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教学设计.pdf
《高一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教学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 第三单元第三课 托物寄情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主要涉及美术与自我的关系,即艺术家个人经历造成的内心世界是如何在其美术 作品中体现的。主要包括“言”志(王冕墨梅图、项圣谟大树风号图、郑思肖墨 兰图、任仁发二马图、龚开骏竹图)、“抒”情(徐谓墨简萄图、八大山人安 晚帖、凡高艺术家的卧室、菲利普格斯顿画家的桌子、库淑兰剪花娘子)、“激”情(胡一川到前线去、李桦怒吼吧,中国、徐悲鸿奔马)三个部分。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方式,并能够独立通过这些隐晦的 图式发掘艺术家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从而学会解读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意”
2、:并形成搜索背景材料的意识、养成结合艺术家的生平进行欣赏的习惯。三、教学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的,以及这些隐晦的表达方式与图 像的关系。教学难点:美术作品中渗透出的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审美价值。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准备:相关的多媒体图片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导入:Q:如果让你选一种动物代表你自己,你会选什么动物?为什么?(学生的属相:蛇、马)回答:“猪,能吃能睡。”“螳螂,生命力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艺术家个人经历造成的内心世界是如何在其美术作品中体现的,也 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一一托物寄情。很多学生会选择马。P65思考与交流:本课中三幅有关
3、马的中国画分别作于不同的时期,但都寄寓了画家 的心志。请仔细观察作品,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色彩、构图、笔法、立意及当时的社会环 境等方面来分析比较他们8 的异同。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二马图,骏骨图,奔马,比较分析:动物没有人的情怀,但是人常借动物来隐喻一些自己的情怀。二马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前边绘一匹橙白花斑色肥马,神气十足地迈着 轻步:后边画一匹棕褐色瘦马,筋骨可见,垂首,疲惫不堪地跟着。画家通过不同的敷色 与细行描写:给肥马饰以满身美丽斑纹,让其缰绳作轻松自如地垂落于地,突出展示肥马 颇受主人青睐,随时重用,踌躇满志,;而瘦马轻染单一棕色,其缠绳则作缠绕于脖子上 成一圈又一圈状,深
4、情地暗喻着瘦马虽无人问津!这些正是当时元代社会的折射,也是画 家思绪情意的深切反映。骏竹图是宋末元初时画家对自己心境的一种自喻。画后自跋云:“经言马肋贵细 而多,凡马仅十许肋,过此即验足。惟千里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画骨,渠能使十五 肋现于外。现于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异,顽劣非所讳也。”诗和瘦马共 同倾吐了老无所用的惆怅,往日身经百战,今不知主将尚在何方,被“弃之大泽”,只有 默默地回忆往日的鼎盛年华。而徐悲鸿的奔马,作于1941年,当时正是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 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 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
5、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第二次会 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 当头,心急如焚。所以便连夜创作了这幅奔马以激起整个民族的抗战之心。画中奔马动 感十足,充满着冲击力,似乎正要冲出画面。因为他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 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也 就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所谓“悲鸿奔马,同仇敌竹”!马是徐悲渡驾轻就熟的题材,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画了不下千幅马速写,并仔细研究 马的解剖结构,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细审其动态与神情。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分析 与综合
6、能力,将西画高超的写实技巧与中国画之笔墨结合起来。作品 二马图(任仁发)奔马(徐悲鸿)骏骨图(恭开)色彩 着色 水墨 水墨 构图 对角线构图,突出强烈的动势 笔法 工笔 写意 小写意 8 立意 用马的形象来比喻官 吏的廉与贫 马具有奔腾的气势,是民族精神 的象征。抒发的是才华无以施展的 痛苦。社会环境 元代,吏治腐败。抗战时期,面临民族存亡的重要 关头。宋末元初,面对外族入侵却 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二)讲授新课 Q:托物寄情,那“物”到底有哪些物呢?学生:“动物、植物、景物、人物”1)植物的人格化 Q: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四君子,就是梅兰竹菊四种植物
7、。为什么它们能博得文人雅士的喜爱呢?那是因为它 们虽然只是植物,但各自乘性,却别具君子之风。梅(傲雪):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梅花以其“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 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兰(高洁):以它那朴素、清香的品格赢得文人对其青睐、更有很多画家通过画兰花表达自 己高雅的性情、崇高的志向与竹气。(比喻人品清高 竹(虚心、劲节)(比喻“气节”)竹子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以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其内涵已形成 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另外
8、,竹子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 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也能给人一种无限舒适和惬意的感受,所以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菊(傲霜)清雅高洁,花形优美,色彩绚丽,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风亮节、清雅洁身的 象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直是文人雅士所向往的那种无拘无束、不受尘世沾污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梅兰竹菊”四君子,他们有着共同的风流傲骨,或清瘦冷清,或悠然不群,如同人 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未曾到达,心驰神往。所以我们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应学会去感受 作者深深的君子情怀。可见它们都是有象征含义的。出示墨梅图 8 Q:梅花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作者要画成
9、“墨梅”?画而上除了梅花之外,还有许多文字,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出示王冕的题画诗。师: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 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行。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 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行正是作 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华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 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解释: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王冕是借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但在这里又赋 予了新的含义:“不要人夸好颜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可见此图具有人格象征 的含义。Q:是不是每个
10、人都可以这样画?王冕这样称赞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结合王冕 的背景材料说明他与元朝统治者的不合作。)出示黑兰图 Q: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解释“无根兰”的来历,说 明兰花对郑思肖的特殊意义。郑思肖是宋元交接时期的人物,号“所南”,是怀恋南宋王朝的意思。他的“标准品 牌是无根兰,也就是说画的兰花没有根和泥土,别人问:根和泥土到哪里去了?他 回答说,被番人(指蒙元统治者)掳去了!所以他画的兰花,除了表示一种高洁的品格之 外,还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小结:遗民美术作品中的悲凉心境:遗民在思想上大多对前朝抱着敬重和怀念之心,所以在新的时代往往不与新的统治者合作,在外族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托物寄情 美术 鉴赏 第三 单元 寄情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