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精品教案.pd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精品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精品教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6 忆读书【教学目标】1.认识“舅、斩”等 14 个生字,读准 3 个多音字“传、着、卷”,会写“舅、津”等14 个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 15 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3.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4.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难点】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3.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
2、成 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 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舅、斩”等 14 个生字,读准 3 个多音字“传、着、卷”,会写“舅、津”等14 个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 15 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教学过程】板块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引导: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吗?下面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快速阅读下列文字和图片,猜猜他是谁。2.根据信息猜人物名称。(1)出示词语,猜人物名称:诸葛亮。课件出示: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六出祁山、
3、舌战群儒、巧借东风、三气周瑜 (2)出示关键信息,猜两位武将的名字:关羽、林冲。课件出示:出生时代 人物介绍 人物一 东汉末年 蜀国名将,忠义的化身。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 人物二 北宋末年 绰号豹子头,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3)出示描写片段,猜人物名称:贾宝玉、林黛玉。课件出示:人物一: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人物二: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3.引出
4、课题。刚刚这些人物都是书本中的人物,他们分别出自名著(引导学生说出)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和这几本名著有关,(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齐读课题)4.简介作者。(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及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主要作品:寄小读者 再寄小读者;诗集繁星 春水等。(2)过渡: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 19 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她是怎么读书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一下吧!【设计意图】图片导入,提取信息,通过展示生
5、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的文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名著中人物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为后文学习冰心奶奶读名著的经历作铺垫。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舅父 无限 凯旋 述说 烦琐 诸葛亮 报刊 朴实 水浒传 荡寇志 书卷 着力 兴亡盛衰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2)多音字正音:“传”在这里读 zhun,“着”在这里读 zhu,“卷”在这里读 jun。2.浏览课文,找出写冰心读书感受的语句。男生读: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女生读: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全班读: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6、引导: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读书是一种快乐)3.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1)引导: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的感悟。如果想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作者判断好书的标准,需要提取、整理哪些内容呢?(2)小组交流讨论。交流讨论内容:作者读书的不同阶段、所读书目的名字、对这些书的感受和评价。4.自主阅读,提取相关信息。语文要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圈出作者的读书时间段,用“”圈出作者所读书目的名字。(出示方法示例)课件出示: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
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5.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课件出示表格:课件出示:七岁 十二三岁 中年 1980 年后(老年)三国演义 红楼梦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封神榜 荡寇志 现代文艺作品 像这样利用表格的形式,我们很容易就将冰心的读书经历梳理清楚了。(2)小结:通过圈画梳理信息,我们发现作者回忆了自己(引导学生回答)童年、十二三岁、中年、1980 年后(老年)的读书经历,也就是一生的读书经历。【设计意图】课初,对学生字词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圈画的方法引导学生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用表格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为后面梳理作者的读书感受和读书方法进行
8、方法指导。板块三 运用方法,品读课文 1.引导:我们梳理清楚了冰心一生的读书经历,那她在读书中又获得了哪些感受呢?她认为“好书”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深入文本好好品味吧。2.小组合作。(1)自主学习第 25 自然段,用圈画的方法,圈出文中作者读三国演义感受的词语,思考:作者是怎么读的?(2)小组交流。(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梳理作者的读书感受和读书方法。读书的感受 怎么读 首先 津津有味 听舅父讲 接着 后来 3.学习第 35 自然段。(1)梳理第 3 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津津有味”“好听极了”“无限期待”“含泪”等词语。(2)梳理第 4 自然段,抓住词
