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1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pdf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1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题点1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题点 1 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 -1-题点 1 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 词语辨析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给词语在词典里的意思都差不多,但在具体使用上略有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词义角度(词义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适用范围和对象角度(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色彩角度(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功能角度。准确辨析词语,须抓住这些细微处并联系具体语境。必备知识建构 关键能力突破 问题一近义成语辨析角度不清【例 1】(2020 全国卷,有改动)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中国人之所
2、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 ,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 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3、A。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B.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 C。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 D.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 202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题点 1 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 -2-我的答案 作答理由 精准抢分 近义成语辨析的六大角度 1.注意成语意义的侧重点 近义成语尽管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意思没有绝对相同的,因此,抓住近义成语之间的细微区别,也就轻松地选出答案了。比如:“深思熟虑”和“深谋远虑”,前者侧重考虑得多、详细;后者侧重考虑得深远、长久.2。注意成语的语体色彩 成语的语体色彩
4、主要为两种:书面语和口语。可以根据文段中语体的要求,从而做出选择。比如:“进退维谷”和“进退两难”,前者是书面语;后者为口语.3。注意成语意义的轻重程度 词义有轻重,可根据轻重,选出适用的成语。比如:“妄自菲薄和“自暴自弃”,前者在看轻自己上程度较轻;后者则严重到放弃自己了,程度较重。4。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以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看清语段需要的是哪一种感情色彩,比如:“夸夸其谈”和“侃侃而谈”,前者为贬义,后者为褒义。5.注意成语的所指对象 大多成语的指向很明确,有的对象为人,有的对象为物,有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为物。比如:“宵衣旰食”和“勤勤恳恳”,前者指君王勤于政务
5、,后者适用范围较广。再如:“鱼龙混杂”和“鱼目混珠,前者指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后者指事物以假乱真。6。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 有的成语只作状语,有的成语只作谓语,有的成语只作修饰语,有的成语不带宾语.比如:“轻而易举”和“驾轻就熟”,前者作状语,多放在谓语之前,如“他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挑战”;后者作谓语,如“他做什么工作都能驾轻就熟”。在做近义成语辨析题时,以上方法并不是独立使用的,也可多方面综合使用,另外,语境是更重要的限制和决定因素。202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题点 1 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 -3-思维流程 分组 词语本身角度 语境角度 第 一 组
6、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侧重时间上前后的相承相继.此处用来形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用“互为一体”更恰当.互为一体:。第 二 组 薪火相传:。此处语境侧重代代相传的连续性,而非勇敢向前,故选“薪火相传”。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第 三 组 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此处侧重弘扬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重现繁荣,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故选“繁荣昌盛”.繁荣昌盛:。第 四 组 源远流长:。此处语境是突出中华文化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
7、的独特性,用“源远流长更合适.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满分答案 问题二近义词语辨析方法不明 202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题点 1 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 -4-【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一看到新华书店的招牌,就想起儿时无数个周末的阅读时光。在安静的书架间,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务工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读者。在书香的氤氲中,他们获得同样的 。从书香出发,一个城市 的公共文化服务,犹如阳光雨露,赋予城市活力,你我心灵。仅仅有钢筋水泥,还不足以 一个美好的城市.A。滋养 提供 滋润 打造 B。滋润 打造
8、滋养 提供 C。滋养 打造 滋润 提供 D.滋润 提供 滋养 打造 我的答案 作答理由 精准抢分 辨析近义词语的四个技巧 1.存同求异,分析构词要素 如果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可以将相同的字眼放下,分析不同的词素,“止”意为“停止”,“制”意为“控制,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辨析。2。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 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一个探讨的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使用的语境自然不一样.3.牢记词语的搭配对象 有
9、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找不出明显差别,就可从搭配的对象考虑。比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就偏向泛泛而言;“钟情”指的是爱情,“衷情”的对象则宽泛得多;“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 202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题点 1 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学案 -5-很多时候,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的时候反而容易看清其本来“面目”。“一见钟情”仅指爱情,“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范围之广。面对一些追求含蓄蕴藉的两字短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进行辨析,也是一种重要的辨析手段.
10、思维流程 分组 词语本身角度 语境角度 第 一 组 滋养:供给养分,补养。如滋养身体。养分。滋养,一般用做拟人的修辞.滋润:含水分多,不干燥。如滋润的土地;增添水分,使不干枯。此处语境的使用对象是“书香”,对人有培养的作用,故应选择“滋养”。第 三 组 语境中,表述的是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犹如阳光雨露一样,故应选择“滋润”.第 二 组 提供:供给(意见、资料、物资、条件等)。打造:。根据宾语搭配,应是“提供服务”,故应选择“提供”。第 四 组 根据宾语搭配,应是“打造城市”,故应选择“打造.满分答案 问题三不知现代汉语虚词如何辨析【例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1、就世界本身而言,它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一切事物皆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美术在本质上不是时间性的,而是依靠静态的形体进行创造.作为空间性的艺术,美术往往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瞬间“定格下来,,仅仅是对人或事物在其流变过程中的某一顷刻的表达。如库尔贝的名画奥南的葬礼就仿佛是随意地截取了现实的一个片段。,在另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中,人们可以注意到艺术家对所谓的“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的苦心经营。正是 艺术家选择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作品就是由此调动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的.202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语言文字 运用 客观 选择题 词语 辨析 语境 限制 细微 区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