁。4.1.3实行隔离观察,外购新猪入圈时,必须经兽医检疫,并隔离观察半月至 1 个月,确认无病时才能入圈与
11、原有健康猪群饲养。4.1.4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抗病能力。科学饲养,严格管理,保证饲养质量和饮水卫生,注意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工作。猪场内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它动物;猪场食堂不得外购生鲜猪肉及副产品。4.1.5病死猪的处理应符合 GB 16548 的规定,消毒按 GB/T 16569 之规定执行。死亡猪尸体,要在离场 500m 以外,1 米以下深埋。并对尸体表面和土层表面分别用 2%3%的 NaOH 溶液消毒。对已感染的用具、车辆及人员也要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4.1.6不从疫区购猪。4.2防治的主要措施4.2.1猪场的消毒消毒剂的选用和消毒方法见DB451227/T 22005;常用的消毒药
12、见附录A。4.2.1.1 环境消毒T/BMPIG 0220195猪舍周围环境每 23周用 2%NaOH溶液等消毒液消毒 1 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沟、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2%NaOH溶液等消毒液,每周更换 1 次。4.2.1.2 人员要求及消毒4.2.1.1.1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4.2.1.1.2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清洁道和猪舍时要更衣换鞋、脚踏消毒坑并经紫外线消毒(15 min)工作服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4.2.1.1.3猪场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动物疾病;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4.2.1.1.4严
13、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场,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取得防疫责任人的许可,并严格按照场内的消毒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4.2.2猪舍消毒4.2.2.1 空舍消毒每批猪调出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消毒。除粪清扫水洗干燥 2%NaOH溶液等消毒液消毒干燥进猪。4.2.2.2 带猪消毒每月进行带猪消毒一次,可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消毒进行喷雾消毒,喷雾的雾滴要求 50m100 m。4.2.2.3 走廊过道消毒每月用 2%NaOH溶液等消毒液进行消毒一次。4.2.2.4 用具消毒食槽、水槽等用具每天进行洗刷,定期用 0.1%新洁尔灭或 0.2%0.5%过氧乙酸等消毒液进行消毒。4.2.3免
14、疫接种免疫种类和程序见附录B。4.2.4寄生虫控制程序4.2.4.1 首次执行寄生虫控制程序的猪场,应首先对全场猪群进行彻底的驱虫。4.2.4.2 对怀孕母猪于产前 14 周内用 1 次抗寄生虫药。4.2.4.3 对公猪每年至少用药 2 次,但对体外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每年应用药 46 次。4.2.4.4 所有仔猪在转群时用药 1 次。4.2.4.5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药 1 次。4.2.4.6 新进的猪驱虫 2 次(每次间隔 10 d14 d)后,并隔离饲养至少 30 d 才能和其它猪并群。4.2.4.7 常用驱虫药、用法、用量见附录 C。4.3常见病防治措施兽医常规操作技术见附录D。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马香猪疫病防治规程T-BMPIG T-BMPIG022019 巴马 疫病 防治 规程 BMPIG BMPIG02 20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