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pdf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 月光曲 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2.本单元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伯牙鼓琴。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艺术相关。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每篇课
2、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内容 教学要点|课时 教学建议 21.文言文二则 两则文言文分别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牧童指出名画错误的故事。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心情,想象故事中描述的美好景象,体会艺术之美,背诵伯牙鼓琴。2 学生通过朗读、结合注释、讨论探究等多种方式学习文言文,自学为主
3、,教师指导为辅。22.月光曲 课文为我们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重2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点是学习第 9 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背诵着一段。2.抓重点词句,体会音乐描绘出的美好画面。23*.京剧趣谈 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1 引导分析第一部分,自主练习读懂课文;用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学 习第 二部分。¥口语交际 同学之间通过口语交际了解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学习欣赏名家作品,谈一谈学习书法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书法的好处。1 出示图片,学生欣赏书法作
4、品,引出话题。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指导。习作 写出作文 我的拿手好戏,要求句子通顺,重点突出。1 根 据 题 目 先 思考:什么是拿手好戏,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怎样炼成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做到详略得当。列出提纲,再写作文。语文园地 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学习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说出意思;学习运用合适的说明语言说明事物;理解积累一些与艺术有关的词语。1:学生从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先谈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加深认识,增长新知。21.文言文二则 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背诵伯牙鼓琴。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
5、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文化艺术之美。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艺术之美。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读题解题(1)读好课题,强调“鼓”的读音。(2)齐读课题。(3)理解“鼓琴”“伯牙鼓琴”的意思,引导质疑。2初读感知。(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锺子期死,伯牙
6、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理解“复”“足”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三、高山流水遇知音 1感受语言。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呢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2)聚焦“鼓”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富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渗透“太山”“流水”的文化意味,感知这
7、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读着这个巍巍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流水在古文里边特指江河。我们会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 2体验“知音”。,(1)理解“善”和“志”,体味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2)聚焦“善哉”,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理解锺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
8、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2想象补充。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四、朗朗诵歌怀知音;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它!2熟读成诵。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五、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9、第二课时 一、欣赏名画,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几幅名画: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2.学生欣赏,谈感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名画有关的一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伯牙鼓琴的 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白一个道理或意境。3.学生自学课文。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好:所宝:曝:拊掌:云:奴:婢:2.交流共议。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
10、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写什么 蜀中:四川。戴嵩牛:戴嵩画的牛。;预设:四川有个姓杜的有德才的人收藏了几百种书画。这位杜处士收藏了戴嵩的名画牛,他特别喜欢,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从课文哪两个地方能看出杜处士特别喜欢戴嵩的牛 补充讲解戴嵩和斗牛图,学生明确其地位和价值。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有什么反应(拊掌大笑)一般人见了戴嵩画的牛会是什么表现(惊叹,夸赞戴嵩画得好。)牧童在笑什么(他笑戴嵩画错了。)牧童为什么认为戴嵩画错了(斗牛的力气用在
11、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牧童怎么知道斗牛的样子(因为牧童经常观察斗牛,熟悉斗牛的样子。)你相信牧童的话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议论,引导学生深度分析牧童的话。)听了牧童的话,杜处士有什么反应先想象一下,再回答。(杜处士没有生气,他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有道理。)指导:我们要学习杜处士,遇到问题不要急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这句话中的“奴”“婢”分别指什么样的人(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是“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并且说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句话(这是作者从这件事
12、得到的启示,他想把他的启示告诉我们,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1.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迷信权威;要勤于观察;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遇到问题要冷静分析。)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2.你还知道与课文类似的事情吗写给大家看。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22.月光曲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2.学习掌握 9 个生
13、字,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继续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教学重点: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2.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教学难点:1.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教学准备:1.贝多芬的资料。2.奏鸣曲月光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俗话说: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那皎洁的月光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情思。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写下一首和月光有关的古诗-静夜
14、思,你们能把它朗诵出来吗 听了你们的诵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月光如水,轻轻地洒在床前;诗人站在窗前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和月光有关的课文 月光曲。(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步感知,学习新课 在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那么,这首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95 页,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从第一自然段当中你知道了什么讯息。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 3.
15、“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3.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读书思考
16、: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主要表现在:(1)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2)】(3)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3.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
17、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 自然段,然后回答。五、出示要求,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亮相一部分课文,看看作者讲出了京剧的什么艺术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说员,要向外宾们介绍京剧的这种艺术特色,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讲呢 2.提示学生注意讲出以下两点:)(1)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演员的动作忽然停止。此时无声胜有声。(2)双方交战,一方败阵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杂技”,凸显人物英雄气概。3.学生当解说员,模拟场景练习解说。4.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京剧艺术特色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题 聊聊书法 课型、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搜集
18、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古代著名书法家和名家作品。2.在交际过程中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学 重点¥了解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一些情况。教学 难点 感受书法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具 准备 课件(书法家及书法作品图片)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分钟)一、出示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 【课件 2】一组古代书法家作品图。2.教师谈话: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七 单元 教案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