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规范(T-CADERM 3039—202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规范(T-CADERM 3039—2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规范(T-CADERM 3039—2020).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发布 T/CADERM 3039-2020 团 体 标 准 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 crush syndrome 2020-6-23 发布 2020-07-23 实施 ICS 11.020 C 05 T/CADERM 3039-2020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及定义.1 3.1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1 3.2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
2、MPARTMENT SYNDROME.1 4 总则.2 5 发病机理.2 6 临床表现.2 6.1 骨筋膜室综合征.2 6.2 低血容量.2 6.3 深色尿.2 6.4 肾功能不全.3 6.5 其他表现.3 7 诊断.3 7.1 诊断原则.3 7.2 临床诊断.3 7.3 实验室诊断.3 8 早期现场救治.4 8.1 治疗原则.4 8.2 补液治疗.4 8.3 防治高钾血症.4 8.4 预防急性肾损伤.4 9 入院综合治疗.5 9.1 病情判断.5 9.2 外科干预.5 9.3 血液净化治疗.5 9.4 抗凝治疗.7 9.5 容量管理.7 9.6 停止血液净化治疗的指征.8 10 ICU 管理
3、.8 11 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的预防.9 11.1 预防目标.9 T/CADERM 3039-2020 II 11.2 预防措施.9 12 心理干预与康复.10 参考文献.11 T/CADERM 3039-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提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急救中心、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天津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急救分院、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
4、中日联谊医院、江苏邳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石家庄市急救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武汉市汉阳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西安急救中心、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
5、第二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德市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保国、王天兵、刘中砥、黎檀实、张殿英、王传林、朱凤雪、王进、都定元、张连阳、张茂、白祥军、桑锡光、王继东、程树杰、王芳、曾元临、陈海鸣、孙鸿涛、李金满、孙洪江、陈聚伍、陈仲、李中明、钟章荣、张可、李兵、徐峰、王伟、梁旭光、项舟、刘寒松、周东生、连鸿凯、邵标、钟永富、郝晓云、白祥军、王鹏、李峰、高劲谋、党星波、荆珏华、李世和、吕传柱、王海峰、齐志明、王斌全、赵小纲、马信龙、李占飞、邓进、朱悦、吴光辉、崔树森、张亚军、王艳华、黄伟、
6、肖镭、刘斯、张克云。T/CADERM 3039-2020 IV 引 言 挤压综合征多发生在地震等灾害性事件,为创伤以外最常见的地震后致死原因,故积极防治挤压综合征对于改善伤员的最终预后至关重要。为规范我国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升医务人员对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和救治能力,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T/CADERM 3039-2020 1 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现场救治流程,入院综合治疗,ICU 管理以及预防措施等。
7、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对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2013 年 中华医学杂志 3.术语及定义 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挤压综合征 crush syndrome 地震、建筑物或山体倒塌、交通事故等灾害事件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造成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长时间受到挤压,出现以肢体肿胀、坏死,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以
8、及急性肾损伤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3.2 骨筋膜室综合征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T/CADERM 3039-2020 2 4.总则 挤压综合征治疗的目标是中断病理发展,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挤压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院前急救主要包括补液、药物治疗和患肢局部处理,而院内救治的关键是患肢减压、血液净化和保护肾功能。5.发病机理 挤压综合征的核心环节是横纹肌溶解,引发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导致有效循
