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pdf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案 课 型 课 时 计划内容 单元课 1 1.浏览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主题及知识结构。2.速读主题课文和语文园地,初步了解大意。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艺术之美;能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艺术之美。学时课 1.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句子描述的情景,体会红艺术之美。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抓重点词句,体会文文章表达的美。4.自读自悟,领悟思想感情,能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5.从语言入手,深刻体会文本内涵,感受艺术美。整合课 2 交
2、流展示自己的课堂笔记,分享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各领域的艺术活动,能介绍一两个。本次习作要求是写我的拿手好戏,重点是先列提纲,然后再写,要把句子写通顺,重点部分写具体。学 科 语文 单 元 第七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单元课 课 题 艺术之美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浏览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主题及知识结构,欣赏书法作品。2.速读主题课文和语文园地,初步了解大意及知识要点。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艺术之美;能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艺术之美。学习 目标 1.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
3、。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句子描述的情景,体会红艺术之美。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抓重点词句,体会文文章表达的美。4.自读自悟,领悟思想感情,能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5.从语言入手,深刻体会文本内涵,感受艺术美。探究 问题 1.聊聊书法,看穿文字背后的美丽。2.怎样才能有条理地表达?应用 作业 1.收集各领域艺术相关内容。2.继续练习写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1.预习时在书上做批注笔记。2.观看川剧、京剧表演视频,分享美的感受。文化 阅读 同步拓展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及知识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为后面习作做准备。学生先感知,增加感性认识,然后学习技
4、巧和方法,尝试运用。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单元浏览,明确主题 1.首学:学生在课内自主浏览第二单元的主题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内容。活动一:单元浏览,明确主题 1.首学:教师布置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内容。思考: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2.互学:四人小组交流: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群学: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我们知道的和还想知道的内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4.共学:梳理单元知识结构。活动二:文本速读,初知大意 1.首学:学生在课内选择本单元你最想读的一篇文章快速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互学:同桌或四人小组
5、交流刚刚自己读的文章的主要讲了什么。3.群学:选择几个学生分别汇报自己读的文章主要内容,其余的进行评价。(评价从是否抓住了主要事情等方面)4.共学:练习概括主要内容。活动三:资料共享,丰富知识 1.首学:学生在课内默读搜集的关于红军长征的典型资料。2.互学: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3.群学:学生汇报展示、评价。4.共学:拓展方向。活动四:归纳内容,提升主题 1.首学:学生浏览,思考对革命岁月的新认识。2.互学:小组交流你的新认识。3.群学:学生汇报展示、评价。4.共学: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2.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学习。3.群学:
6、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本单元有几篇课文,有哪些活动组成,我们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是什么?4.共学: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梳理单元的知识结构。活动二:文本速读,初知大意 1.首学:教师布置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快速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同桌或者四人小组学习。注意要抓住主要的内容说,或者选择关键词进行串连,或段意归并。3.群学: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主要内容应简洁,避免讲故事或复述课文。4.共学: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抓主干,忽略细节。活动三:资料共享,丰富知识 1.首学:教师布置什么要求?2.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交流。3.群学: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4.共学:教师引
7、导学生拓展的方向。活动四:归纳内容,提升主题 1.首学:教师布置浏览并归纳单元内容。2.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交流。3.群学: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4.共学:从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中你学到了什么?写法写活动。板书 设计 8.第七单元 重温革命岁月:单元知识:文言文二则 结合注释、资料理解文言内容 月光曲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体会音乐之美 京剧趣谈 了解京剧,感受国粹之美 教学 后记 学 科 语文 单 元 第七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学时课 课 题 文言文二首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意思的点拨,进而读懂文言文所写内容。2.理解内容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讲
8、故事。3.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从中感受音乐之美,友情之美,实践见真知之美。学习 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意思的点拨,进而读懂文言文所写内容。2.理解内容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3.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从中感受音乐之美,友情之美,实践见真知之美。探究 问题 如何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描述的情景,体会人物间惺惺相惜的情感。应用 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善摘录笔记。3.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的作业。4.查找资料,拓展了解不同领域的艺术美。文化 阅读 阅读同步拓展阅读 学习 重难点 1.理解内容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2.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从中感受音乐之美,友情之美,实
9、践见真知之美。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读诗句后谈体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学生齐读课题。生按照学习要求读文,划节奏,再读。(预设答案:再也不弹琴了。)(预设答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学生交流分享方法 预设(1)我读懂了“伯牙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
10、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3.出示(板书第一则的题目:伯牙鼓琴)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 巍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 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6.点名读,齐读。四、初解知音,理
11、解课文 1.点播重难点词语意思。如“绝弦”的意思。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师:读了这一句,同学们有同学要质疑吗?伯牙弹得好吗?锺子期会欣赏吗?我们看下去就懂了。(2)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预设: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预设答案:还会有 1:鸟语
12、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2.断了他的心弦。3.断了他的希望。)生朗诵:4.结合注释交流文言文意思。(板书: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体会人物间情感: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很好,很棒!)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生自由发表意见。)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1)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
13、吧?还会有哪些景色?(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
14、地读最后一句。)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
15、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乐,教师深情朗诵)六、积累背诵,拓展延伸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2师:听了你们的见解,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
16、文。(生齐读课文。)3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典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总结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习书戴嵩画牛。1.初读课文,结合注释,读通句子 2.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3.自读思考,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戴嵩的画在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杜处士很喜欢这幅画?这幅画上是什么?画上是斗牛。大画家画出的牛应该是非常逼真的吧?可能一般人都这么认为。但有人指出了画面的错误之处。谁这么大胆?戴嵩的画错在哪儿?“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