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pdf
《试论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 试论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史小平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望城 410200 摘要 诗歌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块至宝,如何跨越时空翻译这些诗歌,不仅是对译者中英语言能力的挑战,而且是对译者中西文化内涵的挑战,更是对译者中西文化的不同感和文化自觉度的考验。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动身,以具体的译例来验证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适应性。关键词:目的论;诗歌翻译;翻译策略 On the Influence of Skopos Theory o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SHI Xiaoping Hunan Information Colle
2、ge,Wangcheng,Hunan 410200 Abstract In 1970s Vermeer,a founder of Functionalism,established skopos theory.which is a kind of translation viewpoint that considers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and focuses on the function or function that the translation tends to achieved.This paper tries to exp
3、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skopos theory on the poetry translating.Key wordsSkopos theory;poetry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radegy 引言 二十世纪 70 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密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聚焦于翻译目的的选择上,以为翻译进程中利用的翻译的方式和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它对翻译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笔者试从中西方诗歌的翻译为例,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 探讨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一 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是弗密尔二十世纪 70 年代创建的,他指
4、的目的是指某个译文或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按照弗密尔的分析,翻译行为可能有三种目的:(1)翻译进程中译者的大体目的(如可能是“为了谋生”);(2)目口号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可能是“为了启发读者”);(3)利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如“为表现源语结构上的特点而采用直译法”)(Vermeer1989a:100)。弗密尔以为:翻译不能被看做是语言间一对一的转换,而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因此需要有一种文化的理论来解释交际情景中的具体问题和言语和非言语情景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弗密尔将其理论称为目的论的原因。弗密尔以为人类活动是有目的的
5、,是发生在必然情境下的行为。他提出的目的论包括目的、连贯、忠实三大原则,目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其他原则都从属于目的原则。在翻译中决定翻译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众或称为预期的目的语接受者或听众,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要。每一个翻译作品都是针对预期中的听众的。因此翻译是在“目口号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文本”(Vermeer1987:29)目的论问世以来,褒贬不一。诺德1997 年归纳总结的十条批评,其中有一条:功能目的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下文将以具体的译例来验证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适应性。二 中西语言及文化特点比较 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研究。对两钟语言不同的地方
6、的深刻熟悉,有助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3 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许多中外学者以为,英汉语法最大体的不同是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的对比。重形合的语言注重以形显意,句子各成份(包括单词、短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腕来直接标示,句子结构比较严谨但缺乏弹性;重意合的语言注重以意役形,句子各成份之间靠隐性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来间接显示,不用或少用关联词,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但富有弹性。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此周密规范,采用的是核心句法”(连淑能 1993,46)。和英语的形合形成
7、对照的是汉语的意合,即“造句注重意念连贯,不要求结构齐整,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因此流泄铺排,采用的是散点句法”(连淑能 1993,46)。有些语言学家用植物作比,把英语句子的结构称为“葡萄型“结构,意为在短短的骨干上派生出长长的枝蔓和丰硕的果实;汉语句子因为很少叠床架屋,节外生枝,而是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延伸,因此被称为”竹竿型“结构(王寅1990,42)。翻译意味着文化的比较。汉英语的这种语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而反映了哲学观和文化心理的不同。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主客统一,西方哲学强调“人物分立”,主客对立。如季羡林先生说: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
8、方则是分析的。基辛格博士以为: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异”中求“同”,西方人则是“同”中求“异”。从根本上了解英汉语言和思维习惯的大体不同,对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三 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适应性 在中国人看来,人的“思”、“意”、“情”、“志”“神”、“气”等等都与“言”一脉相通,互为内外内外。第一,汉语注重主体意识,而不执着“意”与“形”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4 的丝丝入扣,讲求“尽在不言中”汉语主体意识注重以“以意役形”的意念机制,从思维和认知方式来讲就是主体意识的踊跃运筹,没必要期待“形”来作终端规管和制约。第二,汉语注重“意”,所谓“以意为主”就是形成主轴。这里的“意”有三
9、层意思:一是指内容,所谓“意定形随”(内容决定形式)或“形随意定”(形式无法超越内容);二是指情义,情寓于意;三是指意念,以言表意述志,是指交流中的人要用自己的意念、意识去意会、解读对方之志。第三,重直觉感应、重交流中的语感。中国人的审美形态是将客观世界的美内在化、自然人化,赋以“生命的真实”。汉语表现的就是这种艺术,也是与维根斯坦所谓的“生活形式”最切近的艺术:汉语中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常常是最富于美感直觉的表达式,咱们只要读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如有情天亦老”就可以领略一二。汉语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演绎的最佳工具。弗密尔以为:无论何种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译 目的论 诗歌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