9、环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并发症。挤压综合征见于 30%-50%的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病例中,常见于地震、矿难、车祸等灾害之后。6.临床表现 6.1 骨筋膜室综合征 创伤性横纹肌溶解最典型的局部表现是肌肉肿胀、缺血导致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症状典型患者可能存在受累肢体的“5p”征,包括苍白、无脉、疼痛、麻木及后期瘫痪的症状。6.2 低血容量 一部分患者由于缺乏液体摄入加上体液持续丢失导致低血容量。还有部分患者中肌肉损伤部位的第三间隙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会显著加重低血容量,通常在创伤性肌肉挤压缺血解压后发生。6.3 深色尿 肌肉损伤或坏死导致的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可引起肾
10、小管坏死,导致特征性红色或棕色(甚至黑色)尿,尿液分析可显示色素性颗粒管型。T/CADERM 3039-2020 3 6.4 肾功能不全 根据肌肉损伤严重程度不同以及有无容量不足和/或其他基础共存疾病,肾功能不全可有不同表现。轻度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浓度轻微升高,重症患者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损伤,需行血液透析。6.5 其他表现 其他全身性表现可能包括: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理创伤等等。特征性生化异常包括高钾血症(可能危及生命)、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偶尔随后在恢复期出现高钙血症)、高肌酸激酶水平和低钠排泄分数。肌红蛋白的半衰期较短且其血浆清除速度
11、很快,因此极少检测到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升高。7.诊断 7.1 诊断原则 创伤性挤压综合征需综合受伤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挤压综合征常常合并肢体、胸部和腹部等多脏器损伤,多专业、多学科的联合参与对伤员分诊、病情诊断十分关键。7.2 临床诊断 有长时间受重物挤压的受伤史,并符合挤压综合征临床症状者,即可诊断为临床病例。7.3 实验室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满足以下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者,即可诊断为确诊病例。a)持续少尿或无尿,并且经补液治疗尿量无明显增多;或者出现红棕色、深褐色尿。b)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c)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钾、尿素氮水平升高。d)伴
12、有急性肾损伤。T/CADERM 3039-2020 4 8.早期现场救治 8.1 治疗原则 合理外科干预,尽早补液治疗,防治高血钾,预防肾功能衰竭。现场有条件时可以根据情况行截肢、血液净化治疗。8.2 补液治疗 8.2.1 尽早实施,发现伤员后如不能静脉补液,应进行口服补液。8.2.2 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给予 10ml/kg/h15ml/kg/h 生理盐水静脉输注。8.2.3 首选液体为等渗性生理盐水,除非存在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扩容维持生命体征的情况,否则一般不选择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类);避免使用含钾的液体进行液体复苏。8.2.4 对于合并高钠血症、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患者,依据实际
13、情况补充 5%葡萄糖和 5%的碳酸钠,适当补充 10%葡萄糖酸钙。8.3 防治高钾血症 8.3.1 长时间挤压的患者可先行在受压肢体近端短期使用止血带,防止因横纹肌溶解产生的钾、肌红蛋白等进入血液循环。8.3.2 尽快进行心电图和血清钾的检测,明确高血钾的诊断。8.3.3 给予阳离子交换树脂(降钾树脂)15g 口服。8.3.4 静脉通路建立后,给予 10%葡萄糖 20ml40ml+10%葡萄糖酸钙 10ml40ml 静脉注射;其后给予 5%碳酸氢钠快速静滴;再给予 50%葡萄糖 50ml+10%葡萄糖 100ml+普通胰岛素 8 单位10 单位,维持静滴。8.3.5 有尿的伤员,给予呋塞米注射
14、液 20mg40mg 静脉注射。8.4 预防急性肾损伤 8.4.1 碱化尿液:给予碳酸氢钠(第一天总量为 200mmol300mmol,相当于 5%碳酸氢钠 300ml500ml)静滴,维持尿液 pH 在 6.5 以上。T/CADERM 3039-2020 5 8.4.2 渗透性利尿:尿量超过 20ml/h 时给予 20%甘露醇缓慢静滴(甘露醇 1g/kg/d2g/kg/d,输入速度小于 5g/h),甘露醇超过 200g/d 时可能会引发急性肾损伤,只有在能够密切监测时才可使用甘露醇,少尿或无尿患者禁用甘露醇。8.4.3 保持尿量至少 200mL/h 以上,如补液 3000mL 以上仍无尿,应
15、考虑实施血液净化治疗。8.4.4 解救后,应尽快将获救伤者撤离灾害现场。检查生命体征,并行初始评估确定所需内科与外科干预的程度与类型。对存活可能性低的伤者按照伤情程度进行分诊,以确定应当优先接受治疗的个体。此后应当对伤者进行初始系统评估,以确定有无危及生命的损伤,确保需要急诊救治的优先进行。9.入院综合治疗 9.1 病情判断 9.1.1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标准:外伤后肢体肿胀严重,剧烈疼痛;被动牵拉试验阳性;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测压时骨筋膜室内压明显升高。9.1.2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48 小时内血肌酐升高绝对值0.3 mg/dl(26.4mmol/L),或血肌酐水平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规范T-CADERM 30392020 严重 创伤 挤压 综合征 早期 诊治 规范 CADERM 3039 20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