9、语“一知半解”“明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词语“一知半解”的意思。(3)梳理第 5 自然段,抓住哭了两场。引导概括:“带着感情读”。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小结:哭了两次说明她读的时候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为故事中的人物喜,为故事中的人物悲。引导:这里需要我们对作者读书的感受进行概括,哭了两次,说明作者读的时候“非常伤心”。据此引导:我们在梳理信息时需要适时概括。(4)指导朗读:一部三国演义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让我们通过朗读把作者的这些感受读出来吧!(全班齐读第 25 自然段)过渡:你知道作者读三国演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对章回体小说有了兴趣)接着,她又读
10、了哪些书?(水浒传 荡寇志 红楼梦)4.学习第 67 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读第 67 自然段,圈出作者读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感受,思考: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感受?用横线画出来。(1)水浒传:抓住“尤其欣赏”。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尤其欣赏”。预设:“尤其欣赏”是因为水浒传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指导:水浒传中有性格生动的人物与荡寇志中并没有个性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由此总结“对比读”这一读书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自己的体会。(2)红楼梦:抓住“厌烦”“滋味”。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厌烦”“滋味”。预设:“厌烦”是因为“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
11、哭哭啼啼”,“滋味”是因为“到了中年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包含的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引导:作者感受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她中年的人生经历)5.你有没有这样的读书经历或感受呢?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感受。6.出示名言,感悟读书。课件出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学生齐读,感受书要多读、反复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板书:反复读)(2)小结:七岁时,作者对书中故事的下文充满无限期待,开始读三国演义;接着,读了人物性格鲜明的水浒传;十二三岁,由读红楼梦感到厌烦到中年时才明白其中的滋味。总而言之,冰心奶奶认为:“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7.引导交流:
12、回顾第 17 自然段,梳理要点,与同学交流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什么。预设:(1)故事情节吸引人、令人废寝忘食去读的书。(2)人物个性鲜明的书。(3)越读越有味的书。(4)让人明白做人道理的书。8.小结:凡是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所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故事耐人寻味;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感情真挚、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的书都是好书。【设计意图】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主要内容,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习题第一题,运用老师教授的梳理信息的方法,品味作者的读书感受,概括作者的读书方法,总结好书的标准。板块四 总结方法,交流感受 1.这节课我们学到
13、了哪些梳理信息的方法?(学生回顾交流)(1)用各种符号在书中圈画。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作者的年龄或读书时间、书名,以及作者的评价、感受等信息。优点:方便快捷。缺点:信息散落在文中。引导讨论:在圈画重要信息时,如何利用圈画符号,做到既准确又一目了然呢?预设:用相同的符号勾画同一类型的信息;重复的信息不勾画;用符号勾画出重要的或存疑的内容。(2)分条列出。分条列出信息的好处是条理清晰,信息概括性强,并且准确。(3)借助图表梳理信息。用图表梳理信息,直观简洁,一目了然,但需要对图表进行合理设计。(相机板书:圈画、分条、表格)2.齐读下面三个句子,谈谈对读书的感受。课件出示: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
14、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小结:冰心通过呈现大量的读书经历,就是想告诉我们应该“多读书”;通过分享她对好书的看法和感受,告诉我们应该“读好书”。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探讨冰心的读书感悟。【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总结梳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各种梳理方法的不同特点,感受读书的乐趣。【板书设计】26 忆读书 三国演义 听舅父读、一知半解地读、融入感情读 七岁 水浒传 对比读 荡寇志 十二三岁红楼梦 语文要素 中年红楼梦 反复读 西游记挑选、比较 1980 年以后 封神榜 现代文艺作品 第 2 课时【课时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并找出相关信息,把握要点。2.能结合自己
15、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3.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内涵,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1.回顾:上节课我们梳理了作者的读书经历,谁能给大家讲讲吗?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名回答,相机点拨、提示。2.过渡:冰心老年时期又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板块二 自主探疑,合作解疑 1.引导:课文第 9 自然段描写了冰心老年时的读书经历,你能找出文中概括描写她是怎么读书的句子吗?(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2.自读课文,用合适的方法梳理第 910 自然段的信息。(1
16、)冰心在读书的过程中是如何挑选、比较的呢?(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快速默读第 910 自然段,用不同的记号勾画圈点作者挑选书的信息。梳理作者挑选、比较书的信息,分条归纳要点,完成作业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梳理的信息。作业单:喜欢读_的书,如_ _等。不喜欢读_的书,如_ _等。3.全班反馈。课件出示: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忆读书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26 读书 精品 教案
限制150内