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pdf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2知道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3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概括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4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条件(1)社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政治和经济大变动。(2)阶级基础: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3)文化基础: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出现了私人讲学。2概况(1)诸子百家:社会上形成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2)百家争鸣:各学派互相诘难、
2、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3意义(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1)思想核心:“仁”,即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2)政治思想 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3)教育贡献: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孟子和荀子(1)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孟子 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提出“性本善”,主张实行仁政
3、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 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提出“君舟民水”论断 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2)历史影响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1)春秋时期:老子 哲学观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政治主张:提出“无为而治”,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辩证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战国时期:庄子 继承和发展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等差
4、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法家(1)代表:韩非子。(2)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3)评价: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点拨“百家争鸣”的含义和实质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众多的学派;争鸣是指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层和政治力量,针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辩论中相互融合。“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思想斗争。思考 1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5、,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材料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其实质是什么?提示:主张:“克己复礼”。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点拨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现代的“民本”思想含有民主、自由、平等、公平的原则,而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只是为统治者服务,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辨析 老子的“无为而治”(1)“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2)“无为”是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有一定的合理性。思考 2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备受冷落,法家却受推崇?提示:儒家学说以“仁”
6、和“礼”为核心,强调以德治国,这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法家主张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符合当时诸侯国的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小结“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题一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比较 核心必记 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阶级属性 没落的 奴隶主 贵族 新兴 地主 阶级 新兴地主 阶级 主张 仁的 思想 仁者 爱人
7、仁政 仁义和王道 民本 思想 为政 以德 民贵 君轻 君舟 民水 人性论 性近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地位 至圣 亚圣 儒学集大成者 史料印证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材料一反映的是孔子“仁”的思想,倡导以德治国,反对统治者任意刑杀。材料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反映了孟子主张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本
8、意识。材料三 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荀子议兵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大略 思考:相对于孔孟“仁”“仁政”的思想,材料三中荀子的思想有何特点?提示:特点:荀子主张“德”“法”并用,恩威并施,其思想更多地吸收了法家思想。主题二 诸子百家中的治国理念及其阶级性和现实意义 核心必记 治国理念 阶级性 现实意义 老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治国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表现出没落、消极的情绪,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孔子(儒家)提出“仁”和“礼”
9、,推崇“德治”,主张“克己复礼”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利益,要求缓和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 孟子、荀子(儒家)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望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要求 博爱、注重(教育)人才、反对战争、节俭等都有现实意义 韩非子(法家)主张变革,提倡“法治”、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加强封建集权的愿望 对于当今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其变革精神值得提倡 史料印证 材料一 孟子载:“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
10、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解读:材料一中孟子主张以仁政来治理天下,并按照这些要求来做,能够抵御秦楚的强兵。这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理念。材料二 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解读:材料二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具体表现为不尚贤、愚民思想,表达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材料三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思考:材料三的思想与哪一学派相吻合?强调如何治理国家?提示:法家;主张实行严刑峻法,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11、随堂达标验收 题组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等。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A经济大发展 B政治大动荡 C文化大繁荣 D社会大变革 解析:选 D 这些成语典故中虽然很多反映了诸侯纷争的事实,但是“毛遂自荐”“朝秦暮楚”说明当时用人机制发生了变化,而“奇货可居”反映了商业发展情况,故只有 D 项能够完整概括各方面的因素。2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